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聚焦“语用”、关注表达

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聚焦“语用”、关注表达

ID:33430561

大小:56.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5

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聚焦“语用”、关注表达_第1页
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聚焦“语用”、关注表达_第2页
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聚焦“语用”、关注表达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聚焦“语用”、关注表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聚焦“语用”、关注表达盛嫦霞江西省余干洪家嘴中心小学33510020□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木特点,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学牛“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指向语用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凸显“语用”这个核心目标呢?一、整体把握,感悟“语用”规律反思以往的阅读教学,文章整体的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不管哪个年级、哪种课文的教学,都只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高年级课文整体把握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体

2、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三是感悟文章的结构特征,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特征。1.感知阶段:把握主要内容,感悟表层结构特征。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最基木的要求。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的人是谁?贝多芬所弹的哪一支曲子是即兴创作的?这样学生就可以抓住主要部分,做到简洁而全面,提高了概括的能力。文章表层的结构指文章显性内容的安排顺序。《月光曲》是叙事性的文章,除了开头的总叙外,其他段落是按照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过程写的,事件的发展与地点的转移紧紧相连,是这篇课文表层的结构特征,其实也是叙事性文章重要的结构规律之一。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

3、表示地点的词语,再让他们看看在这些地点贝多芬分别作了些什么,这样,学牛就可以获得这类文章的表层结构顺序。2.深化阶段:归纳文章情感,感悟深层结构规律。整体深化阶段指精读理解教学后“回归整体”的教学。文章的深层结构指蕴含在文章表层内容结构中作者的情感发展或思维逻辑。感悟文章深层结构规律是最能体现“语用”核心目标的教学之一,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在课文整体把握的教学中,要根据“这一篇课文”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感悟岀“这一类文章”的结构规律,以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加以运用,形成篇章深层结构的把握和表达能力。如在《月光曲》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课文所描述

4、的地点、事件和情感形成以下结构线索的板书:走在路上听到琴声惊喜走近茅屋听到对话感动走进茅屋弹奏一曲激动再奏一曲陶醉离开茅屋记录下来创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以上板书的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感悟到“如何根据情感发展的表达需要,选择相应的事件,安排叙述的顺序”。而这,正是叙事性文章典型的结构规律之一。二、精读课文,凸显单元“语用”1.关注单元“语用”专题(1)从“语用”角度解读“导语为了凸显课文教学的“语用”核心,对导读的解读应该从关注“人文”转移到重视“语文”上。用这个理念来引领单元导语的解读,就可以获得它们之间手段与目标关联的一个整体。比如《月光曲》所在的第八单元的导读,第

5、一段话告诉我们:本组课文是艺术专题,“将带你走进艺术的百花园,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第二段话指出了“语用”教学要求:“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换一句话说就是:“学习课文是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描写,表现音乐的魅力和人物的情感。”这样,教学的核心目标便指向了“语用”一一学习“联想和想象”及其表达方式。(2)“语用”内容要精心细化。目前教材单元导读中的“语用”目标人部分是一个范围,还不具备“可教性”。这就需要我们沿着这个“语用”概念自身的体系或规律做适当的细化,再考虑在教材的“这个阶段”要教出其中的哪些内容。(1)“语用”程度要准确把握。以上所细化的

6、“语用”知识体系,当然不需要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系统地教给学生,每一次或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只能教出其中小小的一个节点。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语用”内容往往不是第一次出现,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编写体系,弄清它与前面“语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确定出它在“此吋此地”的教学程度。1.课堂生成,关注“语用”在具体的课文中能教岀“语用”的什么内容,既取决于“语用”知识本身的体系规律,更取决于课文的“语用”特征,就是:根据课文具体的语用特征,学习相应的语用方法、规律或规则。女口,《月光曲》的第8〜9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境,文中的联想和想象既充分展现了咅乐的魅力,又充分表现了

7、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所以,本文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两项内容:一是联想和想象产生的环境;二是它们在表现音乐魅力和人物感情方面的作用。而后者就是“语用”教学的重点。在学生读文思考后,提问:假如删去文章中联想、想象的内容,可以吗?为什么?教师出示去掉联想、想象内容的片段,学生对比阅读,感悟出:体会不到音乐的美妙;感受不到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体现不岀贝多芬惊人的咅乐天赋;体会不到他们心灵的相通。教师小结:这就是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它不但能把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且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心灵与情感。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联想和想象,文章就会更加充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