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文】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ppt

【6A文】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ppt

ID:33451914

大小:199.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2-24

【6A文】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ppt_第1页
【6A文】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ppt_第2页
【6A文】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ppt_第3页
【6A文】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ppt_第4页
【6A文】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6A文】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二)1、掌握虚词“而、则、乃、若、且、虽、然、乎、焉”的意义与用法。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目标七、复习“而”(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④水落而石出⑤退而甘食其土之有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予独爱

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敏而好学。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③熙熙而乐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⑤朝而往,暮而归(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典型例题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环而攻之而不胜(第一个“而”表示

3、承接,第二个“而”表示转折)2.弛然而卧(表修饰)3.一鼓作气,再而衰(表承接)4.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5.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八、复习“则”(一)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表示承接关系。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②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③至则无可用(《黔之驴》)(二)“则”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典型例题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1.非死则徙尔(副词,就是)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连词,那么)3.欲速则不达(连词,但是)4.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连词,如果)典型例题(一)“乃”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等。如: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②刿曰:“肉食者

5、鄙,未能远谋。”乃入见。九、复习“乃”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如:①久而乃和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二)“乃”用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三)“乃”用于判断动词,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副词,才)2.乃大惊(副词,竟然)3.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副词,才)4.乃

6、重修岳阳楼(副词,于是)5.陈涉乃立为王(副词,于是,就)典型例题1.“若”用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①若毒之乎?(你)《捕蛇者说》②更若役,复若赋……(你的)《捕蛇者说》。十、复习“若”2.“若”有时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3.复音虚词“若夫、至若”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意思近似“像那”“至于”“又如”。如: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4.“若”有时用作动词,译为“如同”、“像”。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5.“若”有

7、时相当于“如”、“比得上”,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一)“且”用作连词。主要有三种情况:1.表递进关系,译为“况且、而且”。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表并列关系,如:河汉清且浅(《古诗十九首》);3.表让步关系,译为“尚且”,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十一、复习“且”(二)“且”用作副词,主要有两种情况:1.译为“将要”“将近”,如:①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2.译为“姑且、暂且”,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虽”用作连词,主要有两种用法: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8、。如: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