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_知沟假设_理论评析

西方_知沟假设_理论评析

ID:33588895

大小:117.9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7

西方_知沟假设_理论评析_第1页
西方_知沟假设_理论评析_第2页
西方_知沟假设_理论评析_第3页
西方_知沟假设_理论评析_第4页
西方_知沟假设_理论评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_知沟假设_理论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卷第2期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4No.22003年4月TongjiUniversityJournalSocialScienceSectionApr.2003西方“知沟假设”理论评析丁未摘要:文章对西方传播学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知沟假设”的研究层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价,指出了宏观社会结构层面和个体层面在理论上各自的优势与缺陷,尤其从低社会地位群体角度,对个体层面无视大众传播的社会后果进行了剖析。文章也从作者在国内所做的大型实证研究出发,试图寻求两个研究层次的联结,并对“知沟假设”的未来研究进行

2、了构想。关键词:知沟假设;社会结构;个体;社会地位;心理机制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AReviewandAnalysisofthe“KnowledgeGapHypothesis”TheoryDingWei(SchoolofBroadcastingandArt,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Afterin2depthanalyzingandreviewingtheresearchlevelsofthe“Knowledgegaphypothesis”

3、,whichhasbeenoneoftheclassictheoriesinwesterncommunicationstudy,thisarticleoutlinesbothadvan2tageanddisadvantageofmacrosocialstructurallevelandmicroindividuallevel,especiallyindicatestheig2noringofsocialconsequencesofindividualonefromthelowersocialstatussegmento

4、ftheirlessknowledgegainfrommassmadia.Thearticlealsoattemptstoseekcross2levelresearchinthefutureonthebasisofau2thor’sempiricalsurveysaboutknowledgegapheldinChina.KeyWords:KnowledgeGapHypothesis;SocialStructure;Individual;SocialStatus;PsychologicalMech2anism在社会科学研

5、究中,素有集体主义与个体主有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冲突等宏观层面,义的分野。根据集体主义理论,任何个体行为都研究大众传播过程及社会影响的传统。但从20受到先前存在的结构导向力量的作用,尽管也承世纪30年代到二战前后,因政治选举行为和战时认其中有个体自主因素的可能性;而个人主义则宣传的兴趣与需要,美国哥伦比亚学派和耶鲁学坚持,行为是个体协商和选择的结果,虽然也并不派都注重从个体行为、态度的改变研究媒介效果,①否认社会中的确存在着超越个体的结构模式。并蔚为主流。但正因为受个人行为主义研究风潮关键是两者所坚持的立足点不同

6、,从而形成了两的局限,仅从个体可观察、可验证的变化这一层面个极端,而且,研究层次也从宏观社会系统到微观入眼,结果发现大众媒介效果甚微,以至于1960个体心理(或生理)不等。年美国学者克拉珀以“有限效果论”一言蔽之。这“知沟假设”是美国1970年传播学研究转型一论调的消极影响盛行于整个60年代,使得宏观期的产物。美国社会学从19世纪末创立开始,就社会学在大众传播学领域无所作为,同时媒介效丁未: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教授©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

7、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108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果研究也陷入了困境。对假设提出了批判与修正,使学界对“知沟假设”但与此同时,危机孕育着突破。1970年,美有了另一层思考。“知沟假设”在研究层次上的这国明尼苏达大学蒂奇纳等三位学者(以下称“明尼两大流派及分歧,正反映出在所有社会科学领域,苏达小组”)提出了“知沟假设”,从宏观社会结构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或称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层面审视大众传播过程中不同社会地位群体在知的研究视野往往各有所长,但同时

8、也各有所短,因识获取方面的差异性,从而为媒介效果研究另辟此,在研究中如何寻求跨层次的联结,是社会科学蹊径。几年后,(美)艾特玛等学者又从个体层面工作者必须应对的问题。一、社会结构视野中的“知沟假设”大众传播研究中,有关信息流通与知识分配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为指标)为变量,分析不同②不均衡现象的发现,早已有之。20世纪60年代SES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