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

第二讲 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

ID:33505337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6

第二讲  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_第1页
第二讲  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_第2页
第二讲  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_第3页
第二讲  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二讲 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讲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2.1.舆论的概念与本质•一、舆论的定义•Consensus,publicopinion,thepublicvoice•1,李普曼的定义•这些其他人头脑里的想象,他们自己的情况、他们的需要、意图和关系等等都是他们的舆论。•一些集团的人或者以一些集团为名义的个人按照上述的情况来行动,就成了大写字母的“舆论”。•李普曼所关注的核心是现实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什么不是舆论:•个人意见、个人感觉不等于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的意见不等于舆论•意识形态宣传不等于舆论•2,梁启超的定义:•夫舆论者何?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也。是故少数人所表意见,不成舆论

2、。虽多数人怀抱此意见而不公表之,仍不成为舆论。(梁启超《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1910)此定义提示:其一,舆论是有一定量度的;其二,舆论也是公开的意见,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论定义不谋而合。•3,徐宝璜的定义:•舆论者,在社会上占有多数之关于公共问题之自由的意见也。(徐宝璜《舆论之研究》——《北京大学月刊》1920)此定义提示:舆论的形成环境:封闭的灌输VS公开的讨论,因而,舆论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及情绪的理智程度。• 这一定义的角度,与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的代表型的公共领域、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公众

3、领域的再封建化等概念,是想通的。•4、刘建明的定义•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刘建明《基础舆论学》11页,1988)•社会知觉是人们对社会共同的、直接的认识,也是对客体的直接的整体的知觉反应。社会整体知觉是一定社会人群的共同认识,整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多数人的共同知觉。•这一概念将舆论定位于感性认识阶段,但又与个人的感觉不同,具有一定的理性成份,这对研究舆论是有启发意义的。 “权威性”提示我们,舆论具有一定的强度,达不到某权威性,也不构成舆论。•5、孟晓平的定义:•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

4、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合,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36页,1989)•这一定义提示我们:•舆论的内在因素:信念/价值观•从静态和微观层面看,舆论不是信念、态度、意见的简单叠加,而是呈现出一种由内到外的层级排列顺序。态度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倾向,可用语言表达或单以情感显露出来。•信念就其本身的字义来看,并不特别表明什么,但是,它几乎与任何事情都能联系起来,甚至与那些最初的隶属于根本不相同的观念的感情联系起来。•舆论在信念的支配下,对事物表达好恶而构成态度。舆论作为态度的强有力的显露,可以把舆论称

5、为社会态度。•此外,还提示出:舆论有潜在舆论和显在舆论。•6、喻国明的定义:•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喻国明、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1993)•这一定义强调了舆论客体的规定性,也是有启发意义的。•我们认为:•狭义的舆论:•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广义的舆论:•社会总是同时存在多种舆论和各种意见纷争,人们往往把各种意见的总合称作舆论。•§2.2、解析舆论的属性:  舆论的要素:舆论的主体:公众;、舆论的本体/存在形式:意见;、舆论的客体:问题。  一、舆论

6、的存在形式——意见:公众见解的体系1、自在的意见形态•舆论的功能表现:以自在的方式影响舆论客体•2、集合意识集合意识是指人们在公开发表意见时,修正个体意识中独有的观点,以适合群体关系中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共同意识。不是个体意识的简单相见/社会心理互动的结果内核: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不能脱离个体意识而存在•3、表层意识表层意识是指舆论处于社会意识活动的地表面部位,人么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影响。从产生过程看,表层意识是人类多数个体从事自然意识活动的结构,是人们每天都议论、交流而形成的思想观点,表现为司空见惯的言语活动。•(二)舆论的主体——公众•1、相关性VS开放性

7、库利/初级群体/次级群体韦伯/团体/一般群体威瑟/组织群体/非组织群体公众虽然是一个社会成员的集合体,但它本身没有明确的数量界定。公众不被某种特定的社会属性所规定。非直接利益群体/冲突•2、主体性:舆论主体的主体性,是指有自主意识,同时又有完全的行使社会行为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的人。公众有一定的价值观和认识能力,成为历史的主体力量•3、自在性自在/自为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是自在的对于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模拟公众(三)舆论客体:社会公共问题公共性/冲突性/反常性/争议性问题的转化§2.3.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