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650444
大小:22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7
《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2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测)-(附解析)$76436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专题20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测)-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5*2=10分)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独朕爱之如一。”又说:“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犹如枝叶。”材料说明唐太宗()①主张民族平等②民族政策开明③具有民族歧视思想④带有排外倾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答案】A【解析】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唐太宗2.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海上”、“耕凿从今九壤同”。这些关键词暗示的是有关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B、C选项都没有涉及到“海上”,因此排除。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康熙帝3.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A.政治主张B.自由观念 C.批判精神D.公民意识【解析】试题分析: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雅典道德沦丧,孔子则面临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两者都面临着世道的沉沦,所以两者都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即批判现实,唤醒国人,重建道德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他们的政治主张,排除A;材料未体现他们的自由观念,排除B;材料体现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而非公民意识,排除D。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4.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同时具有侵略性一面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拿破仑改革5.孙中山说:“ 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成不平等世界。欧、美为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孙中山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三民主义【答案】C考点: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二、非选择题(6题=90分)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的是对清朝康熙收复台湾的目的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可见经济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可见军事上保护沿海安全,稳定社会秩序。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康熙·康熙收复台湾。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恩格斯《德国状况》材料二:法国大革命的几次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材料三:“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拿破仑在推动欧洲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材料三中,梯也尔所言“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是否符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答案】(1)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资本主义的法律规范,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激发欧洲近代民族意识,推动欧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2)不符合。理由: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因拿破仑帝国的覆亡而消失,如拿破仑法典至今仍对法国社会发挥着深刻的影响,相反,法国大革命开创的资产阶级时代却在全球向前发展,成为历史潮流。【解析】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1)材料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实际原因又是什么?并请说明之。(2)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理由: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为印度民族力量强大。 实际原因:印度国力衰弱,表现在印度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屡遭失败。(2)观点:不同意。理由:“非暴力”抵抗方式是由印度经济落后和国力决定的;但它仍具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正义性质;是一种特殊的且最好的斗争形式,而不是逃避斗争;并在效果上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观点:同意。理由:“非暴力”抵抗运动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斗争范围和方式;暴露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客观上有利于维护英国殖民统治。印度人民最终发动了武装起义,突破了“非暴力”斗争方式的局限。【解析】(2)该问属于观点评论型试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解答时考生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必须依据材料,调动和运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史实进行评述。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且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觉醒”的先驱·甘地9.(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材料二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2)材料二中恩格斯是如何评价马克思的?你对此如何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答案】(1)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特殊运动规律;提出剩余价值学说。(2)马克思受到千百万革命战友的尊敬和爱戴,“他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理解: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为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3)学习马克思的实践精神、理论探索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命运,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解析】试题分析:马克思的主要贡献和高尚人品为本题主要考查点。(1)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回答;(2)首先从材料中提炼出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然后谈自己的理解;(3)属开放型试题,谈谈自己的感想。10.(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勇于创新,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规则Ⅰ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并足以解释其现象者。……规则Ⅲ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遍性质。……规则Ⅳ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相反的假设。……——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材料二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到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进行了知识体系创新。这三个思想主题是:第一,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是什么?第二,作为人类社会核心组织的国家和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是什么?第三,人类知识的起源、范围和限度是什么?——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材料三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 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创新成就。(2)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深度诠释的思想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英国知识界“三个思想主题”生成的原因。(3)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创新成果的历史影响。【答案】(1)成就:“归纳——演绎”(实验)法;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主题: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1分)原因: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国家权力结构的重建。思想:文艺复兴的深入;近代科学的兴起。(3)影响: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为工业革命提供理论基础;促进思想解放(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冲击了神创说)。(3分)【解析】试题分析:(1)成就,据材料一中“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遍性质”“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得出“归纳——演绎”(实验)法,结合所学得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3)影响,据材料三中“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得出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据材料三“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结合所学得出为工业革命提供理论基础,据材料三“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得出促进思想解放。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述·科技人物·牛顿 1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在祈祷会上被刺杀。甘地死后他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丘吉尔曾说:“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学出来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与此相反,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历史上竟走过这样一副血肉之躯。”他又说:“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材料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第四十三章》(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丘吉尔和爱因斯坦为何对甘地的评价不同。(6分)(2)结合所学知识,用甘地的相关史实来论证材料二中老子学说的哲理。(9分)【答案】(1)丘吉尔站在英国殖民者立场上,反对印度独立,故意贬低甘地。爱因斯坦倡导反战和平,高度赞赏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6分)(2)哲理:上善若水,无坚不摧,柔之胜刚,弱之胜强。(2分)论证: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包括两部分内容:“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具体内容有:辞去英国人授予的公职和爵位;不参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国教育;不买英国货,自己纺纱织布等(3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不同教徒间的团结,带领印度摆脱英国实现民族独立(2分)。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饱含宽容和尊重人性的理念,成为很多印度人的精神指引,促进印度稳定,并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2分)。【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根据材料二概括老子的思想主张:上善若水,无坚不摧,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内容和积极作用两个方面来论证老子的思想主张即可。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革命的先驱·甘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