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活动:《会变的鼓儿》

大班艺术活动:《会变的鼓儿》

ID:33461611

大小:37.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6

大班艺术活动:《会变的鼓儿》_第1页
大班艺术活动:《会变的鼓儿》_第2页
大班艺术活动:《会变的鼓儿》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班艺术活动:《会变的鼓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班艺术活动:《会变的鼓儿》活动的前身是建构式课程中的《鼓儿变变变》,音乐选编自民间舞曲《蕲族舞》,乐曲节奏清晰,结构工整,形象鲜明,有利于幼儿感受旋律的节奏。活动中的层次呈递进性,从“身体鼓”到“朋友鼓”,再到“架子鼓”。但第一次的试上结果让我非常纠结,对之失去了信心:音乐活动失去了快乐的感觉,孩子不快乐。是活动内容不适合,还是我的教学策略有问题?静下心来反思,属后者。没有给孩子往上攀的支架,须在以下两方面作调整:1.经验的拓展。孩子们对鼓的接触机会不是很多,甚至零接触。应该提供各种鼓(或者鼓的图片)、鼓表演让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去尝试打鼓,亲身体验打鼓的那种情绪、那份快乐。2.图谱

2、的提供。因为音乐没有跳跃、舒缓不同的节奏,所以孩子们根本分不清哪儿是“身体鼓”,哪儿是“朋友鼓”,对音乐的立体感感受不强,导致老师教得累,孩子学得累,失去了音乐活动该有的氛围。图谱的提供,帮助孩子了解乐曲的结构、乐句等,在做相应动作的时候有个参考。附:《会变的鼓儿》第二次活动设计活动目标:⒈根据乐曲的结构做摆造型、敲鼓等动作。⒉体验与同伴合作造型、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⒈关于鼓的知识经验:部分鼓的认识、欣赏打鼓表演或自己有打鼓经验。第3页共3页⒉节选民间舞曲《蕲族舞》。⒊图谱一份:活动过程:⒈我的身体变小鼓。⑴引导幼儿将自己的身体部位变小鼓。师:谁来为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认识的鼓?它

3、有什么特点?师:今天我们来玩敲鼓的游戏,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当小鼓呢?⑵引导幼儿感受A段乐曲,并随音乐敲击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仔细听一听。师:感受如何?鼓的表演经常在迎春晚会、过节等时间进行,象征着欢腾喜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我们跟着音乐在小鼓上快乐地打一打吧。(出示第一条图谱,跟着图谱打节奏)⒉我的小手变小鼓。⑴出示第二条图谱,比较不同,引导幼儿用手掌夸张地摆高低鼓的造型。(引导幼儿手掌向前、向上或侧向,平整)⑵教师哼唱B段,引导幼儿将乐句与图谱匹配。师:鼓的造型变了几次?每次发出几下鼓声?⑶教师哼唱,幼儿尝试造型。师(以采访形式):请问你为什么快的完

4、成了三个造型,在哪个地方应该想好下一个动作?⑷随B段音乐教师造型,个别幼儿敲鼓。师:我来试试你的方法好用不好用,谁来负责敲鼓?⑸随B段音乐个别幼儿摆造型、敲鼓。第3页共3页师:他们合作得则样?好在哪里?哪里可以做得更好?⑹幼儿随B段音乐做鼓的造型动作,教师敲鼓(引出结尾音乐,并出示相应的图谱)。⑺比较造型的不同位置,并跟着老师的哼唱尝试。⑻引导幼儿随B段音乐完整造型、敲击。⒊我的朋友变小鼓。⑴引导幼儿两两变成“朋友鼓”,尝试随B段音乐造型、敲击。师:你知道你的鼓是谁吗?鼓手应该在哪个地方马上站到你的鼓的面前准备?为了保持我们鼓表演的一致性,每次鼓造型后击鼓几次?让我们来试试。⑵引导幼儿

5、随A、B段音乐表演“朋友鼓”。⒋我们是套架子鼓。⑴引导幼儿几人合作变成“架子鼓”。师:你们见过架子鼓吗?有很多鼓面,有高有低,我们怎么来造型呢?⑵邀请一组幼儿尝试摆架子鼓造型(4秒时间完成造型),寻找造型时存在的问题。⑶教师哼谱,4组幼儿尝试摆架子鼓造型。(引出“会变的鼓”名字)⑷幼儿尝试“身体鼓”、“朋友鼓”、“架子鼓”的完整表演。⑸撤走图谱的完整表演。⑹2遍或3遍的连续表演。(解决架子鼓打完后立刻回座位准备身体鼓)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