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开放-银行业改革和竞争

银行业开放-银行业改革和竞争

ID:33669537

大小:5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8

银行业开放-银行业改革和竞争_第1页
银行业开放-银行业改革和竞争_第2页
银行业开放-银行业改革和竞争_第3页
银行业开放-银行业改革和竞争_第4页
银行业开放-银行业改革和竞争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行业开放-银行业改革和竞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银行业开放——银行业改革和竞争银行、非银行企业、家庭个人和政府之间的经济博弈行为推动银行体制变迁。由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政府应该在保证银行平稳改革中起关键作用。银行是信息生产部门,银行业改革目的是最大限度利用金融市场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资金交易和使用成本,推动总供给曲线右移,最终提高我国居民福利。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在,几经沧桑巨变,总的来说,是以初始禀赋

2、为基础,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资源、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和实践形式的进程,以达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最终提高个体消费效用和福利水平的目的。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运作模式的根本特征,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和劳动分工,扩大生产和交易规模,提高区域和部门专业化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全球化纵深发展,最终通过增进劳动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全球福利水平,在此方面,市场机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限于人类现阶段的认知和实践水平,市场经济仍有其局限性,其中最根本的缺陷就是市场失灵,斯密所谓的“看

3、不见的手”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发挥正常功能。金融市场作为信用经济最关键的要素市场,市场失灵必然存在。中国从改革以前彻底抛弃市场到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过渡期间,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与市场行为形成极大的反差,中国加入WTO后,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体,在全球化形势下,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如何对开放经济下的商业银行进行改革?这都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试图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为核心展开,以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程度为主线,来探索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式。首

4、先,我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这部分要回答为什么商业银行会发展成如今这样的情况。其次,我试图探索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改革模式,其理论和现实的依据是什么。然后,我从凯恩斯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出发,阐述了下面的观点: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是信用经济的枢纽部门,其动荡会造成整个国民经济的混乱,甚至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紧缩和不安,因此,政府有必要在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中保持适度的干预力度,这告诉我们,政府是市场的守夜人,保持市场稳定是其天然的职能;另一方面,制度的演进是经济博弈行为内生的结果,政

5、府在商业银行改革中充当什么角色?政府是一个“家长”,通过外生性地制定相应规则,自上而下推动银行改革;还是一个“守夜人”,它只是赋予经济个体(商业银行)充分竞争的自由,对竞争中不公正的行为进行约束,面对市场缺陷适应性地、内生地制定规则和设置机构,使制度建设适应市场行为,以保持银行业的稳定。我支持后一种观点。再次,我对开放市场中商业银行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解决思路是针对市场失灵、降低信息生产成本。最后,我给出了本文的结论。并对开放经济下的商业银行改革提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建议”。

6、一、商业银行发展历程本节的叙述以时间为主线,突出银行的体制机构设置和业务分工在各阶段的差别,主要分为革命根据地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银行。根据地时期银行具有中央银行和国家银行性质,是政府融资机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区金融稳定,解决战争经费。计划经济时期,银行性质未发生本质变化,主要目的是配合财政部完成资金的调拨,为发展经济服务,这个时期银行业务逐渐丰富。三中全会以后,政府确定了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指南,国营银行开始向“真正的商业银行”缓慢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要建立为市场经济服务

7、的银行体系。过去银行的经营体制、管理体制、业务和网点设置与市场经济原则相悖,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中起基础作用的要素市场,之所以关键是因为货币资金是信用经济的基础和资源媒介,而银行是货币流通的枢纽和货币发行的最重要渠道,因此,金融市场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必经之路,在这期间,中国银行历经了三次大分离。首先,1983年9月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部分专业银行。银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国家必须支持成立了一个强有力的具有政府性质的银行或相应机构,它强大得足以作为金融业的最后贷款人和权利相对独立的

8、金融政策制定者和金融监管者,垄断货币的发行权,成为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否则金融极有可能陷入混乱,因为将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是银行改革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过去与计划经济相一致的“大一统”银行体系彻底解散。其次,1993年12月政策性业务从原国有商业银行分离出来,成立国家政策性银行专施政策性业务,四大专业银行逐渐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银行转变。银行作为信用经济中一个关键性的微观主体,在市场中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这使得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随着改革推动矛盾日益尖锐。银行从自身实际利益出发,必须重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