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586407
大小:6.62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5-21
《心肺脑复苏-ppt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诊断。掌握心肺复苏术。熟悉常用复苏药物及其给药途径。了解复苏后治疗。一、心搏骤停指心脏突然终止有效的射血功能。1.呼吸心跳骤停常见的原因(1)呼吸骤停肺栓塞、溺水、气道异物阻塞、吸人烟雾、会厌炎、电击伤、窒息。(2)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冠心病、心肌炎、心瓣膜病等。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药物中毒或过敏反应手术、治疗操作或麻醉意外电击或雷击(3)根据心电图表现心脏骤停分为三种类型室颤:最多见占85%,复苏成功率最高心室停顿:较难复苏,成功率比室颤低。无脉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预后最差,复苏最困难。3秒钟时病人
2、感头晕;10~20秒钟即发生昏厥,30秒后进入昏迷。20-30秒内呼吸不规则,呈叹息样;60秒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30~40秒后瞳孔散大;40秒钟左右出现抽搐;4~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损伤;10分钟以上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心肌耐缺氧30分钟。2、心跳停止造成的损害大量实践表明:4分钟内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救活;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无存活可能。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在于时间。(1)突然意识丧失或抽搐,大动脉(颈、股)搏动消失。(2)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3)瞳孔散大固定。(4)心音
3、消失(年长儿心率低于30次/分,新生儿低于60次/分,初生新生儿低于100次/分)),血压测不出。(5)手术区域突然停止出血。*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是诊断心脏骤停最可靠的依据3、诊断辅助诊断依据:心电图:室颤或扑动心室停博。心肌电-机械分离。二、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其三大要素为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及电除颤。近年来,随着对复苏认识的不断进展,越来越注意到脑复苏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了脑复苏的概念,从而诞生了现代意义的心肺脑复苏(CPCR)。基础生命支持(BLS)包括高级生命支持(ACLS)延续生命支持(PLS)1、基础生命支持(初级心肺复苏术
4、)主要目标:迅速准确地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立即实施初步心肺复苏术,以从体外支持病人的心泵循环和通气。通过BLS,至少能维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至延续到建立高级生命救护或回复自主的心跳、呼吸活动。(1)判定病人无意识轻拍或轻轻摇动病人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了?”;如认识,可直接呼喊其姓名;如呼唤无反应,则掐人中穴;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2)呼救一旦初步确定病人为心脏/呼吸骤停,应立即招呼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前来协助抢救。方法:大叫“来人啊!救命啊!”(3)将病人放置复苏体位进行CPR时,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注意:抢救者跪/站于病人肩颈部,将病人手臂举过头,拉
5、直双腿,注意保护颈部。(4)判断心跳:触摸颈动脉有脉搏行人工呼吸如没有脉搏(5)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开胸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病人平卧,背部垫木板;按压点:剑突以上4—5cm处,即胸骨上2/3与下l/3的交接处先以右手的中指沿肋弓向上滑到双侧肋弓的汇合点,并以中指定位,食指紧贴中指。另一手的掌根部贴于第一只手的食指,两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手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避免对肋骨施压。下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儿童(1—14岁):定位同成人,儿童可用一只手按压,按压深度5厘米.约为胸廓厚度的1/3-1/2。婴儿:定位胸骨下1/2,两个乳头连线正中处。深度4厘米,频率11
6、0--120次/分,新生儿140次/分。掌上托抱胸外按压如何保证有效的心脏按压?CPR时,有效的胸外按压才能产生适当的血流。要求“用力和快速地按压”,频率100次/分。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压/放时间大致相等。应尽量控制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开胸心脏按压优点:开胸直接心脏按压更容易刺激自主心跳的恢复;对中心静脉压和颅内压的影响较小,有利于自主循环的恢复和脑细胞的保护。缺点:条件和技术上的要求都较高,难以立即开始,可能会延迟复苏时间。(6)开放气道用纱布清理呼吸道中的污泥、痰液、呕吐物等仰头举颏法托颌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始终保持气道开放。吹气时不能漏气。连吹2次,让病人出
7、气。每次吹气量600~800ml,以患者胸部抬起为宜。不是“吹蜡烛”,吹气持续2秒口对口鼻人工呼吸选择适合面罩操作者在患者头侧E-C手法适量通气副作用球囊━面罩装置单人操作:无论成人、儿童及婴儿,按压/通气的比例均为30:2。每5个循环检查脉搏意识情况。双人操作:成人按压/通气比例仍为30:2,儿童及婴儿按压/通气比例为15:2。为避免疲劳实施胸外按压与吹气者每5个循环互换,转换时间不超过5秒钟。当进行了进一步气道干预后(如气管插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