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

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

ID:33536864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6

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_第1页
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_第2页
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_第3页
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_第4页
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张 澜,王洪飞(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社会科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强调心理学要摆脱过去过于研究人的负性心理、注重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模式,应重视研究人性中的正性品质,以人的积极力量、善行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的分析与研究,力求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启发与借鉴。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6)04—0152—02  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为首,在

2、新世纪开始率先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对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与理念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与研究。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探求中消极、悲观的研究路线与模式,以力图唤起人类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对心理学重新进行了诠释,为心理学的发展与繁荣增添了新的动力与活力。这一思想与理念逐渐被人们理解与接纳。它正以一种全新的态势冲击着传统心理学,指引着人们尝试以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与品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其目标是发现推动个体、群体、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从而增进人类健康、幸福,促进社会良性、和谐发展。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积极心理学是在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状况进行总结、批评、反思基础上产生与发展时的。心理

3、学自1879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逐渐放弃了“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发掘并培养天才”的使命而更加专注于“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其注意力集中于发现并治疗个人的心理疾病,研究视野专注于抑郁、焦虑、偏执、离婚、死亡、自杀等负性情绪与负性行为方面,忽视了对人们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与研究而成为“消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不仅使心理学自身偏离了它的正性发展轨道,而且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人类心理的消极层面,过度地重视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正是基于心理学的这种不正常的发展状况,Seligman于1997年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并使它得以迅

4、速推广和发展,在本世纪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积极心理学的运动。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的积极的主观体验的研究,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个人层次的积极的个人特质的研究,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它认为要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必须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

5、极组织系统的研究。〔1〕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以培养公民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在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它还吸收了消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与途径。二、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

6、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提高,但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并没有与此保持同步,相反,人们的生活压力与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负面心理层出不穷,甚至出现全球性的精神危机、信仰危机、精神空虚、纵欲主义等等。同样,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体制、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正处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的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社会规范与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城乡人民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其社会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危机意识增强,心理压力增大,各种不健康心理如不公平心理、不安全心理、应激

7、心理、无助心理困扰着人们,心理不健康人群增多,患有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不仅比以前增多,而且还呈低龄化的趋势。上述人们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困扰的解决与消除,消极心理学的研究理念与研究手段是难以发挥更大作用的。而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提倡积极人性、注重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的思想理念,正满足了当代人们对心理学的需求。事实证明,当社会处于繁荣、稳定、健康发展时期时,人们更关注个体、社会良性因素的发展与提高,更关注自身潜在因素的挖掘,关注社会的积极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