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以学生为本计算教学

读懂以学生为本计算教学

ID:33435739

大小:56.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6

读懂以学生为本计算教学_第1页
读懂以学生为本计算教学_第2页
读懂以学生为本计算教学_第3页
读懂以学生为本计算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懂以学生为本计算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懂以学生为本计算教学摘要:在教学中,曾经一度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使得计算教学本质的技能没有得到落实。学生是学会了计算而不是探究出了计算方法,并不能有效地理解算理和算法。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从这一点出发,力求探索出一条计算教学的新路子。关键词:前测;错误资源;知识的生长点新课改以来,一些老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大家发现学生的思维虽然活跃起来了,但计算错误率却偏高了,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大大降低了,这显然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本意

2、。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扎实而不失灵活,我们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这些弊端呢?我们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一、第一次的教学设计我首先是印制了前测的题单,每个学生都做,然后进行了个别访谈,访谈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前测中的错误,了解其出错的原因。我们是这样预想的:学生已经有了计算两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应该能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结果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第一个前测的班56个学生只有17人全对(后来经过统计,每个班的基础学情都差不多)。表

3、现出的问题是:有的学生相同数位没有对齐,有的学生没有进位,或是忘了加进位lo从这个结果来看,我们高估了学生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结合计数器和直观模型,通过数形结合来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一”。培养学生先估再算,算后再反思的好习惯。课后我们进行了后测,结果却只有20个人全对,可见,这节课的实效性很低!针对如此状况,我们做了反思:(1)因为本节课点抓得非常多,首先是情景引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然后是包括估算在内的多样化的算法,最后才是用竖式计算。所以时间很紧张,只讲了三道例

4、题,没有练习。(2)算理形象化与算法抽象化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3)没有很好地沟通两位数加法与三位数加法之间的联系。二、第二次调整我们马上调整了教学设计。首先,缩短例题一和例题二的教学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例题三(连续进位):重点突破,结合方格图加强算理的理解,加大了练习的量,变换练习的形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课后及时进行了后测。结果该班54个学生,42个人全对。从知识与技能这个目标来看,基本达成。但从课堂观察来看,课堂气氛始终显得有些沉闷,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学生总的状态过于理性、平淡,缺乏趣味性,

5、没有挑战性。我们在思考:学生的哪方面得到了提升呢?所以,站在尊重学生,从学生学情出发,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立场上,我们对《回收废电池》这节课进行了彻底的重组。三、第三次调整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尝试着探索一个计算教学的新模式。对教材上这两个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重组。第一个课时重点解决用竖式计算的内容,而把其他诸如:多样化的算法,解决问题等等放到第二个课时。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呢?调整后所呈现出来的是怎样的结果呢?基于学情,前测中发现学生对三位数的笔算加法都能下手了,但出现了若干错误,于是,我们就想,何不就用这些错误作为学习

6、的资源呢?于是,有了如下的教学环节:1•开课,谈话引入,让学生理解到错误非常有价值,一起分析错误。2•前测中的有错误的题单(当然,这是教师精心选择的,非常有针对性)发给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两人一份,合作找错,并用一句话指出它的错误。3•学生探究错误,获取新知。请学生上台汇报交流,运用课件演示计数器,理解算理。4•巩固练习:3道计算题。5.解决问题:故事引入。(对学生进行电池回收方面的教育)提出问题:你觉得选择哪两个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计算最容易出错?6.小结:思考:用学生前测中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作为学习的资源,作为学生研究的材料,

7、学生非常感兴趣,参与度也非常高,学生在查错、分析错误的过程中,同桌合作、交流,进行了两次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常出现的问题,反思有效的改善经验,从而得以自我提升。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很强,是他们自己在总结经验。最后,再把零碎的知识整理、归纳成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方法。这些知识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感悟和概括出来的。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而且学习、体验和运用到了概括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若干年后,他可能早已遗忘了某节课或是某个知识点,但他所学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将终身受用!教学有法,教无

8、定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新光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