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3423012

大小:361.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2-25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湖南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第Ⅰ卷 必考部分(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公元前4世纪中叶,稷下学宫的出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在这里迅速达到了鼎盛状态。具体表现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黄老盛行,休养生息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春

2、秋战国时期,黄老盛行,休养生息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在汉朝,故排除B项、C;崇儒尚佛,兼收并蓄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并立的局面,故排除D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立,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繁荣发展,故选A。【点睛】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2.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有“三教九流”一说。其中“三教”指的是A.儒、法、道B.儒、佛、道C.儒、墨、法D.墨、佛、道【答案】B【解

3、析】所谓的“三教”主要指的是在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三大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是“三教”主要指的是儒家、道教和佛教,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法家不是“三教”之一;C选项只有儒家属于其中之一;D选项墨家不属于“三教”。-24-3.《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A.春秋大一统B.独尊儒术C.天人感应D.君权至上【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董仲舒的思想。根据“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与春秋大一统、独尊儒

4、术和君权至上无关,故排除A、B、D项,故选C。【点睛】天人感应,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4.“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A.孟子“仁政”学说作用B.荀子礼法并施的意义C.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弊端D.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过郡国并行制度,贵族制又存在了一段时间;而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提供思想

5、指导;故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故确立了儒学的正统思想地位,D项正确。孟子的仁政思想与分封制和宗法制无关,它涉及到的是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排除A。荀子的思想礼法并施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其主张是在儒家仁政的思想中加入法制的思想,排除B。韩非的法家思想主张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与材料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5.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主要是因为A.选官制度发生大变化B.民间向学之风兴起C.主流思想发生了

6、变化D.社会环境走向安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汉代选官采用察举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排除A项;社会环境安定不是出现“儒者气象”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24-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汉武帝的支持,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社会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化,民间向学之风兴起是确定儒学独尊地位后引发的,故排除B项,故选C。【点睛】汉武帝为了巩固儒学的独尊地位,设立太学和郡县之学,并以儒家经典作为学校的教材。在选官上也以儒学为考查的依据之一,由此推动了社会向学风气的兴起,儒学思想

7、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所以到东汉时期,诸将都带有“儒者气象”。6.“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这一观点出自宋明理学家A.朱熹B.程颢C.程颐D.王阳明【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反映了心外无物的思想,属于王阳明心学思想,故D选项正确;朱熹思想属于理学,主张理是万物本原,故A选项错误;程颢与程颐思想都属于理学,故BC选项都错误。故选D。7.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安徽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朝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

8、清代数量2人5人21人710人7098人A.政府治国严谨B.世风每况愈下C.儒学地位衰落D.理学摧残人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的影响。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明清时期妇女贞节牌坊数量猛增,依据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守节殉节的妇女数量增加,与政府治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