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并发大咳血抢救中临床价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并发大咳血抢救中临床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并发大咳血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的36例肺结核并发大咳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18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8.9%,参考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2.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1.2方法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抢救时,应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给予患
2、者低流量吸氧、抗感染、针对性药物治疗等。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主要包括抢救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优质的护理方法,具体操作如下:①抢救护理,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保证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避免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伤。患者取足高头低侧卧位,医护人员轻拍患者背部帮助其咳出积血,同时备好气管切开包、舌钳、吸引器、口器等物品及器械,保证患者出现窒息时能够立即抢救,若吸出血痰后患者仍处于窒息状态则立即采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同时需要准备呼吸兴奋剂,保证呼吸道的畅通无阻。大咳血患者容易出现组织缺
3、氧缺血,因此要立即给予患者大量的吸氧,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对组织缺氧进行纠正,同时观察给氧效果。②常规护理,患者保证充分的卧床休息,抢救完毕后立即送往单独的病房,严格控制探视人数及次数,保证患者足够卧床,减少搬动次数,同时需要注意保暖措施,间隔4小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1次检测,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精神等进行观察。患者床头抬高15cm,病灶无法确认患者取平卧体位,可在患者胸部放置冰袋。对于出现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然而酒精擦浴降温要慎用,鼓励患者多饮水。③心理护理,肺结核并发大咳血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会出现焦虑、恐惧
4、等负面情绪,因此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护理人员要保持微笑,言语亲切,真诚对待患者,及时为患者建立绿色通道,保证患者可及时接受抢救。患者抢救前、中、后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安抚患者,对患者及其家属宣传讲解肺结核知识,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保证患者放松状态。④饮食护理,患者大咳血期间禁食,咳血基本稳定后,由专业营养师制定患者的食谱,多食髙能量、高维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患者饮食易清淡、易消化,严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引起大咳血。⑤口腔及通便护理,患者咳血后,口腔
5、环境较差,易引发多种口腔类疾病,因此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去除口内血腥味,避免口腔炎的发作。对于出现便祕患者,可采用开塞露等药物帮助排便。⑥宣传教育,医护人员要将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同时叮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干净清洁,出汗较多患者常沐浴、更衣;帮助长期卧床患者翻身,并对其背部进行按摩,避免压疮的出现。叮嘱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避免长期卧床引起肌肉萎缩等。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6、[1]曹宏亮•简易呼吸气囊在大咳血窒息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15(33):88.[2]吕凤琴•肺结核大咳血病人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0(201):215-216.[3]刘越.5例肺结核并发大咳血的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2(16):2048.[4]李桂红•肺结核大咳血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0(24):215-216.[5]叶宏英•肺结核并发大咳血的抢救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7、,2012,25(9):1102-1103.[6]AbdolrahimzadehS,GarzioneF,CrucianiF,etal.Incidentalfindingofdoublenodularmicroscopichyperplasiaversusadenomaoftheretinalpigmentepitheliuminaneyeeviscera.tedforphthisisbulbi[J].SwimmingTimes,2012.161(5):449.[7]王彩瑛.57例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家庭护士
8、,2008,20(13):39-41.[2]刘伟红.浅谈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甘肃科技,2010,25(19):307-309.[3]徐桂荣,朱英.124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09,26(14):61-63.[4]陈超琳,朱燕华,黄小玲•咯血患者的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