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取环36例分析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取环36例分析

ID:33713628

大小:55.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8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取环36例分析_第1页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取环36例分析_第2页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取环36例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取环36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取环36例分析龙艳玲桂林核工业310医院(广西桂林541213)[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3-0029-01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避要孕措施。但绝经后妇女取环却比较困难,笔者采用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隆促宫颈松弛、扩张,降低取环困难,同时减轻患者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来我院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36例,年龄在45〜67岁,绝经6个月至23年,放置IUD13〜35年,IUD类型均为金

2、属节育器(其中园形单环26例,宫腔型(三角形)7例,园形麻花环3例)。1.2术前检查: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婚育史和避孕史,完善体格检查了解心、肺功能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常规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炎症,无取环及应用米索前列醇的禁忌证,常规盆腔B超检查确认子宫及环的情况。1.3方法:将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予米索前列醇200ug碾碎置入阴道后穹窿,2〜4小时门诊取环。B组16例未用任何药物常规取环。两组年龄、孕产次、带环时间、绝经年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按常规操作取环。术中观察宫颈松弛程度及患者疼痛反应。1.4效果评判标准:宫颈能顺利通过4〜5号Hegar扩条,患者无痛感

3、或者轻微疼痛,表情基木安静,为效果良好;探针能顺利通过宫颈,4号Heg肛扩条通过困难,需从小号扩条开始,R诉疼痛但能忍受,表情痛苦,为效果一般;探针能通过宫颈,小号扩条通过困难,患者疼痛难忍,手术无法进行,需借助药物止痛及松弛宫颈方可手术继续,为效果差。1.5统计学处理米用X2检验和t检验。2结果A、B两组取环均成功。A组扩宫效果良好17例,占80%,B组扩宫效果良好3例,占18.8%,A组效果差为0,B组效果差6例,占3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oB组6例病例分别采用利多卡因及阿托品宫颈局部封闭后取环成功。3讨论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

4、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内生殖器萎缩,宫颈萎缩变小且坚硬弹性差,取环钩钩取环后无法带出,因此扩张宫口即成为取环成功的关键。临床尝试多种方法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米非司酮片50mg,2次/d,共3d后取环[1];尼尔雌醇配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取环[2],但仍有部分妇女因绝经多年,宫颈萎缩狭小,需扩张宫口取环,并因扩张宫口困难带来极人的痛苦,笔者采用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隆宫颈松弛后取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米索前列醇为前列腺素E衍生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能促进宫颈成熟软化、扩张,从而便于手术操作,而且阴道用药避免了口服所引起的胃肠道反应[3]。该方法简单、实用、无

5、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特别是绝经多年的妇女取环实用。随着大批带环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及吋取出IUD应引起临床医生及计划生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随着绝经吋间的延长,醯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进一步下降,加剧宫颈萎缩、变硬,宫口紧闭,甚至粘连,更增加了取环的难度,因此应对围绝经妇女做好宣传工作,尽可能在绝经半年内取出为佳。参考文献[1]冯琳,陈荣,韩春花,等•米菲司酮用于绝经多年妇女宫内取环3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5):6118〜6119.[2]周艳洁,覃凤儒.尼尔雌醇配伍利多卡因在45例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广西医学,2007,29(9):1419〜14

6、20.[3]董卫红,魏武,熊宙芳,王泽华等。绝经后不同宫内节育器取岀方法的比较。中国妇幼保健,2005,06-0733-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