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

ID:33402695

大小:5.16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2-25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_第1页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_第2页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_第3页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_第4页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硕士学位论文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AnalysisofClinicalPathologicalfeaturesandPrognosisin212CasesofPatientswith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课题来源:广东省自然科学计划(N0.915105150100016)专业名称学位申请人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成员肿瘤学李增辉罗荣城教授郭坤元教授马冬教授谢德荣教授尤长宣教授吴德华教授论文评阅人谢德荣教授李黎波教

2、授2012年3月20日广州硕士学位论文洲IllllIlrllllllitY2257123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硕士研究生:李增辉指导老师:罗荣城教授、主任医师摘要背景: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所有消化道肿瘤中比例较低的一类肿瘤,仅占消化道肿瘤的2.2%,但在消化道间源性肿瘤中,GIST是最常见的,过去常被误诊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神经鞘膜瘤。1983年Mazur和Clark首先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这一概念。Hiro

3、ta、Kindlom和Heinrich等人进行的大量研究明确了胃肠间质瘤的起源、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和诊断依据,大大提高了胃肠间质瘤的诊断水平。目前GIST的诊断主要依据于病理组织学和CDl17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查。胃肠间质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同时存在病理形态符合而CDll7蛋白阴性的可疑性GIST,使胃肠间质瘤的明确诊断难度增加。甲磺酸伊马替尼和苹果酸舒尼替尼靶向药物的问世大大改善了GIST患者的预后,但存在部分患者对两药产生原发性耐药或继发性耐药的现象。目的:1、探讨胃肠间

4、质瘤的临床表现、原发部位、转移、手术切除、靶向治疗等临床诊治特点;2、探讨胃肠间质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危险度分级情况和DOGl、IGFlR、CDl17、CD34、SMA、Desmin和S-100蛋白在免疫组化检查中的表达情况及在不摘要同临床病理因素的表达差异。其中着重研究DOGl和IGFlR蛋白,为DOGl蛋白作为诊断新标志物和IGFlR蛋白作为治疗新靶点提供依据。3、分析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各项临床病理因素,寻找准确和科学地反映GIST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方法:1、回顾性分析2004年4

5、月至2011年7月南方医院收治的21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症状、部位、肿瘤大小、肿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危险度分级、组织类型、转移、治疗和生存期等。2、对212例GIST组织和40例非GIST间叶源性肿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查,检测指标包括:DOGl、IGFlR、CDl17、CD34、SMA、S一100和Desmin蛋白,应用卡方检验分析各项指标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表达差异性。3、对212例GIST

6、患者采用电话或书信的形式进行随访,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探讨临床病理因素对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P

7、2.8%),其它部位7例(3.3%)。其中胃GIST主要发生于胃底和胃体。25例(11.8%)患者初诊时发生明确的远处转移,转移部位以肝脏最为多见。肿瘤直径l~30cm,中位直径6cm,19例(9.0%)小于2cm,104例(49.1%)介于2~5cm之间,56例(26.4%)介于5~lOam之间,33例(15.6%)大于lOam。临床症状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消化道出血(36.3%)和腹部不适(45.3%)。191例(90.1%)患者行完全性手术切除,16例(7.5%)患者为姑息性手术切除,5例(2.

8、6%)患者因肿瘤转移lI硕士学位论文或广泛侵犯未行手术切除。行姑息性手术/未手术组中的肿瘤直径大于lOcm、核分裂大于5个/50HPF、NIH分级为高危、远处转移的GIST患者比例均大于行完全性手术切除组,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在不同肿瘤大小、核分裂数、NIH危险度分级和转移状态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6.723、22.506、26.495、164.920: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53例转移、复发或高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