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川崎病的治疗体会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川崎病的治疗体会

ID:33742246

大小:56.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8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川崎病的治疗体会_第1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川崎病的治疗体会_第2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川崎病的治疗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川崎病的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川崎病的治疗体会张楠(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人民医院164100)【中图分类号J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2-5085(2010)30-0160-02【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川崎病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疾病,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重症MPP肺损伤可能与增强的细胞免疫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春季多见,以往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近年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婴幼儿发病者,以喘息症状居多,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且肺外并发症较前多见,并发症可涉及

2、多个系统及多个器官,川崎病(KD)是较严重而复杂的并发症,现将我院于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所收治川崎病6例,其中4例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7岁,以“发热伴颈部肿痛七天,呈驰张型,充血五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一周出现发热,呈驰张型,同时伴有颈部肿痛,在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头沦拉定,病毒哇”治疗6天,仍发热。于发热第三天,双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同时伴周身较多红色皮疹,病后精神欠佳,进食差。体检:T39°C,P120次/分,R26次/分,BP11/7KPA,周身皮

3、肤潮红,可见散在红色粟粒疹,压之褪色。左侧颈部可触及1.0×20cm大小淋巴结,触痛(+),活动度好,无波动感,双眼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口唇皱裂,杨梅舌,口腔粘膜充血,咽充血明显,心肺腹无异常。手足末端无硬肿,脱皮。卡介苗接种处无红肿,肛周见少许脱皮及白色疱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外周血WB20×109/2,L13.9%,G79.7‰,PLT30万/L;尿常规PRO(±),WBC25-30/HP,RBCO-1/HP;生化、肾功能正常。AS0<5

4、00u,ORP(-),GK394u/L,CKMB57.8U/L:LDIi,HBD,ADT,免疫球蛋白,补体c3,4正常;细菌培养(・),蛋白电泳A47.1%,a1:5.5%,a2:13.3%,β15.0%,γ19.1%,ALT108u/L,TP60.2g/L,冷凝集试验(cA)l:16,肺炎支原体(PA)IgMl:20(微量颗粒法)。心脏彩超示“LCA=4.1mm,RCA=3.7mm,AD=17mmv,腹部B超示:肝右肋下28mm,双肾实质冋声欠均匀。胸部正侧位片无异常。入院诊断川崎

5、病。入院后患儿口唇粘膜反复出现水疱,皴裂,结痂,治疗二周后口唇肿胀辙裂消失。肛周白色疱疹治疗四天后消失。入院后第三天患儿四肢小关节疼痛,轻微肿胀,活动受限,2天后复视消失。第9天ECG示“PR间期0.18S,略延长”,第10天复查CA1:64,PA1:40,第18天CA1:64,PA-IgMI:80,入院后第15天复查心脏彩超示LCA二3・4mm,RCA2.7mm,AC-17mmo其余3例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及PA>l:40的肺炎支原体诊断标准。入院后一例给予激素冲击;三例用大量丙种球蛋白冲击,四例

6、均给予抗生素治疗,4例平均住院治疗32天,痊愈出院。2讨论川崎病为一种病因未明的变态反应性全身血管炎病变。目前认为与免疫介导引起的免疫紊乱有关,但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川崎病样改变,国内报道不多。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目前也倾向致主要为免疫介导作用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其作为病原也与机体某些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多系统的免疫损害,即除呼吸道系统以外的其它靶器官病变所致的相应症状,如皮肤粘膜损害,如多形性渗出形红斑改变,即可有口唇糜烂,水疱,渗出结

7、痂,肛门疱疹等。由此推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作为病原可能与全身血管有部分共同抗原,而产生免疫复合物作用在全身血管而发生的免疫反应性血管炎病变,而在临床表现为川崎病样改变及一些特征性改变。本文4例川崎病患儿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会所拟定的川崎病诊断标准,同时检测肺炎支原体2例于发病第7天CAI:16;PA1:&10天后升至CA1:64;PA1:80,2例于发病后五日CA1:16,PA1:80,且本文所述例1除川崎病表现外,又出现口唇粘膜渗岀,水疱,结痂及肛周白色疱疹等皮肤粘膜渗出性改变的肺炎支源体感染引起的特征

8、性皮肤改变。故在明确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应用人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此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川崎病样临床表现提示,可能与川畸病机制有某些密切关系。因目前所收集病例较少,需进一步收集资料以便深入探讨。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4,1204.[2]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3〜284.[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