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ID:33378546

大小:76.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5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数学组张玉梅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属于数学教学范畴,蕴含着数学中的思维规律,是数学的灵魂。英国教育家爱德华·德波诺认为:“教育就是教育人的思维”,日本著名的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会应用….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头脑中的数学思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以学生接受知识为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数学思

2、维能力是教学的首要和主要目标,教学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才智及思维的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兼顾到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两方面,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也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而教学过程的一些环节如何精心设计,才能唤起学生的思维是每个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在知识的引入中唤醒学生的思维俄国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的情境产生的”,可见问题是思维的灵魂,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手段,数学教育能否成功,关键是看老师是否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是否

3、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激情。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之间的关系,用产生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来启动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从而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准备,同时也为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作好铺垫。为此在引入新课时,要善于巧妙的创设情景。1.运用实例、故事引入,在喜闻乐见、引人入胜中唤起学生思维。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新课标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每章节都出现了不少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实例、导图和导入语。如平移和旋转这章,配的导图是充满运动的

4、天体和星球。在教学时给学生讲些关于天文学的知识,和学生探讨有关“神舟六号”,让学生感受宇宙的无穷魅力,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无限遐想。数学故事及数学典故有些能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给学生介绍历史上有多少数学家、名人甚至总统,曾经用各种不同方法来求证此定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运用旧知、悬疑引入,在温故知新中唤起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恰当的情境,再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推测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在旧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新知识。如在学习一元二

5、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先提出如下问题:①求一元二次方程X-3X-6=0时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②不解方程能否求X-3X-6=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对于问题①学生很容易从解方程入手求出两根后,再求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而对于②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很多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思维就处于积极状态中。3.运用课件、游戏引入,在情景交融、妙趣横生中唤醒学生的思维。现代教学手段非常先进,多煤体教学直观形象,具有较强演示力和感染力,能把平淡的文字表述演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把抽象知识演化为动态的发生过程。如在介绍二

6、次函数的图象时,先用课件展示姚明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做些游戏,调节学习的气氛,使学生喜欢学、主动学。如七年下在讲“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中,我跟学生做抢30的游戏,讲完游戏规则后我让学生和我比,由于他们还不知道这游戏的奥妙,不管怎么抢最后都是我胜,这样整个班级气氛被调动起来,通过抢30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唤起学生的思维。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在解决问题中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教育心理学家

7、认为:数学学习决定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和质量。现在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学校课堂教学情境下进行的,因此课堂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学习方式。课堂中,加强问题解决的学习是改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切入口。数学中的许多知识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直观获得。如平面图形中的三角形、四边形、三角形全等、相似等知识都是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现的,证明只是补充的手段。在《三角形全等》教

8、学中,SAS、ASA、AAS和SSS这几个定理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中发现的,其中SAS、ASA和SSS在课本作为公理出现,让学生生硬的理解掌握显得很困难,这时学生通过画图、测量、计算,在教师的及时引导中得到。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交流合作中,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活动内容和开放的活动方式,有利于扩大参与面,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把一个抽象的数学定理、结论、图形直观的展示在他们面前,使学生不至于感到数学知识的抽象。2.从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