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阅读方法及解题指导

传记阅读方法及解题指导

ID:33393686

大小:57.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5

传记阅读方法及解题指导_第1页
传记阅读方法及解题指导_第2页
传记阅读方法及解题指导_第3页
传记阅读方法及解题指导_第4页
传记阅读方法及解题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记阅读方法及解题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记阅读方法及解题指导传记是记述人物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和其历史背景的叙事性文体。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作者自己撰写)、他传(他人撰写);从表达方式上看,传记分为一般传记(以记叙为主)、评传(记述人物的经历并加以评论);从创作方法看,分为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平实)、传记文学(以史实为依据,用形象化的手法进行文学描写)。传记的特点有:①真实性,传记描写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叙述的事件都是发生过的;②文学性,传记通过形象化的表述刻画人物形象、叙述事件经过。阅读传记的一般方式是:①梳理与传主

2、相关的事件,特别是每件事情体现出来的传主的品格。②把握传主形象特征。通过对事件的理解和分析,对传主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把握,概括出传主性格特征、形象特点等。③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体会传记体现出来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观等。④理解传记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等。纵观近几年高考,对传记作品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1.筛选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2012年全国课标卷)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筛选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主要是从题干的要求出发,寻找答题区间,然后按照具体要求用筛选

3、词句的方法进行。《谢希德的诚与真》主要叙述了谢希德这样几件事情:①热爱祖国。全国解放后,谢希德回到祖国,在复旦大学任教。②关注物理学研究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从自己熟悉的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转入表面物理的研究领域。③关注教师意见,解释学校决策。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后,大多坐校车。④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生活。⑤勤劳朴实,对丈夫至诚至爱。1987年,谢希德在丈夫生病期间总是抽出时间陪伴丈夫。⑥对待科学求真,工作细致认真。1999年,担任《十万个为什么》编委,认真修改文章。本题要求筛选、概括出传主

4、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联系传记中的相关事件,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谢希德努力探索新知识,研究过程认真细致,修改科普文章认真等。【答案】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1.把握传主形象,概括传主精神(2012年全国课标卷)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

5、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把握传主的形象、精神,要注重分析传记中叙写的传主的事迹以及传主的语言、心理等,同时还要把握传主做的一些事情与时代的关系等。B项中的内容来源于文章的第三段,写谢希德当了复旦大学校长后的事情:谢希德有自己的专车,但她还是经常坐校车,按照谢希德自己说的话就是能够在车上处理一些公事,同时也能够听取老师的意见等。由此可以看出当了校长后的谢希德十分平易近人,能够通过老师的议论判定学校的决策,同时也在校车上宣传学校的决策等。选项符合文意。E项的内容整体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是对谢希德精

6、神品质的概括,其中“热爱祖国”说的是她获得博士学位后就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献身科学”主要指她回国后进行的科学实验,"关爱亲人”指她对生病的丈夫态度和做法等。由此可以判断选项正确。1.分析语言特色,赏析表达技巧(2011年福建卷)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传记的语言特色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语言风格(质朴平实、含蓄蕴藉、诙谐幽默、准确恰当等);②语言技巧(词语运用富有特色,生动传神;句式整散结合,变化多姿;引用诗句,丰富文章内容,富有诗意);③修辞手法(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

7、有形;夸张,表达感情更加强烈;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对偶,整齐,富有节奏感;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突出强调等)。传记的表达技巧主要有四个方面:①修辞手法;②人称变化(使用三种人称的作用);③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等);④写作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照应、过渡、详略等)。《朱启铃:“被抹掉的奠基人”》一文主要讲述了“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铃的事迹。文章第一段写2006年6月的一场大雨,记者看到被脚手架包裹的正阳门箭楼,以此引出对

8、朱启铃的描述。文章接下来介绍了朱启铃是北京旧城改造的第一人,是《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和“营造学社”的创始人等。文章最后一段提到的还是文章开篇的那场雨,描写的地点改在了故宫端门外的西朝房,这是营造学社的旧址。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①文章开篇和结尾都提到了这场雨,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目的是什么?②文章开篇的雨与后文写朱启铃有何关系?思考这些问题,就能得出答案。【答案】①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