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林《丛林之书》中殖民主义

吉卜林《丛林之书》中殖民主义

ID:33733017

大小:58.0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8

吉卜林《丛林之书》中殖民主义_第1页
吉卜林《丛林之书》中殖民主义_第2页
吉卜林《丛林之书》中殖民主义_第3页
吉卜林《丛林之书》中殖民主义_第4页
吉卜林《丛林之书》中殖民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卜林《丛林之书》中殖民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吉卜林《丛林之书》中殖民主义鲁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的著名诗人和作家,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英国的著名评论家马尔科姆•布拉德布里曾经指出,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在20世纪后期,有关英国的后殖民主义理论逐渐兴起,鲁德亚德•吉卜林因其作品中大多谈及英国帝国主义的思想和文化问题,再次成为英美文学界的新宠。吉卜林在17岁的时候重新返回印度,与当地的记者对印度进行了大量游历,这一行为使得他的作品更能形象生动地反映19世纪末英国的各方面情况。印度是英国的最大殖民地,而吉卜林是前殖民地白人,他能够对殖民地进行详细描述,是与后殖民主义话

2、语的边缘轮和中心论紧密联系的,成为对后殖民主义进行分析得很好范例。一、早期的殖民主义心态在吉卜林的作品中,他曾经想通过融合东西方文化来寻找自己的真正归属。如在作品《丛林之书》中,有一篇《普伦•巴囑的奇迹》就是将普伦・巴。葛描述为一个东西方文化的代表。在他的前半生,他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教育,对社会进行变革,并且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效,且名声大振。而到了后半生,他放弃这种名利,隐姓埋名,过着游方僧人的生活。到了后来,他定居于喜马拉雅山下的一个山峰上,开始潜心修道,每天都静思打坐,看破人间世事沉浮,仅仅享受这山下村人们对他的供奉。然而在山洪暴发的时候,山体将要塌陷,

3、他觉得自己应该得到解脱,不愿意离开山峰。但是想到山下的村民,他选择对他们施以救助。在动物们的帮助之下,他唤醒山下的村民,并帮助他们顺利逃离,然而自己却因为年老体弱而劳累致死。对于这个故事,我国的许多评论家们认为,作者所塑造的普伦•巴囑这一形象正是东西方文化的有效代表,前半生代表西方文化进行社会改革,后半生则选择修行生活,代表了东方文化的古老智慧。然而,作者并没有很成功地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在他的思想中,他认为东方文化是神祕的,并且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还应该以西方文化为主导。对于这一点,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表现得非常明显,在山体即将崩塌的那一刻,普

4、伦•巴囑舍弃了宗教,而是变成一个行动者,救助山下的难民。然而村民在对已经逝去的普伦•巴疇进行祭奠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就是曾经的土邦王。通过这一点,我们充分感受到作者所持有的早期殖民主义心态。在吉卜林的作品《丛林之书》中,还有一个故事《在丛林里》,主要讲述了莫格里的大结局。当莫格里长大成人之后,他娶妻生子,并且在英印政府中找到了一份工作一一看林人,和他的所有狼兄弟们一起做林务官来保护印度的丛林。于是,作品《丛林之书》中的人神少年莫格里瞬间变成英国政府的小职员,并且内心只是希望获得一份退休金。这样的结局让读者不禁感到大煞风景,但是也从侧面向我们展示出,作者吉卜

5、林这样安排故事情节完全是出于英印帝国方面的需求考虑。同时,从出版时间方面来分析,《在丛林里》最先于1893年收藏在《许多发明》中,是早于《丛林之书》出版的。在不断的创作中,作者吉卜林发现了自然中的丛林法则,于是将故事情节按照这一法则进行编排。很显然,作者通过虚构的丛林法则来对书籍进行编排,完全是为了对他内心的帝国主义理念进行宣扬。《丛林之书》之中所展现的所有动物故事都是作者对印度中人们社会行为的一种展现,是对他早期的一种殖民主义心态的反映。二、对殖民主义的拥护吉卜林的思想是非常复杂的。他在不断努力,试图编织一种治世的良方,但是作为帝国诗人,他的作品中仍然会

6、流露出他内心的一种殖民主义思想。《丛林之书》是一部描写浪漫动物童话的故事集,相较于作者前期小说《在城墙上》等的直露表现,该作品对于殖民主义思想的表现相对比较隐蔽,但是我们通过认真分析还是能够体会得到的。在作品《丛林之书》的首篇《莫格里的弟兄们》中,巴西拉曾经对莫格里说,所谓的丛林法则便是先打,然后才能讲道理,将丛林法则的强权胜过真理的实质表露无遗。爛虎谢尔汗因为自己力大无比便可以对丛林法则进行肆意破坏。当然,对于丛林法则进行维护是需要强力来做后盾的。如丛林之主大象为了让谢尔汗遵守丛林法则,就需要通过武力来得以实现。当莫格里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力赢得丛林之王后

7、,他的幼年救命恩人一一老狼阿克拉差点因为认为他是人而不是狼遭到残杀。面临质问,莫格里运用蛮横的语气回答,“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根本不需要找任何理由。这为我们展现的完全是一副强盗般的面孔。因此,巴西拉曾经对巴鲁感叹,这就是与人相处所承受的后果。在进行这段描述时,作者吉卜林并没有对其进行批评,而是似乎对莫格里的权威感到欣赏。对于巴西拉和巴鲁之间的感慨,作者表现更多的是一种不安。在书中,人们对狼的凶猛与敏捷更加关注,如巴拉西的锋利犬齿和强健肌肉,这样的描述向我们展现了作者对强力的一种礼赞,让读者充分体会到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拥护和对弱肉强食的推崇。三、殖民秩序吉卜

8、林离开印度后便来到了美国,这是一个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此时吉卜林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