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ppt培训课件

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ppt培训课件

ID:33378136

大小:2.06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8-05-24

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ppt培训课件_第1页
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ppt培训课件_第2页
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ppt培训课件_第3页
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ppt培训课件_第4页
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ppt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ppt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主讲人:王娟教学内容:教学要求:1、掌握心身疾病的概念2、掌握心身疾病的病因3、掌握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4、熟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medicine)也称为心理生理医学,是一门从心身相关的角度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科学。1935年成立了美国心身医学会,随后各国的心身医学会也逐渐成立,并进行了广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心身医学学术研究也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研究神经症。第二阶段是研究心身疾病,特别是八大心身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消

2、化性溃疡、神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糖尿病、神经性头痛)。第三阶段是对各科疾病进行心身两方面的综合治疗,也称全人治疗或全人医学。第一节心身疾病概述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也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diseases),是一类发生、发展和防治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是心身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等躯体功能性障碍,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等。心身疾病的概念的演变心身疾病的概念在临床上一直有所变化

3、,从权威的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DSM)来看,DSM-Ⅰ(1952)设有“心身疾病”一类;DSM-Ⅱ(1968)更名为“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定义为“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单一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分类则按累及器官,如哮喘为“心理生理性呼吸系统反应”。DSM-Ⅲ(1980)及DSM-ⅢR(1987)均用“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分类。诊断标准为:①有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身有时间相关;②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如呕吐);③不符合躯体疾病及神经症的诊断。二、心身疾病的重要特征1.心理社会

4、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体格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患或具有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呕吐、偏头痛等。3.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4.遗传和个性特征对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个性特征的人对某些心身疾病的易感性不同。5.同样性质或强度的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对一般人只引起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反应,而对心身疾病易患者则可引起明显的病理生理反应。三、心身疾病的流行特征1.频率分布我国有报道在综合性医院门诊初诊病人中,略高于1/3的病人是一般躯体疾病,不到1/3的病人是神经官能症,其余l/3

5、的病人是心身疾病。国外的调查结果:人群中心身疾病的患病率从不足10%到60%左右。2.性别分布总体大致相似。溃疡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性功能障碍等以男性较多,而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神经性厌食症等以女性较多。3.年龄分布儿童期较少见,青少年期患病率开始增加,中年期达到高峰,中年后期略有下降,更年期患病率再次上升,老年期逐渐下降。4.职业分布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5.地区分布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四、心身疾病的范围Alexander最早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溃疡

6、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心身疾病分布于各个系统,种类甚多,主要分布在受植物神经支配的系统与器官。分类:1.皮肤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斑秃、脱发等。2.运动系统书写痉挛、关节炎、腰背痛、局部肌痉挛等。3.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喉头痉挛等。4.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功能性早搏、雷诺病、原发性循环动力过度症等。5.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

7、炎、慢性阑尾炎、慢性肝炎(乙肝)、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厌食、食管痉挛、贲门痉挛、幽门痉挛等。6.泌尿、生殖系统神经性尿频、蛋白尿、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7.内分泌系统甲亢、甲减、糖尿病、肥胖病、心因性多饮、尿崩症。8.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多发性硬化症。9.免疫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癌症、过敏性疾病。第二节心身疾病发病机制一、心理动力理论代表人物:“心身医学”学派的创始者Alexander这一理论主要强调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各种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心身疾病的发病主要取决于三个

8、方面:①个体潜意识中有未解决的心理冲突;②某些身体器官对疾病的易感性;③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过度活动性。心理冲突在交感神经亢进基础上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心理冲突在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基础上可造成哮喘、溃疡病等。二、学习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由于个体素质上的差异,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