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解脱困境之道 毕业论文

浅析陶渊明解脱困境之道 毕业论文

ID:336353

大小:4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7-25

浅析陶渊明解脱困境之道  毕业论文_第1页
浅析陶渊明解脱困境之道  毕业论文_第2页
浅析陶渊明解脱困境之道  毕业论文_第3页
浅析陶渊明解脱困境之道  毕业论文_第4页
浅析陶渊明解脱困境之道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陶渊明解脱困境之道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陶渊明解脱困境之道汉语言文学本科目录一、内容摘要………………………………………………………………1二、关键词…………………………………………………………………1三、淡泊宁静,称心易足……………………………………………………3四、质性“自然”,心境“欣豫”……………………………………………4五、参与活动,怡情娱神……………………………………………………4六、委运化迁、乐天知命……………………………………………………5七、参考文献………………………………………………………………6浅析陶渊明解脱困境之道【内容摘要】:陶渊明是一位生活在晋宋之交的诗人、文学家,在当代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

2、,使他无所措其手足,青少年建立的抱负、理想,一切尽付之东流。出身贫寒,为贫苦不得不投入仕途,却是不断任职,旋即又辞官,足以证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不适应性,“心为形役”是其中最大的痛苦。他为纾解、平衡生命中的困境,基于本身良好的学识基础,去吸收我国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以建立自然顺适的人生观,旷达超越的处世态度,且其个性本来就是“质性自然”、“心性欣豫”的生活理念,即是物质欲望不高,淡泊宁静,任何事只要“称心易足”即可。【关键词】:陶渊明解脱欣豫顺适旷达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生于东晋兴宁三年(公园365年),卒于宋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生

3、活的晋代是一个独特的贵族专权的社会。晋代独有的士族专制制度的长期实行,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对立。到了陶渊明生活的晋代,门阀制度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此外,在晋代,政局一直非常动荡,权力更迭极为频繁,社会内部矛盾尖锐,面临着严峻的危机。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空前封闭、压抑,人的精神状态也空前低沉,焦虑而绝望的情绪四处弥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悲凉的情调无论在士族当中还是在寒族当中都是存在的。严重的社会危机随之引发了深刻的人生危机,当时人们普遍感到强烈的悲剧情绪,这是以往社会中所不曾有的。于是整个社会都在寻找能够缓解、平衡人的精神倾覆的支撑物。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找到了两种可借助

4、的东西:一是诗,再就是酒。这样,诗与酒就成为晋代精神文化的核心。从消极的方面说,他通过对现实人生的批判和反省,也确曾升华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珍爱的可贵意识。这种意识成为此后的中国文化传统中悠久而有活力的内容。陶渊明出身于寒族,尽管他有一个名声显赫的曾祖陶侃,但却依然无法跻身于士族的行列。陶渊明的祖、父也相继为官,但家资并不丰厚,特别是在他8岁时因父亲早亡,家境立时陷于困顿之中。在渊明一生中,自青少年时代起,以至寿终正寝止,不管在生活处世上,在家庭中或社会里,又或在出仕,或隐居后,渊明确实遭遇到许多困境,造成很多冲击,呈现出诸多矛盾,而这些难免的冲突、矛盾,渊明却能从容应对,且自然而

5、然地能解脱,甚至在解脱后,更能得到许多的“闲适之乐”、“旷达之趣”,不啻是一项奇迹。自少父亲去世,家境陷入贫困的陶渊明,曾为家计,到处奔波,长大成人后,“家贫,耕植不足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这种物资生活欠缺的情况,应该是常态,而非偶然。应该是平时即如此,而非仅是辞官归隐前。既身经重重苦难困乏,依理渊明的心境,必然极为忧苦,时时双眉深锁,难得笑容,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并非如此,反而能以“欣豫”的心理面对,从容而悠闲应付。甚至后来又面临人生连串之困逆,虽也曾忧虑、感叹、不安,却仍能潇洒地面对现实,坚强处理一切烦忧与愁苦,终能得到超越与解脱,足以证明其本人有自然纯

6、朴的质性,有欣豫乐观的心态,后来又能在人生哲学上,具有高度的领悟与素养,在主客观条件结合下,方能使人生历程中的冰雹霜雪消融,而迎来让人满怀欣喜之雨露春阳。以下将陶渊明能解脱其生命中种种困顿的因素、途径归纳如下:一、淡泊宁静,称心易足一生清贫,为养家糊口,为生活所逼的陶渊明,虽曾任官四次,在前三仕任职之间,也曾在家短暂幽居,躬耕田园,却是收成不佳,正如诗人吟道:“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常是在饥寒中,勉强吃粗糙之糟糠充饥,他的物质欲望实际并不高,向来淡泊而知足。渊明深知衣食对一家温饱的重要性,依据多年的躬耕经验,唯有早出晚归,不畏餐风饮露,日晒雨淋之苦,方能期望有所收成。不过辛勤耕

7、耘,仍然无法挡住虫灾、干旱等天灾的影响,使耕种所得,真的是“不足自给”。渊明曾为贫出仕,却无法扮演卑躬折腰、奉承阿谀的角色,而辞官归隐,今面临饥寒的困境、烦忧,如何解脱呢?渊明一则是先从心理建设着手,自少年即禀性自然,心态欣豫,后来才赖以建立自然順适的人生观,先不悲观,使自己更陷苦恼的深渊,而是以“欣豫”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不畏缩。渊明养成“闲静”旷达的心境与修养,始能冷静、泰然地看待自身的烦恼与困顿,可见他在哲学上的悟道有得,临事能以“平常心”看待,平静处理。而在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