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guying版神经病学资料,更新至2013

luluguying版神经病学资料,更新至2013

ID:33554558

大小:669.52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2-27

luluguying版神经病学资料,更新至2013_第1页
luluguying版神经病学资料,更新至2013_第2页
luluguying版神经病学资料,更新至2013_第3页
luluguying版神经病学资料,更新至2013_第4页
luluguying版神经病学资料,更新至2013_第5页
资源描述:

《luluguying版神经病学资料,更新至20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Byluluguying2013.12第一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和定位大脑半球损害的症状和定位:1、额叶:主要为随意运动、语言及精神活动方面的障碍。2、颞叶:一侧颞叶的局部症状较轻,特别在右侧时,有时称为静区。颞叶前部病变累及内侧面嗅觉和味觉中枢时有钩回发作,表现为幻嗅或幻味,做咀嚼动作。当痫性放电扩散时表现为错觉、幻觉、、自动症、旧事如新等。当白质内视辐射受损时,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性盲,左颞叶受损时感觉性失语和健忘性失语。双侧颞叶受损时产生严重的记忆障碍。3、顶叶:优势半球角回的损害可出现古茨曼Gerstmann综合征,表现为计算不能、不能识别手指、左右侧认

2、识不能和书写不能等四个症状。4、枕叶:主要产生视觉障碍。5、岛叶:损害时出现情绪改变、记忆丧失、意识障碍、幻觉、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Gerstmannsyn.古茨曼综合征顶下小叶优势侧角回受损,表现为计算不能,左右辨别不能,手指失认,书写不能,有时伴失读。Hornor综合征: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及同侧面部出汗减少,见于颈上交感神经径路的损害。一个半综合症(oneandahalfsyndrome):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引起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已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

3、注视时不能内收,可以外展,但有水平眼震。眼球运动障碍-临床表现1.周围性眼肌麻痹1)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消失2)滑车神经麻痹多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眼球位置偏上,向下向外运动减弱,并有复视3)展神经麻痹内斜视,眼球不能向外侧运动,且有复视2.核型眼肌麻痹1)分离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核性损害可选择性损害个别眼肌或双侧眼肌2)合并临近神经结构损害展神经核受损常累及面神经和锥体束,出现面神经核下麻痹3)双侧眼球运动障碍动眼神经核紧靠中线,病变是双侧动眼神经部分受累。展神经核病损,不仅该侧眼球外展麻痹,且可影响展神经胖和,两眼想病侧

4、同注视的能力丧失,双眼向对侧凝视3.核间型眼肌麻痹1)后核间性眼肌麻痹一侧内侧纵束下行纤维受损,双侧向同侧注册时,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可以内收2)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一侧内侧纵束上行纤维受损,双眼水平注视,病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可以外展,双眼集合正常3)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被盖部位引起该侧副外展神经核或PPRF受损,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不能内收;累及对侧已交叉的MLF,使同侧眼球不能内收;仅累及对侧眼球可外展,伴眼震。4核上型1)病变位于皮层侧视中枢双眼水平同向运动障碍,凝视麻痹,双眼向病灶侧凝视;刺激性病灶,双眼向对侧偏斜2)帕里诺综合征损害上丘,双眼向

5、上垂直运动不能Arhgyll-Robertson阿罗瞳孔:光反射丧失、调节反射存在,常见于神经梅毒。由于光反射径路在中脑顶盖前区受损所致。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Byluluguying2013.12特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面瘫程度重轻症状表现对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患侧额纹变浅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用力闭眼眼球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口角下垂歪向健侧,鼓腮漏气。病灶对侧下部面部表情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和口角下垂),额支无损(两侧中枢支配),皱额、皱眉和闭眼动作无障碍;病灶对侧面部随意动作丧失而哭、笑等动作仍保存;常伴

6、有同侧偏瘫和中枢性舌下神经瘫损害机制面神经核或核以下神经受损一侧中央前回下部或皮质延髓束病变恢复速度缓慢较快常见病因面神经炎脑血管疾病及脑部肿瘤Bell征周围性神经麻痹,患侧额纹变浅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用力闭眼眼球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亨特综合征(Huntsyndrome):面神经管前损害中的膝状神经节损害,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舌前2/3味觉障碍及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鼓索受累),可伴有听觉过敏(镫骨肌神经受累),耳后部剧烈疼痛,鼓膜和外耳道疱疹。见于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syndrome),延

7、髓上段背外侧区病变,常见于小脑下后动脉闭塞,一侧椎动脉闭塞,基底动脉闭锁,主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③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部分小脑半球损害);④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常见于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syn.1P37椎动脉及其分支或

8、基底动脉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