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

ID:33672871

大小:3.36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2-28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_第1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_第2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_第3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_第4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所需空间扩大,征地和拆迁规模随之大增。莫铮(2010)指出近年来由城市拆迁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事件日益严重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建设中凸显的城市拆迁矛盾,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建设的漏洞以及确立良性工作机制的重要性(王正攀、彭小兵、曾国平,2010)。城中村拆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府、集体、开发商和村民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薛婷、邹继雪等,2008),存在多方利益博弈

2、。对于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有的学者主要是对现有农村土地制度进行研究,比如改革与完善农村宅基地法律制度(姜爱林、陈海秋,2007),周其仁(2009)主张农地登记确权。于波涛(2010)认为拆迁的关键问题是对拆迁补偿标准的确定。唐代中、马卫峰(2007)认为有必要通过对拆迁补偿制度的深入研究,理顺拆迁补偿关系,从而解决拆迁补偿问题,以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是拆迁矛盾数量多、程度深的诱因之一。陈秀山指出(2010)我国的城市化并非市场主导的城市化,而是政府主导的

3、城市化。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用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城市化历程。总结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简单说有两点:一,我们城市化是在二元结构背景下推进的城市化;二,我们的城市化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化。顾朝林(2012)认为在改革时期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双轨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自发城市化(基于乡镇企业的农村城市化及暂住人口的迁移)。所以,中国目前是一个二元社会,城乡没有完全融合。城市化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而城市化的健康与否,与城

4、市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即城市化模式有很大关系。盛广耀(2009)指出市场机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主要发挥的是对生产要素聚集的基础调节作用,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从各国城市化的经验看,市场主导下的城市化进程是最有效率的城市化方式。土地问题是城市拆迁矛盾的中心一环。刘守英(2008)指出中国实行的是城乡分治、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土地制度。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同地不同权,有着不同的权利体系,不能自由上市流通。周其仁(2011)指出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启时间较晚,长期滞后的城市化需要大规模投资才能扩张

5、城市空间和扩建城市设施,才能走上由城市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吸纳更多农民进城的发展道路。可是,在现存的国家征地制度下,城市筹措巨额投资和建设资本的主要来源,就是政府低价征用农民用地,把农民的集体土地强制转为国有土地,再按市价向城市土地市场出售国有土地的长期使用权。这是国家主导的土地资本化之路。正是由于这种不能使农民共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土地制度,引发了农民维护自身财产权益的强烈诉求,以及强烈的不平之感。文贯中(2009)认为由于现行土地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严重冲突,中国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唯有市场经济才能

6、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社会危机。政府应集中主要精力于法制的建设和公共财政的提供。刘守英(2010)提出两步建议,一是打破土地一级市场的政府垄断,在源头上阻断地方政府卖地机制着手制定“公共利益征地否定式目录”,明确规定以营利性为目的的用地不得征用严格限定行第3页共44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政划拨用地的用途和比重限定政府储备土地为存量土地,严禁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纳入土地储备范围。二是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让农民以地权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积极推广地方创新性做法。

7、但是张曙光(2011)指出中国的土地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在内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科学问题,它与现行制度结构、发展模式、利益关系高度纠结在一起,任何一种简单的想法和做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把事情搞定更糟。对于拆迁不满的农民正在通过某种方式发泄着他们的不满。斯科特(2004)指出如果忽视农民的日常抵制和他们的利益需求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通过对东南亚农民反抗政府的考察,对东南亚农民日常的反抗进行了总结,斯科特(2011)认为:“贫困本身不是农民反叛的原因;

8、只有当农民的生存道德和社会公正感受到侵犯时,他们才会奋起反抗,甚至铤而走险。而农民的社会公正感及其对剥削的认知和感受,植根于他们具体的生活境遇,同生存策略和生存权的维护密切相关。陈伟、刘永兴(2006)通过自己的考察,亦发现农民的抗争方式:拖延,攀比,援引条例法案并威胁要采取集体行动(实际不可能采取),故意夸大事实,隐瞒不利事实等等。作者分析道,村民的逻辑在于认为法不责众。罗尔斯(1971)认为拆迁矛盾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基本结构以及经济和社会安排,或更准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