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语文教育的灵魂

人文性——语文教育的灵魂

ID:33686143

大小:57.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8

人文性——语文教育的灵魂_第1页
人文性——语文教育的灵魂_第2页
人文性——语文教育的灵魂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文性——语文教育的灵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文性——语文教育的灵魂作者:hfhhjj关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者们往往产生许多意见分歧,但现在普遍的观点是承认二者的统一。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二位一体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任何一方。传统的语文教育对工具性的过分关注,导致了语文成为脱离了的内在品质而存在的一个毫无灵性的物质外客,使得语文教育不仅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相反却成了学生沉重的负荷。现在,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当然也不能否定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语言具有表情达意和传承人类

2、文化信息这些功能上,否定其工具性,就不只是丧失了语文的本质,也势必导致人文性的无所依托。我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事物的外在与内在的关系,二者虽统一于一体,不可分割,但在决定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是有主次之分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为主导,外因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这一理论,语文的人文性显然应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对语文教育来说,人文性就是灵魂,只有抓住人文性这一灵魂,语文教育才能活起来,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才能真正显示其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论述。一、语文文本。语文教育离不开文

3、本,而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打开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一课就是《为你打开一扇门》,这是一扇文学之门,就是要引领学生进入文学的天地。那里有血有泪,有欢乐有辛酸,有坚强有怯懦,有成功和失败,有光荣和屈辱……那里是浓缩了的人的世界,那里是对真善美的弘扬,是对假恶丑的鞭挞。接着,展示充满生气的青少年生活,描绘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和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歌颂了人类活泼的天性,民族文化的丰富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美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以及对环境的珍惜。几篇科学作品让学

4、生充分感受到科学先贤伟大的科学精神,卓越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最后,又把学生从现实生活引入想象世界,那里蕴涵着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向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一、二两个单元选文涉及的是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话题。《生命生命》是对生命的呼唤,表达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紫藤萝瀑布》更是以紫藤萝的再度繁华告诉人们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启迪人们勇敢抛却昨天的不幸,永远以饱满的生命力拥抱美好的人生;《走一步,再走一步》以及《人生寓言》(节选)凝聚了人们对目标和美好境界追寻的智慧。《理想

5、》大赞理想的意义,《我的信念》以科学家的实例激励同学们树立崇高的理想,《行道树》则以象征的手法寄寓着一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苦乐观。第五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无论《风筝》《羚羊木雕》描绘的家人冲突,还是《散步》〈〈咏雪〉〉呈现的和美温馨,都可引发学生领悟如何建立家人之间乃至与社会人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总之,优秀的语文文本总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在主体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关注的是整个人生世界的意义”。因此,语文教育

6、在对文本使用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努力通过教师、文本、学生三者间的对话达到使学生人文素养逐步提升的效果,这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二、语言学习。语言学习是体现语文工具性的主要内容。语言学习是包括对字、词、句、篇章结构、逻辑修辞的认知和运用。这看起来与人文性并无关联,其实不然。首先,语文文本中字词的使用,句式的选择,篇章结构安排以及各种修辞都是与作者的人文品质紧密相连的,即所谓内容(人文品质)决定形式(语言)。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写到“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而至显,因

7、内而符外者也。”意思就是指藏在作者内心的情和理决定了表现于外在的语言、笔调、韵律等。同时刘勰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贾谊年少才高,有远大抱负理想,敢于议论时政,人品俊发,因而文章洁净清朗;司马相如傲诞慢世,越礼自放,因而文章“理侈而辞溢”……人们常说“文无定法”,实际上就是人品的千差万别,人品决定文品,文章自然也就千差万别了。这里并非否定语言本身规律,而是说,就具体文章来说,其语言的使用及组合安排是受约于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文品质的。其次,研习各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必须重视语言的人文内涵。教育家魏书生谈到

8、自己的教学体会时说:“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它们大多是作者蘸着心血泪水写成的,许多记叙文、人物传记也无不浸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如果教这些文章,只是讲词句篇,涉及作品所表露的思想感情时,也只是概念化的讲解,那么学生便会感到兴味索然,越来越感到学不下去。”他还把政治课和语文课作比较,认为二者都幼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功能和任务。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后者则多从形象思维的角度,让学生感觉到真善美的形象,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向往之,追求之,并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