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体会

ID:33517542

大小:65.7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6

川崎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体会_第1页
川崎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体会_第2页
川崎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体会_第3页
川崎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体会_第4页
川崎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崎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川崎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体会全科护理医学信息MEDICAL1NFORMAT10NNo.03201171045?更换液体或加入其他药物时,应先将瓶L1向上,插输液器,待片刻排出空气后再倒挂在输液架上,这样可避免液体由通气管溢岀,从而减少药物治疗量而影响治疗效果•掌握更换液体的技巧,可避免造成药液浪费和预防滴管内液体降低或流空,使空气进入静脉,给患者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拔针的最佳吋间为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吋,以便让患者输入尽可能多的药液.拔针也有它的技巧:通常我们都讲究”一轻,二快,三按压”,在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下贴于针眼的那条胶

2、布不分离,根据进针角度及针头走向进行拔针,将针头拔出后应快速按压,切忌边拔边按,这样不仅让患者感到疼痛,还容易把胶布上棉条纤维带人血管,也不可边按压边揉,这样容易使已经凝血的血管重新岀血•针尖刺入血管针眼要比皮肤肉眼所见针眼高0.5〜l・5cm,为了更好地止血,应鼓励患者用多指一起按压,做到真正的彻底按压.对于凝血机制好的,我们一般要求患者按压2〜3min即可,对于凝血机制较差患者则需按压20min以上当针眼完全凝血后,应告知患者勿急于用力活动血管,以免引起血管处针眼出血,出现皮下血肿.总之,静脉输液护上能否稳,准,快而且高质量地建立静脉通路,

3、每一位护士在I临床护理工作中,除按正规操作程序外,还应该认真观察,学习,探讨静脉输液的技巧问题,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也是实行人性化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川崎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体会郭光平颜华四川省武胜县中医院儿科,四川I武胜6384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方法:对我院儿科2007年1月〜2010年9月收住的20例川崎病患儿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和评价护理效果,通过对患儿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

4、指导•结果:15例治愈,5倒好转出院.5例冠状动脉轻度扩张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对于KD患儿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加快疾病康复的有效方法.【关键词】川崎病;护理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1.03.300文章编号:1006—1959(2011)—03—1045—02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KD).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婴幼儿发病多,男孩多见.1•临床资料

5、1.1一般资料:本组川I崎病患儿共20例,为2007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4月〜10岁,其中4岁以下13例,病程6-8周,均符合1984年口本川崎病研究会提出的KD诊断标准.20例患儿均有发热,双眼球结膜充血,口腔咽部粘膜充血,唇红干燥有辍裂,尊麻疹样皮疹,淋巴结肿大;8例患儿指趾端肿大;2例有肛周皮肤发红,脱屑;5例心脏彩超显示冠状动脉管壁粗糙,开口增宽.1.2方法: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护理:临床护士通过与病人和家属交谈,查体,查阅病历等方式来评估病人主要症状,家族史,既往史,个人史,体检

6、结果,病人用药疗效及用药后岀现的不适症状等情况,确定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价.2.结果20例患者经过抗感染,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阿斯匹林联合应用,对症,支持,抗凝等治疗及系统化整体护理,15例治愈,5例好转出院,5例冠状动脉轻微扩张者全部恢复正常.3护理3.1护理诊断:①体温过高:与机体对多种抗原作用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②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免疫反应致皮肤炎症性损伤导致黏膜改变;③潜在的皮肤黏膜感染:与皮肤完整性受损,局部抵抗力下降有关;④焦虑:与疾病不适,环境改变等有关;⑤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I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

7、方面知识.合作性问题:①潜在并发症:冠状动脉病变,关节炎或关节痛,指趾坏疽等并发症;②药物不良反应.3.2护理目标: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病人和家属能说出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和措施;能接受患病的事实,主动配合治疗;能掌握有关疾病临床表现,治疗,预后,护理等方面知识;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配合处理.3.3护理措施:3.3.1发热的护理:患儿多以发热起病,体温在39°C〜40°C.可持续710天•尽量让患儿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的新陈代谢,减少能量的消耗.应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每H开窗通风2〜3次.定时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每4h测量1次,必要时可l

8、h〜2h测量1次并记录,体温>38.5°C,进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效果不佳者,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以防高热惊厥,经过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本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