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封建社会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

ID:33754726

大小:4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8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_第1页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_第2页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_第3页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_第4页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析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摘要: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产生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它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政策,之所以能被中国古代帝制王朝推行两千多年。是因为它在道德、财政、政治、经济诸方面维护这王朝统治的稳定,我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各方面的均衡利益等多种因素来分析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发展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诸多影响。关键词: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经济基础中央集权重义轻利传统农业文化一、引言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秦国著名法家人物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中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

2、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中国宋代、明代中期后都不重农抑商,所以这个时期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改朝换代后,资本主义萌芽,改朝换代后,资本主义萌芽消失了,重新开始了重农抑商。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国家财政收入也从商业

3、税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者认为商品交换不能够创造新的财富,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这虽有利于国家统一,巩固中央政权,却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而在此,本文想要着重试析中国古代传统重农抑商政策,从各个方面来寻求该政策形成发展的原因及在此政策下各方面所受到了影响。二中国古代传统重

4、农抑商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1、战国时期秦的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秦汉时期(前221——220),是中国古代经济向前发展和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他包括秦、西汉、东汉的历史。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西汉是继秦朝而出现的强大的统一王朝,东汉又是西汉王朝的继续与发展。为了巩固大一统帝国的经济基础,秦汉各朝都推行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最早提出重农抑商并加以实行的是著名法家人物商鞅。材料一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仓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弃农经商或懒惰而平穷的人,要罚做奴隶。——川教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努

5、力本业,耕织致栗帛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奴隶”。——《史记》2、西汉初休养生息,实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秦之汉兴,汉承秦制,西汉时期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汉前期,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是不遗余力的。其重点主要放在保护和提高生产力,采取多种办法鼓励人们从事农业生产。西汉政策一再颁发“劝农”诏书,鼓励人们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并且“开耕田”,恢复周代天子亲耕田的仪式,以为倡导,从汉文帝二年至汉景帝元三年(前178——前141)的37年中,共颁发劝农诏10次。这些劝农诏对形成重农的社会风气有一定的作用。西汉的重农抑商政策,既有对秦的沿袭,继承的一方面;同是又有

6、着不少重大的,根本性的变革。西汉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抛弃秦王朝那种农不离战的特点,而把重农同治国、安天下结合起来。材料一(景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记》材料二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3、三国曹魏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材料一196年,曹魏在许一带屯田获得成功。第二年,曹操下令推广军屯和

7、民屯。经济相对落后的江淮,河南两地屯田较多。曹操通过屯田,基本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使流亡农民有了安居之所。——华东师大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太祖(曹操)一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栗,仓廪皆满。——《三国志》4、唐太宗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材料一唐初社会经济凋敝,洛阳以东直到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全国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的户口不到隋朝全盛时的1/3,唐太宗采取了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的措施,农业连年丰收,出现了“马牛步野”,斗米不过三四钱的繁荣局面,社会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岳麓版历

8、史教科书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