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625971
大小:733.5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7
《河北省承德市联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A.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2、下面分别是商周疆域简图。该图表明当时A.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完善B.早期华夏文化核心区形成C.君主专制制度得以强化D.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化加快3、咸阳是秦朝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
2、直辖,其长官为内史。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由此可以推知A.内史是秦高级教育官员B内史有特殊的地位C.秦朝皇帝任免各级官吏D.秦朝重视地方治理4、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出处铭文《元和四年壶》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永和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展造□□□钟,重□□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宜用《延熹钟》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富贵宜田家□意□长生A.官营手工业生产
3、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D.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5、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开元年间推行了“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庸调(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所收之布帛,折变成白银等轻货,运到京城国库。由此可知,“变造”制度A.肯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B.提高了政府赋税标准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6、宋代书院是民间性质的教育学术研究机构,下面是宋代六大著名书院的分布图。这可说明宋代A.江南地区文化比较繁荣B儒学得到蓬勃的发展C.政治与文化中心一致D.书院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7、明代浙江
4、丽水的银矿经营,规模之大、雇佣工人之多,远逾前代。《渤海陈氏族谱》中的村图(局部)记载了几个小村落与诸多大型私营银矿矿山的位置。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古代纺织业已有相当大规模B.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列强儒侵刺激民族工业产生D.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8、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A.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B.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C.儒学世俗化的完成D.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9、下面是1858年中国、日本分别与外国签订
5、的条约内容对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内容《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中英天津条约》1.基督教传教只限于签约国国民受清朝政府的保护2.内地旅行权限制在居留地内全国各地3.外国军队干涉内政无英国军舰可自由入港4.外国人干预关税行政无外国人任总税务司职5.支付赔款无有(在《北京条約》中已有规定)6.割让领土无九龙(同上)7.居住地区的外国人管理机构事实上没有形成租界工部局8.鸦片条款明确禁运《南京条约》中无记载,《天津条约》的附则中明确表明其合法性A.中国丧失了反抗的能力B.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较深C.中国的近代化早于日本D.中日已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
6、庸10、杭州“张小泉剪刀”在1909年传至张祖盈时,制剪技术在杭已传八代,他以“海云浴日”作为商标,送至知县衙门,并报农商部注册“张小泉剪刀”。此材料可印证A.近代商业意识的发展B.近代机器工业的兴起C.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D.东南民族企业的发达11、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A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B.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
7、对化的倾向D.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12、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部分年份农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传统农业大幅衰退B.近代产业转移加速C.战争导致人口减少D.工业化的缓慢推进13、1927年6月30 日,有外国驻上海领事报告说:“近期在上海,每天都有新的受害者被捕,都在捐献了不同数目的现金之后获得释放,这是对有产阶层的恐怖统治。”这表明当时A.北洋军阀统治残暴B.西方阻碍民族企业发展C.三民主义思潮流行D.南京政府统治秩序尚不稳定14、1948年10月30 日,《大公报》写道,上海一家西药房门前的挤购
8、行列中,甲客突然回头问乙客:“你预备买什么?”乙想了一下,反问:“你要买什么?”甲告诉他:“有什么买什么。”此报道客观上反映了A.上海民众得疾病者众多B.政府放开了药品的管制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