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清痹mems微针巴布剂的研究

中药清痹mems微针巴布剂的研究

ID:33428372

大小:2.35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2-25

中药清痹mems微针巴布剂的研究_第1页
中药清痹mems微针巴布剂的研究_第2页
中药清痹mems微针巴布剂的研究_第3页
中药清痹mems微针巴布剂的研究_第4页
中药清痹mems微针巴布剂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清痹mems微针巴布剂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前言巴布剂的基本结构包括:支持层,又称底材或裱被,主要起膏体的载体作用,一般选用人造棉布、无纺布、法兰绒等;膏体层,即基质和主药部分,在贴敷中产生适度的黏附性使之与皮肤密切接触,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背衬层,即膏体表面的覆盖物,一般选用聚丙烯及聚乙烯薄膜、玻璃纸、聚酯等【13。同传统的贴膏相比,由于巴布膏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其优点表现在【14】:①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对皮肤无过敏刺激反应;②保湿性能好,不干燥,透气性能良好;③载药量大,适合中药用药量大的特点;④生产过程中不使用

2、有机溶剂,对环境无污染;⑤剂量准确,面积固定,血药浓度平稳,无峰谷现象,减少毒副作用;⑥可反复揭帖,对粘性影响小;⑦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中药材(粉末)及中药提取物等。中药巴布剂作为药物透皮制剂的一种,具有此类制剂的所有优点㈣:①生物利用度高,可避免胃肠道中PH及酶等因素对药物引起的降解和肝脏的首过效应,减少由此引起的个体差异:②使用方便,可随时使用或停止药物治疗,较适用于因各种原因不易口服给药的患者或口服给药作用不明显的病症:③一次用药可使药物长时间以恒定速率进入体内,起长效、缓释作用:④控制

3、药物进入体内的速率,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避免其他给药方式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⑤穴位经络吸收,可疏通经络脏腑,在全身起作用。随着中药巴布剂研究的日益深入,辅料品种的不断增加,以及新技术的使用,中药巴布剂存在的问题已经得到改善,制剂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具有载药量大、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速等优势,中药巴布剂将在很多方面展现良好开发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061。二微针研究概况微针(Microneedle)是指制作材料包括金属、硅、二氧化硅、玻璃、镍、钛及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等,采用微机电系统(mic

4、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工艺等制备成高10"-"2000#m、宽lO'--'50#m的实心或空心微米级尺寸的针。微针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被提出【17】,但一直受到制造条件的限制,随着微机电系统加工技术不断成熟和经皮给药系统的逐渐完善,各种材料的微针被制作出并用于促进透皮技术。Hasmhi等人[181在1995年最先发表文章报道使用微针阵列,他们用蚀刻技术在硅晶片上形成了微针。而1998年,首先将微针用于透皮实验的是Hen∥19】等人,将微针应用于透皮给药的研究,之后

5、微针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两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在透皮给药的过程中,由于受限于皮肤最外层的屏障阻碍导致大多数药物分子无法通过以及给药量太少,而过于缓慢的释放速度很难达到治疗的目的,为此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破坏角质层以增强皮肤对药物的渗透性【201。为增加药物的皮肤渗透性,离子导入【211、微针【22】、超声导入【23】、压力波【24】、电致孔f25】、促渗剂等不同的物理化学穿透促进方法被应用到经皮给药中。皮肤则由三部分组成: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表皮层厚度为0.5.0.8mm,由内向外可分为五层,

6、即基层、棘层、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其中角质层的性质与其它各层有较大差异,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而表皮的其它四层统称为活性表皮【26粕】。角质层位于皮肤的最外层,一般由10.12层死亡的角质细胞组成。角质层的厚度一般为10—20#m,随身体不同部位而异。基于皮肤的特点,使用微针处理过皮肤后,微针阵列穿刺角质层而不触及真皮及神经细胞,从而避免引起痛觉,并且可以在皮肤的角质层打开多个微小的孔道而大大降低药物透过皮肤的障碍,即破坏皮肤的紧密性,为药物的渗透而打开足够允许药物分子通过的微小孔道,孔道的大小、数目与微

7、针的长短、直径、阵列数目相关。微针阵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促透方法,有着显著的优点:①微针细而尖,一般穿刺深度仅在角质层,但不刺激到神经末梢,不引起疼痛感,是一种无痛、无损伤的经皮给药方式。②通过对皮肤进行无痛致孔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小分子药物、大分子物质和亲水性药物的经皮渗透性,并且对皮肤没有损害,使用方便。③微针在角质层上造成了真实的通道,而此也道远比用离子导入、超声、压力波、电致孔、促渗剂等方式造成的“模糊”通道功能强大,且与角质结构无关。其转运阻力更小,而渗透性增加。④提高药物的经皮渗透速率,减少药物的

8、皮肤滞留量,延长药物有效作用时间。⑤没有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降解,药物利用率高。⑥微针给药准确,快速,体积小,携带方便。并且与其他的促渗方法没有冲突,可以联合使用从而提高透皮给药速率。目前,微针阵列透皮给药的研究中微针的使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先将微针刺入皮肤,滞留一定时间,产生微小孔洞后很快拔出微针;再将载药贴剂贴与微针处理的皮肤上。②将药物包裹在实心微针表面,形成一个包衣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