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金融结构、自生能力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最优金融结构、自生能力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ID:33436723

大小:63.3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6

最优金融结构、自生能力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_第1页
最优金融结构、自生能力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_第2页
最优金融结构、自生能力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_第3页
最优金融结构、自生能力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_第4页
最优金融结构、自生能力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优金融结构、自生能力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优金融结构、自生能力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摘要: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村镇银行作为近年来农村发展最为迅速的小型金融机构,其可持续发展问题至关重要。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防止村镇银行出现预算软约束,构建村镇银行的自生能力,恰当界定政府的角色,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关键词:最优金融结构;自生能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一、导言近年来,由于各种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经济逐渐趋向繁荣,但由于历史、结构、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农村金融依然无法充分发挥其“专业化、信息化、流通化、效率化”的优势,推动农村经济的深远发展

2、。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金融制度的良好构建。为此,近年来党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降低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在此背景下,我国首家村镇银行一一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于2007年3月挂牌成立。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新36条”,特别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2012年5月,银监会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至15%o以“

3、村镇银行”为代表,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此背景下应时而生。截至2011年底,全国24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起设立78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726家(已开业635家),贷款公司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已开业46家);473家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占60.2%,313家分布在东部地区,占39.8%o据统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累计吸引资本36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16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620亿元,农户贷款432亿元,两者合计占贷款余额的80%。然数量上的发展并不足以代表质的突破,基于盈利动机,“身在农村,而心不在农业”导致其资金流向偏好城市

4、和大中型企业,甚至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泵”,'‘脱农化”现象普遍(谢地、李冠华,2011)o商业性本质与服务"三农”政策相冲突,使村镇银行面临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三农”的两难选择(高晓燕、孙晓靓,2011)o我国村镇银行向何处去?如何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如何才能让其更好服务于“三农”?若村镇银行的扭曲行为不能及时纠正,当初发展农村金融的制度的初衷将无法实现。二、文献回顾首先,理论上,国际上较流行的金融理论倾向于研究金融规模,对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最优金融结构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林毅夫等(2009)考察了银行业结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最优的银行业结

5、构应当以区域性中小银行为主体;而在发达经济体中,大银行和金融市场应当在金融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鉴于我国现阶段的实体经济特征,最优银行业结构应当以区域性中小银行为主体。这是我国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理论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应当大力发展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以更好地服务“三农”。然而,政府主导的金融体系建设在实践中往往被碰得头破血流。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其运行路径正与“支农”初衷渐行渐远,不仅未能起到良好的支农效果,相反变成了地方政府变相融资的工具(王煜宇,2012)。由于存在股东偏好、隐性担保缺失、产权和内部

6、治理、运作成本等约束及不完全信息等缺陷,加上配套“支农”激励相容机制的缺失,村镇银行主观上并无支农意愿(王曙光,2009)o相反,“脱农化”现象普遍。对于这种现象,研究认为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上,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为村镇银行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内因上,村镇银行“活下去”的动力源于其本质一一商业盈利性,这决定了其资金运作的偏好性选择。“支农”政策虽孕育并生产了村镇银行,然并未给其提供良好成长的完善制度,导致新兴村镇银行的成长道路荆棘遍布。尤其在“支农”贷款方面,'‘活下去”的动机间接导致了村镇银行资金流向上的"脱农化"o肯普森和韦里(Kempson&Whyl

7、ey,1999a;1999b)称之为“金融排斥性”,并提出判定指标,即客户接近金融资源排斥性、条件排斥性、价格排斥性、市场营销排斥性、自我排斥性。舍曼(ShermanChan,2004)进一步将其界定为:在金融体系中人们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一种状态,包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缺少足够的途径或方式接近金融机构以及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这种金融排斥状态在我国农村地区是普遍存在的。谢地、李冠华(2011)认为完善土地及附属权利抵押制度、加强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地方政府合作、引导和规范贷款公司及村镇银行的监管与补贴并重等是解决“脱农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