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学科如何上好常规复习课

历史与社会学科如何上好常规复习课

ID:33523151

大小:192.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6

历史与社会学科如何上好常规复习课_第1页
历史与社会学科如何上好常规复习课_第2页
历史与社会学科如何上好常规复习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学科如何上好常规复习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历史与社会学科如何上好常规复习课(二)各环节操作策略1.环节一:导入新课导入主要目的是为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兴趣,渲染新课学习的氛围但复习课导入主要目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要为学生整体感知全课复习内容作铺垫,这就要求老师更注重内涵和实质,采用简洁的语言或文字直奔主题,迅速搭起全课的知识框架。导言例举:复习课导言评议七上第四单元各具特色区域生活1=6课无论生活在平原还是山区、沿海还是内陆、草原还是沙漠、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在积极地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面我们就

2、以××为例回顾××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此导言中已将最关键的“人们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点出,导课的目的就已达到。八年级第四单元中国农耕文明1-3课出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年代尺,师叙述:中国历史纪年表展示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每一个色块代表一个朝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朝代。历史学习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头脑里建构一个清晰地时空概念,老师通过年代尺的前后对比讲述帮助学生搭起历史的时空概念,有利于学生整体地感知历史。九年级第五单元生活在国际社会1-3课学生看第五单元前言部分的知

3、识框架图,师解释:第五单元生活在国际社会中,主要讲述当今国际社会的三大基本特征,他们分别是第一课经济全球化(经济特征);第二课国际格局多级化(政治特征);第三课文化多元化(文化特征),今天我们就复习第×个特征:××。此导入可以起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本课所处的位置。2.环节二:梳理知识(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知识梳理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简单的把新课学过的知识机械的重复一遍,而应当是将知识进行概括、提升,帮助学生建构科学高效的知识归类的图或表,然后引导学生看书进行知识的梳理编码

4、。简洁高效的知识整理归类图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提高复习的实效。那么怎样才能构建高效的知识网络图呢?首先老师要认真研读课标,例如《与山为邻》一课,课标要求: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所以我在这课的框架图里就要整体体现山区人民是如何利用自然环境创造生产、生活的人文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地和谐之美。其次是通读教材,特别是对历史与社会教学参考书中教学要求、结构分析和内容点析部分进行深入解读和整体内化,必要时可以参考教参每一课后的参考

5、资料或者是上网搜素相关素材进行补充从整体上去把握和建构知识框架。(2)学生体现主体作用在传统的复习课知识梳理环节,大多是老师3讲,学生附和,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自身一个心理障碍:总觉得不讲不放心。其实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缺少学生的主体参与,被动地知识输灌,是很难牢固的进入学生的大脑知识体系的。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这样一句名言“Ihear,Iforget;Isee,Iremember;Ido,Iunderstand。(听到的,我忘记了;看到的,我记住了;做过的,我理解了)

6、,所以在知识梳理环节要让知识落到实处,老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那么该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呢?笔者尝试使用一种任务驱动法,就是首先出示任务即知识整理的空白框架图,然后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框架图要求查找书本,并动手在纸上把答案写下来,学生可以求助同桌或老师,老师一边指导学生,一边收集学生答题情况信息,然后老师有针对性地随机叫部分学生汇报、互评,在这个过程再辅以一定的激励评价机制,效果更好。3、环节三:盲点、重点知识讲解(1)盲点生成。一种参与方式是让学

7、生写,让全班学生都把梳理的知识写在纸上;另一种方式是“评”,即让学生互评,在互评中发现盲点。不同班级不同的学生盲点是不一样的,需要老师根据不同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现场生成。(2)重点预设:一堂课的复习不能面面俱到,需要重点知识重点复习,那么哪些知识是需要重点复习的呢?一般来讲,重点知识有:①需要强调的重点知识。②需要比较联系的知识。③需要拓展升华的知识。4、环节四:巩固练习练习是对知识的检测与应用,它即可以巩固新知又可以查漏补缺,所以练习是复习课的重要环节。失去问题解决机会的复习课是低层次的,但是练习又不是

8、随便信手拈来就用的。(1)练习的选择(2)练习的运用经常有老师在校对试卷时说“这个题目你们已经做过多少遍了还错”,为什么学生做过多次的题目还会错,原因就是老师在平时的练习时运用不当:一是只讲不写。学生只是口头语无伦次的表达练习的答案,没有动笔,缺少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训练;二是校对答案没有针对性。齐问齐答,一方面老师很难发现个别学生的错题,另一方面即使发现了学生答错,教师也是泛泛而谈缺少针对性,学生对错题纠正的印象是不深刻的。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