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故事与心理治疗

隐喻故事与心理治疗

ID:33580091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7

隐喻故事与心理治疗_第1页
隐喻故事与心理治疗_第2页
隐喻故事与心理治疗_第3页
隐喻故事与心理治疗_第4页
隐喻故事与心理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喻故事与心理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專題講座紀錄9504隱喻故事與心理治療主講人:王理書一、隱喻是什麼?  在心理治療的文獻上,隱喻被定義為一種語言表達和認知結構的形式,涵蓋了不同文本和建構系統間的轉換(Lakoff&Johnson,1980)。  隱喻是一種非白描的語言形式,且表達裡包含了圖像或影像。Papp(1982)認為隱喻這種圖像式的語言,通常呈現了一個綜合性及整體性的經驗。  隱喻提供了一種有彈性的表達形式,本身非常容易擴張,涵蓋了認知、語言、記憶和創造力的範疇。隱喻本身會引發聆聽者有如冥想般的身體經驗,與知覺感官不同層面的經驗。  隱喻富含影像,可以有效率的運用在問題解決上。是所謂的一種”複雜現象

2、的象徵化’,將複雜的人類經驗用一種富含影像的文字呈現。(Rule,1983,1984)二、隱喻故事與心理治療長久以來,在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務上,隱喻就一直被提及(Mark,1988):在精神分析上,隱喻被稱為「一種對遺忘的身心經驗之自發性表達」,這樣的表達是那些潛抑或防衛機主等潛意識素材,透過隱喻透露出來(Aleksandrowicz,1962;Ekstein,1966)。Rogers也曾經將隱喻的功能與夢或象徵素材作類比。他提出”modalambiguity”的名詞來說明隱喻同時又是想要藏起來可是又想要透露的內在素材。在現象學取向的心理治療,視隱喻為一種內在世界的主觀結構

3、,透過隱喻,我們可以窺視案主內心世界的真實活動。10專題講座紀錄9504而隱喻所透露的訊息,同時是一種心靈的部份靜態也呈現了心靈改變的傾向(Mark,1988)。使用隱喻能夠促成人格的改變嗎?隱喻和人格結構的關係是什麼呢?Binswanger(1946/1958)提出了”modesofbeingintheworld”的說法,來表達內在世界與隱喻世界的許多關連。隱喻是內在世界的一種表徵,在解讀案主的隱喻時,無法與案主的真實經驗分開。有些隱喻很原型,透露了人內心潛意識的集體表徵。而透過述說,分享隱喻的過程,我們得以進入案主的主觀現象場,而有機會促成案主人格結構的改變。如下圖表示

4、:主觀隱喻世界圖像案主的主觀世界與案主所透露的隱喻圖像之間,有許多千絲萬縷的關連,透過進入隱喻世界中探索,分享,同時也瞭解了或分享了案主的內在世界。若談到「是否改變案主的隱喻」時,Polanyi(1966)提到案主的隱喻本身就隱含有改變的元素。要產生改變的思維需要深入研究案主所產生的隱喻之基本結構與特色。  而在後現代的心理治療傾向,重點似乎不在「去改變一個隱喻,讓案主透過隱喻可以得到自由」,而是「讓案主明白,對於他的人生隱喻,他有改變的自由和權力」。在此隱喻相對於案主面臨的經驗本身,是一種主觀的詮釋,透過詮釋,案主篩選對經驗本身的知覺與認知,若案主能體會到自己有改變隱喻的

5、自由,也就是自己能詮釋自己的人生經驗,則案主面對人生經驗時,變成了一個握有主權的改變者。無須要協助創造一個個案主想要的經驗。10專題講座紀錄9504在心理治療的文獻上,從精神分析到敘事治療,處處都有提到隱喻的研究。而各家學派應用隱喻的方式與傾向也不一樣。根據隱喻產生的來源,可以分成:1)案主產生的隱喻和2)治療/諮商師產生的隱喻;甚至也可以由案主和治療/諮商師交相建構出一個治療性的隱喻。分別說明如下:1)案主在言談之中會自然產生隱喻,這種自發性的隱喻,常常透露了案主內在潛意識的訊息,若治療/諮商師能留意或抓住案主的隱喻,則可發揮隱喻本身的治療效能。有時候我們會邀請案主自己產

6、生一個隱喻,”說說看,在那種情境下,妳覺得自己像什麼?”這也屬於案主產生的隱喻。雖不若自發產生的那麼自然,但當我們在案主談了一段深刻的經驗之後,邀請案主進入內心世界,產生一個隱喻,這樣的認知歷程,等於邀請案主作一個meta-性的思維活動,案主有機會將整體的內在經驗,用一個有圖像的隱喻語言來呈現。這也是很珍貴的內在訊息。另外有些時候,在會談時,我們會運用畫圖的方式來呈現或總結案主的經驗,圖畫本身也是案主內在經驗的一種表徵,若邀請案主開始就他的圖畫來”說故事”,也等於是產生一種隱喻式的表達。2)另外的情境是,當我們在聆聽案主說話時,心裡會被一些影像或一句話給”抓住”,也就是自然

7、的浮現出圖像,且有重複性。這時候我們若與案主分享”當我聽妳在說話時,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畫面,就是你好像站在一個懸堐上,而後面有追兵”或是”聽妳說時,我一直浮出台語的諺語『頭洗到一半了』,就看見妳頭髮濕濕的,卻不想洗了這樣。”妳覺得怎樣?這屬於治療/諮商師自發產生的隱喻。而另一種情形是,治療/諮商師刻意的用隱喻的形式去思考案主的經驗,而與案主分享隱喻。另外有些文獻討論到,運用隱喻式的思考與圖畫來協助培養新進諮商員或作個案督導使用。10專題講座紀錄9504這類作法是鼓勵治療/諮商師運用隱喻的圖像方式來思考案主的情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