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701371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8
《学生管理论文: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管理论文: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所谓的自我管理,一般理解为自己管理自己,是一种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行为。具体地说,自我管理是指个体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或约束。学生自我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个体对自身思想、心理、行为的动态管理;二是学生个体对集体社会行为的管理,以及集体作用于学生个体的交互式管理。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1.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是意识形成的一种,是追求自我价值的表现,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它包括了对自我品质、才能、智慧和性格特征等全部思想和情感的认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独立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他们对自
2、身的兴趣更浓厚。他们开始观察自己(或主观、或客观地),从一种依赖状态走向独立,他们进入了探索和确立真正自我的阶段。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在学生思想意识的各个方面,他们会力争使自我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得到承认,起码应得到小范围的承认。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更要求尊重学生自我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消化,去认识,去辨别是与非,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校德育实践表明,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通过主体自我感知、控制、塑造客体自我,从而实现心理范畴的自我对象化。...2.自我体验。根据一般心理学的理解,所谓自我体验是指人对自身心理内容的一种内省式的把握,是人在
3、将自己作为独立生命个体进行自我审视时所产生的某种深沉情绪或意味。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尊重,懂得自尊、自重、自爱,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行道德情感的体验。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可能是成功、自信、认可、关怀、赞美甚至是崇拜,但是也有可能是失败、自卑、否定、漠视、批评甚至是挖苦,因为学生体验的往往是他们不曾经历的,体验过后的冲击是强烈的,所以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承认任何可能的失败和打击,同时更要求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审视学生的自我感受,并及时地给学生以关心和指导。二、学生自我管理应遵循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构成班级的主体,他们既是班级教育和管理的客
4、体,同时又是主体,是主客体的统一体。学生主体是其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因,他人教育、管理及其他一切外在要求要转化为他们自身的内在需要,外化为自觉行动都离不开主体自身的参与和内化。遵循主体性原则是做好学生自我管理的首要条件。要贯彻好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彻底消除潜意识中存在的“指挥官”...意识,真正树立学生是班级主体的正确意识,同时要通过具体的教育管理实践,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和增强自己是班级主体的观念,克服自己的被动观念和消极心理,尽快摆脱业已形成的对教师的心理依赖和服从吩咐的行为习惯;要始终视学生为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的主体,积极为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5、创设尽可能丰富的激励情境,营造尽可能有利的氛围,为学生打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实践平台,满足他们作为班级主人翁的需要,满足他们独立自主的愿望,满足他们个性张扬、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服务学生的意识;要自觉树立深入学生、调查研究的意识。教师要真正提高引导班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喜好和要求,增进师生沟通与理解,掌握班级和学生的客观情况,做到从班级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发展的需要出发;要正确树立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意识,塑造好学生的主体人格。学生尽管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但在人格上与教师以及同学之间都是平等的
6、。因此,在引导班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活动的过程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筅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郭婧筅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杨薇筅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邵宝健学中,必须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个学生,努力建立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2.活动性原则。道德既有社会性,又有实践性,但其本质是实践性的,因为任何道德都蕴涵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认识与理解这些关系,使这种理解转化为个人的欲求,唯有通过活动。个体道德的知、情、意、行主要是在其与他人共同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又是在实际活动中受到检验、评价并不断得到完善的。实践证明,体验是最有效的教
7、育,而活动则是体验的最有效载体。因此,活动是实施学生自我管理不可或缺的平台。所谓活动性原则,就是指学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牢固树立活动德育的理念,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广泛的学生自我管理活动,引导与鼓励他们自主设计组织活动,通过自我体验的方式使他们道德的知与行得到有效统一,道德需要得到有效激发和促进,并向更高的需要层次不断递进。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尊重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意愿,另一方面又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特别是要善于应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