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ID:33503489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6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1页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2页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3页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4页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名词解释1、土壤概查:是指对一个较大区域,如大的河流流域或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农业区划或土壤改良等所做的中比例尺的土壤调查与制图。2、土壤详查:对某一小区域的土壤进行比较详细地了解,以便进行土壤改良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所做的土壤调查。3、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发生学层次,以及母质层。4、单个土体:土壤作为一个三维实体,其最小体积的“一个土壤”就叫做“单个土体”。5、聚合土体:是在一定面积内,一群单个土体都具有的统计相似性,这是我们进行土壤分类的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相当于美国的土系或土型;大致相当

2、于中国的土种或变种。6、人工剖面:根据土调的要求,临时开挖出来的土壤垂直切面。可分为主要剖面、检查剖面和定界剖面三种。7、自然剖面:因各种工程建设,使土壤的垂直断面裸露出来,并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调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8、土壤自然性态:指那些在田间表现很不稳定,极易受气候变化和耕作措施等因素影响而变动的土壤性质。9、遥感技术:通常把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传感器收集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全过程,称为传感技术。10、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壤调查制图,简称遥感土壤调查制图,就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成土因素、土壤景观进行调查,分析研

3、究成土过程、土壤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规律,确定土壤类型及其特征特性,并测绘土壤分布图和进行面积量算的整个过程。11、航摄倾角或者相片倾角:在航空摄影中,航摄机的主光轴相对于铅垂线来说可以处于不同的位置,主光轴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之为**12、航空相片的比例尺(平均比例尺):航空相片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其代表的地面线段的长度之比称为**13、大气传输特性:大气对通过的电磁波产生吸收、散射和投射的特性,称为****14、直接解译标志:指它是地物本身属性在图像上的反映,即凭借图像特征能直接确定地物的属性。15、间接解译标志:根据地学、气象、水文、农学等专业知识,应用直接解译标志,推断出影像

4、上确实存在的地物。例如地形、基岩、母质、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二、填空1、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明显的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对象宏观性、实践应用型、技术技能性、专业综合性。2、从1971年到198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分10册陆续出版了比例尺为1:500万的《世界土壤图》3、1930年广东中山大学设立广东土壤调查所,编印了《土壤调查暂行办法》4、土壤调查通常按调查的目的、任务和精度要求,分概查和详查两种类型。5、土壤是三维实体。土壤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渐变性6、土壤自然性态是指那些在田间表现很不稳定,极易受气候变化和耕作措施等因素影响而变动的土壤性质。包括土壤干湿度、土壤结持性

5、、孔隙度、和坚实度等四项。7、土壤分析标本的采集按分析要求可分为:全量分析农化分析物理分析三类分析标准。8、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属高级分类单元。9、大气窗口分为:可摄影窗口近红外窗口中红外窗口远红外窗口微波窗口10、根据我国主要土壤的反射光谱曲线的形态特征和斜率变化情况,可以把它们归结为平直型缓斜型陡坎型波浪型四类。11、地物阴影分本身阴影(本影)和投射阴影(落影)两种。12、目估转绘:基于相片平面的目估转绘、基于地形图的目估转绘三、简答1、什么是四图一志?农业土壤图、农业土壤肥力概图、农业土壤改良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农业土壤志2、什么是自然剖面及优缺点?自然剖面:因各种工程建设,使

6、土壤的垂直断面裸露出来,并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调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优点:垂直面往往开挖较深,延伸面较广,连续性较好。缺点:1、不能均匀的分布在各种土壤类型上,位置也不一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自然剖面长期露在大气中,日晒雨淋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土壤理化性态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3、土壤剖面点野外选择的原则?(1)剖面点要有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2)不宜在人为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3)如发现有未预料的因素使土壤发生变化,一般应改变剖面点位或者重新增设剖面点。(4)山地丘陵区的土壤应根据调查目的和精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坡地的上、中、下部挖掘剖面。4、土壤剖面挖掘是注意

7、的事项(1)剖面观察面应垂直、向阳,便于观察和拍照。只有在条件不允许的条件下,才采取其他方向。(2)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在土坑两侧,不宜相混,以便在观察剖面后再分层回填。(3)观察面上方不宜对方挖掘出来的土壤,也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以免破坏表层结构而影响剖面的观察结果。(4)在垄作的农田进行土壤剖面观察时,剖面的观察面应垂直垄沟走向,使剖面垂直面上能同时可以看到垄背、垄沟部位的表土变化和作物根系发育。(5)剖面点的位置必须用目视或仪器测量,准确的标在工作底图上。5、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