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说课稿

郑伯克段于鄢说课稿

ID:33493386

大小:46.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6

郑伯克段于鄢说课稿_第1页
郑伯克段于鄢说课稿_第2页
郑伯克段于鄢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郑伯克段于鄢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郑伯克段于鄢》说课稿普宁三中语文组吕志斌一、教材分析这是高二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扩展阅读中的一篇历史散文。全文结构完整,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结构较严密。作者善于用极精练的语句、委婉流畅的笔调写出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在本课时中,重、难点字词和句型颇多,所述故事情节在整篇课文中处于非常突出的地位。依据: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本单元其它四篇讲解课文和一篇扩展阅读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对一般的文言词语有一定积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本单元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一)教学目标:1

2、、知识和能力:了解作品情况,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各种文言现象。2、人文素养:了解春秋人物的争斗,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培养正确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以史为鉴。3、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故事产生的原因,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情节发展的推动力,学习文章简洁而概括叙事的语言,从语言中去推敲,理解文章本意。(二)重点:    1、反复诵读课文,结合教师串讲,掌握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文言词语的用法;    2、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分析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3、了解课文的出处以及关于《左传》的基本文学常识;  (三)难点:  

3、  1、文中文言词语较多,句式复杂,需要重点掌握。    2、郑庄公性格颇多争议,学生可以根据阐述自己的观点。二、课时安排及教法、学法的选择运用本课用两课时完成。本节是第一课时。根据我的教学安排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本文的难易程度,我确定的教法是:以串讲法为主,同时结合诵读法和译注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文意的理解,字词句的掌握以及对人物的评价问题。在学生遇到疑难、产生困惑时,随机相宜的给以提示、点化、诱导。学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自主理解,自主表达,自主认识为主,同时结合圈点勾画、词语批注等多种学习方法,提高自学

4、能力。愿因及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文章中抽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教具:多媒体三、教学设想:老师的任务是重点讲字词,句型。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积累以及老师新讲的字词、句型来串出文段、文章的意思进而了解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根据故事中各个人物的言行,认清各类人物,能够归总出人物的性格,做出自己的评价和欣赏。同时,对文意、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理解和熟练把握,又能更好的促使学生又好又快的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和句型,达到教学目的。老师在整个过程当中起引导、启发的作用,想通过对重点字词、句型的讲解和诠释,达到抛砖引玉

5、的效果。原因及目的: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积累较少,有必要对字词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这个工程中,达到对旧知识复习的目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课堂上解决疑难、积累词汇的目的,克服了学生学习自觉性比较差的负面影响。四、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1、导入:通过介绍说明和温故知新的方式导入,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和安排的:前面,我们通过学习《鸿门宴》和《报任安书》两课,对《史记》这部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那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展示课件),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今天,我们来了解另一种体例

6、的一部史书,《左传》,其实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了。它又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翻开课本136页,看课文下注释①。让学生自己获得《左传》的一些基本信息,通过课件的补充让学生认识到《左传》和《史记》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历史著作,从而也让学生温习了刚刚学过的文言知识,进入文言文学习的预备状态。2、听、读通过标准的示范朗读和学生自己的朗读,达到正确的读通文章的目的,为能够正确理解文意作好准备。原因及目的:读通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在课堂上读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文言文的氛围,同时解决了一些生下课没有时间预习带来的不便。3

7、、详解课文依据文章的结构顺序和课件的安排,逐段进行讲解。字词、句型的讲解:对字词,句型的讲解主要采取说教法,举例法,比较法,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较容易的理解和接受。通过课件,展示和说教文段中重点的字词、句型。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的拓展,达到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的目的。还可以使一些知识点系统化,专题化,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例如:第一段的介词结构后置句,是这节课要讲的重点之一,学生在以前是学过很多的,而且本文的标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句子,所以应该详讲,但因为是复习旧的知识,学生也比较熟悉,所以不宜花太多时间,只做说明

8、和归纳。还有本段的词类活用,也是重点,但也是复习旧知识,所以同样的只作复习和归纳。在本课中,我重点讲解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还有第三段的一个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只有?”宾语前置句在前面的学习中其实已经接触很多,但是从来没有给学生从语法的角度系统的讲过为什么要宾语前置,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学生只是学一个记一个,不学了就不知道了,很被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