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711204
大小: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丁乐静:《楚辞》导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经典《楚辞》导读——文学原典导读作业丁乐静(04140560414056@fudan.edu.cn)一、经典入选理由《文心彫龍·辨骚》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淄毫。”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浪漫主义风格作品的顶峰之一,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想仅凭这一理由,《楚辞》也足以称得上是文学经典。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楚辞》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作数千年的阅读过程中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想象空间与思想意识,成为了我们精神世界的深刻资源。我选择《楚辞》,一方面是《楚辞》本身具有的“异质性”,
2、虽然风骚并称,但是来自诗经的温柔敦厚的诗教是中国文学史上主流的诗歌标准,《楚辞》的风格终究有些异类;但《楚辞》二、经典创作背景本节资料参考网上对《楚辞》的介绍,即使用Google,Baidu搜索“楚辞”而得的一些资料性的内容(网页未注明出处),另外,部分材料来自维基百科(Wiki)的相关条目,网页上出处不明。远古时代的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出璀璨的文化。楚兴起以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至春秋时代,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整个中原相抗衡的力量。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也在不断蓬勃开展。
3、春秋战国时代,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也已成为楚国贵族诵习的对象。《左传》记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就有不少。但另一方面,楚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从楚国的遗迹,如礼器、乐器、帛书、帛画、楚衣饰、楚俑人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气氛和诗之精神,无处不弥漫,但好像只有到了屈原,久孕待发的种子,方萌发、生长,九九弥散着诗之气氛,方凝聚为先秦文学中一支独秀的《楚辞》。荆楚的山川草木,终于滋养出与北方之诗划出两样风格的南方之音。”扬之水著《先秦文学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一版第206页除去物质文化上的不同,精神文化上的迥异已
4、在上面引文中做出了很好地说明,屈原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出现或许有其自身的偶然性,但是,作为一个历史进程的结果,则又有其必然性。三、经典作者概况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评论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
5、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集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我们可以说,不朽的人格才能够创造出不朽的作品。屈原参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列传》,及网络资料,见注一。(前340年-前278年)出生于楚国同姓贵族家庭,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屈原的先祖(楚公子)被封在屈,因而以封地为氏名,称作屈瑕,他的后代从而以屈为氏。屈氏与昭氏和景氏俱为楚国的三大姓。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即是负责三姓的事
6、务的官员。屈原早年仕途得志,政治上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他担任过主要负责外交事务的“左徒”这一官职。但可惜怀王昏庸,不能任用屈原,反而将其流放汉北;被召回后屈原依旧郁郁不得志,复又被流放,在此次流放中,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对此,冯沅君、陆侃如有这样的解释:“这自沉的来源很远,他壮年所作的《离骚》里已说‘愿依彭咸之遗则’,‘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了。他放逐时水路非常多,常常徘徊在洞庭湖、沅湘之间,故自杀时用投水的方式是很自然的。”冯沅君陆侃如《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一版第102页又据冯沅君、陆侃如合著之《中国诗史》,屈原第一次被放逐是
7、在怀王三十六年,屈原其时三十一岁;第二次被放逐时在顷襄王三年,时年四十八岁。由于资料的缺乏,对一些具体的时间学者常有不同意见,不赘述。四、经典思想内容提到屈原,就不可不提《离骚》,这篇中国诗史上罕见的作品。扬之水说:“《离骚》不仅在先秦诗歌中土宇别开,如异峰突起,及放在整个诗歌史中,他也很是独特……《离骚》式的苦闷不自屈原始……也都是独醒之中以天下为忧者的诗人情怀。屈原却是不惜以生命来殉自己的理想,不惜用生命来印证诗的忠诚,后来诗人能够达到如此境界者,也实在不多见。……”扬之水著《先秦文学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一版第206页,及第21
8、1页瞿兑之说“《离骚》的美处,就格调而论,一在于便短句为长句,而以兮字间隔之。……一在于文艺的往复缠绵。……复杂的意义却可以传写的委曲详尽。一在于取材的广博……”。同上,第212页旧时注家往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