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ID:32930195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_第1页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_第2页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_第3页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一、儒家思想综述1.儒家思想(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1)儒家学派是乱世求治中产生的学术思想流派(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礼崩乐坏、列国纷争,连年战乱A政治领域变革(分裂到统一,封邦建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化)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列国进行富国强兵的内政改革B经济领域变革: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新水平;井田制崩溃,土地被大量开垦、转让买卖和争夺;各国奖励耕战争策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产生(他们推动内政改革);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社会出现追逐

2、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C文化领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灿烂活跃2儒家思想的地位、影响(1)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学地位的演变具体过程:在春秋战国时受到冷遇不受重视,在秦朝遭到打压焚书坑儒,在汉武帝以后逐渐上升为统治思想。由私学提升为官学。(2)儒家文化(礼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影响广泛、深远。表现在:A儒学形成一套伦理政治思想体系。中国传统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教育、建筑、服饰、习俗等各个领域都受儒家思想影响。政治:皇帝和中央集权制(大一统);仁政(民本);德治、礼治法律:以礼入法,维护皇权、等级制度伦理:“仁”是

3、最高道德准则,三纲五常教育:儒学、教育、做官相结合,太学、郡县学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研习内容;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生活习俗:建筑、称谓、服饰等各方面都体现儒家提倡的等级森严。B儒学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对这些国家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形成东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C儒家经典在新航路开辟后传到西方,受到启蒙思想家的推崇或批判(成为其批判封建专制、天主教会的武器)D近代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中西文化论战等都与儒家思想有关。(维护、利用、批判儒家思想)E当今社会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如道德自律、和而不同等)再度受到重视,

4、成为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良方(精神财富)3儒家思想的内容:(1)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孔孟之道——两汉经学(儒学经学化、神学化、官学化)——宋明理学(儒学理学化、哲学化)(2)一脉相承的是:提倡礼制和德政;重视道德自律、伦理纲常4孔子的学说为什么称为仁学?仁——思想核心克己复礼(礼治、德治)——政治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对执政者的施政要求在孔子看来,仁和礼是相辅相成的,“仁”是礼的继承与发展,只有把仁注入礼,礼才能永葆青春(学者樊树志的观点)孔子把仁作为执政者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规

5、范和准则。孔子以仁为核心,构建了一个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如同罗马法治精神,希腊哲学追求真理都具有普世价值)二、孔孟之道(一)孔子思想1.孔孟之道产生的时代背景:同儒家诞生背景A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礼崩乐坏、列国纷争,连年战乱B孔子为解决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社会问题,提出治国救世的主张。(注意:孔子积极入世、救世,而非消极避世,比较释迦牟尼)(联系第二次社会大转型时期,为解决列强侵略、君主专制、经济思想落后、百姓困苦问题,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国家富强,各派提出不同的济世良方:中

6、体西用、维新进化、三民主义、民主科学、毛泽东思想)2.孔子的治国救世主张:复礼、仁、义(1)恢复礼制(复礼):A内涵(方式):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B目的: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乱的时弊,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看小字)。孔子认为春秋社会动荡的根源——人们不守本分、出于私欲而争权夺利解决办法:正名(原因: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事不成,礼乐不兴”),即根据宗法制度的原则,辨正礼制等级的名称、名分,使人人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责任、义务

7、,严守等级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到父慈子孝、君仁臣忠——权利、义务都是双向的(2)提出“仁”的概念A仁的地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复礼”的关键,“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B仁的内涵:“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仁者,爱人”的内涵:爱人尤其要爱自己的亲人,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别亲疏,不同于兼爱、博爱,君主要爱民如子)C仁(爱人)的目的(理想结果):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直接目标:恢复礼制,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状态。4/4

8、即“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D仁与周礼的关系:1)复礼的关键在“为仁”。2)仁是对周礼的继承与发展。它将伦理道德纳入礼的内涵。把周礼主张的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和自觉要求。(联系罗马人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