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与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游戏与社会性的发展

ID:33526547

大小:64.2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6

幼儿游戏与社会性的发展_第1页
幼儿游戏与社会性的发展_第2页
幼儿游戏与社会性的发展_第3页
幼儿游戏与社会性的发展_第4页
幼儿游戏与社会性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游戏与社会性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游戏能否有效的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院教育学院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姓名赵海超学号20091801020043指导教师邹晓燕职称博士生导师题目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游戏:是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幼儿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关系研究的概意:现代社会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幼儿的游戏视为一种可以省略的事情。木研究旨在找出幼儿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探讨不同的游戏对孩子身心发展带来的各方面影响,为日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幼儿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关系研究的特殊意义:游戏Z所以能够成

2、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就在于,游戏是j种社会实践,它可以使儿童的身体发展,小肌肉群发育,而且可以使儿童的心理得到发展,在与同伴们共同游戏的时候,可以培养其社交能力,社会正义感等。游戏在幼儿发育的各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是儿童游戏研究的初兴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和对儿童游戏的最初的系统观察。19世纪,德国福禄贝尔(F.Froebel)提岀天赋本能论,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的表现,认为儿童通过游戏表现其内在的“神的木源他非常重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本能,强调承认要允许儿童自由的、尽情的游戏,

3、以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福禄贝尔还为儿童设计了一套玩具一一恩物。德国思想家席勒(J.C.F.Schiller)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H,Spencer)提出精力过剩说,他们认为,游戏是有剩余力量的表现,游戏是儿童集体内部过剩精力的发泄方式。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M丄azaws)提出松弛说,认为游戏不是因为精力剩余,而是精力不足。艰苦的劳动使人消耗脑力和体力,游戏具有解除疲劳,可以恢复体力和脑力。述有一种说法是生活准备说,这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格罗斯(K,Groos),他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未来生活无意识的准

4、备。儿童天生有本能,但本能不适合完成复杂的生活任务,必须在天赋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游戏就是为成熟作预备性练习。而美国心理学家霍尔(J.Hall)提出了复演说,他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牛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3、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对儿童游戏研究缓慢发展,在这一阶段上,弗洛伊德(Sigmund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儿童游戏研究领域占统治地位,他认为游戏是对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的补偿。游戏还可以是儿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紧张、拘束,为儿童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途径来发泄感情,减少忧虑,从被创伤变为积极掌握它。伯勒发展了弗洛伊徳的游戏理论,系统的分析了

5、儿童在游戏中经常扮演的角色,以及支配这种扮演的动机,使弗洛伊德这一思想具体化伯勒认为,儿童的许多游戏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儿童对于角色的选择,往往基于他们对于某个人的感情。埃里克森(Sven-GoranEriksson)从积极方面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它不仅强调游戏可以降低焦虑和愿望的补偿性满足,而且把游戏的这种作用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突岀了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还有一种理论是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JeanPiaget),他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表现为主体完全不考虑事务的客观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

6、望和需要去改造现实,这就是游戏。皮亚杰从认知角度对儿童游戏的探讨及对游戏发展阶段的划分,对于游戏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他过于强调智力发展对儿童游戏的制约,而忽视了游戏对于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苏联的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乌申斯基,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创造了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心理学的游戏理论,他们的主要观点有:强调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木质,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4、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是儿童游戏理论研究飞跃发展阶段,觉醒理论,是由伯莱恩(D.E.Berlyne)艾斯利(M.J.Ellis)等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游戏与

7、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状态一一觉醒有关。游戏是内部动机引起的行为,是由于机体需要寻求刺激,以维持和调节屮枢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还有一种理论是贝特森(GBateson)提出的,元交际理论,他强调游戏的信息交流特点,如果意识到“是在游戏”就是察觉到他在和别人交际。行为适用学说,其代表人物是萨顿•史密斯(S.Smith)他认为游戏有利于发展适应性,游戏允许在在安全范围内的思维和行为的创新。他特别强调象征性游戏中假装的作用,认为假装的过程使儿童有创造的自由,可以发展灵活性和自主感。杨霞在《通过角色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一文屮提出,要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就要培养幼儿想说、敢说、

8、会说的能力。想说的前提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