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433767
大小:1.02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5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冯胜一、设计说明《“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单元“图形与几何”中关于“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第二课时。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经历了单元、期末的复习,已经积累了整理和复习的一些基本经验;与此同时,学生对本课的主要知识也是较为熟悉的。不过这些知识是在不同年段学习的,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因此,本课的复习是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用系统论作指导来整体把握以前学习的零散的知识点,并主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达到“书越读越薄”的状态。
2、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会把小学总复习简单理解为知识的再现和梳理,复习结果是呈现给学生一张知识结构图。实践表明,学生对于知识之间为什么会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却知之甚少,故复习实效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我们没有做到“变教为学”理念与行为的一致。在本课教学设计时,为了实现复习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再发展的目的,突出关注了这样两点:一是问题驱动,促进主动理解。在复习课教学时,经常出现“师问生答”的现象,师生之间的“对话”简单而枯燥,这种复习显得比较“机械”,学生的学习也比较被动。在本课教学时,通过三个核心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经历知识
3、的整理过程,实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掌握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法。二是错例再现,促进主动反思。以往总复习教学中,我们总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和讲评,结果学生又不愿意听。其原因是,我们没有认真分析哪些知识是没有掌握好的,哪些知识是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或发展的。在本课教学前,我设计一份前测题了解学生对于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掌握情况,发现基本图形的正确率是90.5%,而组合图形和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分别为68.1%和70%。因此,“组合图形”和“解决问题”的错例知识就成为总复习的重点,腾出来的时间就可以进行能力再提升。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
4、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7页。【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加深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ss进一步理解、掌握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2、通过主动整理,沟通计算方法,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3、通过错例分析与拓展,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回顾平
5、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引入:你们知道七巧板吗?据说,这样一幅七巧板可以神奇的变换出16000多种图案呢!(CAI出示一些七巧板拼成的图案)2.启发思考:这个图案就是由七巧板拼成,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这个图案的周长是多少?这个图案的面积是多少?3.揭示课题。(1)明确任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有哪些?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板书课题:“平面图形
6、的周长和面积”整理和复习)4.引导回顾: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不仅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之后,教师通过问题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迅速进行复习状态。回顾是整理的前提,通过回顾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ss二、主动整理,温故知新1.回顾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1)书写公式: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还记得吗?请在这个表格中填写它们的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图形
7、周长面积(2)发现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问题。(3)规范书写:预设1:学生将三角形或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书写错误。追问:你能指一指这个图形的周长是什么吗?它包括哪几条边?师:从这个结果看同学们对公式理解已经比较到位,但书写还不够规范,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规范的写法。预设2:字母相乘乘号可以省略;预设3: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写在字母的前面。【设计意图】回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作为整理环节的第一个任务,教学时,没有采取“问答”式的回顾,而是创造学生自主复习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完成公式回顾。这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增加部分图形的
8、要素,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信息,正确写出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暴露学习存在的问题。二是规范公式的书写,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2.沟通周长计算方法。(1)提出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区别,把它们分一分类吗?我们可以分几类?(2)小组讨论,教师指导。(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