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654967
大小:327.3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27
《教案附录1(课程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和技能训练教案附录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03年7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成长中的我二我与他人的关系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教材编写建议三评价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第一部分前言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
2、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l思想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
3、、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l 人文性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l 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l 综合性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
4、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二、课程的基本理念l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23第23页共23页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和技能训练教案附录1l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
5、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l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
6、的形成与发展。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课程设计力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7、好公民奠定基础。二、分类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能力●培养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同他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