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

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

ID:33371231

大小:1.95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2-25

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_第1页
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_第2页
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_第3页
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_第4页
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农业大学硕上学位论文4.2.2小麦近缘材料及其杂交后代对Hfilipjevi许昌群体抗性鉴定⋯⋯⋯⋯⋯⋯⋯⋯⋯⋯244.3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抗性鉴定⋯⋯⋯⋯⋯⋯⋯⋯⋯⋯⋯⋯⋯⋯⋯.274.3.1CIMMYT种质资源对Havenae郑州群体抗性鉴定结果⋯⋯⋯⋯⋯⋯⋯⋯⋯⋯⋯⋯274.3.1.1室内孢囊接种抗性鉴定⋯⋯⋯⋯⋯⋯⋯⋯⋯⋯⋯⋯⋯⋯⋯⋯⋯⋯⋯⋯⋯⋯⋯⋯⋯.274.3.1.2田间病圃抗性鉴定⋯⋯⋯⋯⋯⋯⋯⋯⋯⋯⋯⋯⋯⋯⋯⋯⋯⋯⋯⋯⋯⋯⋯⋯⋯⋯⋯274.3.2CIMMYT种质资源对H.filipjevi许昌群体抗性鉴

2、定结果⋯⋯⋯⋯⋯⋯⋯⋯⋯⋯⋯⋯324.3.2.1室内孢囊接种抗性鉴定⋯⋯⋯⋯⋯⋯⋯⋯⋯⋯⋯⋯⋯⋯⋯⋯⋯⋯⋯⋯⋯⋯⋯⋯⋯324.3.2.2田间病圃抗性鉴定⋯⋯⋯⋯⋯⋯⋯⋯⋯⋯⋯⋯⋯⋯⋯⋯⋯⋯⋯⋯⋯⋯⋯⋯⋯⋯⋯355结论与讨论⋯⋯⋯⋯⋯⋯⋯⋯⋯⋯⋯⋯⋯⋯⋯⋯⋯⋯⋯⋯⋯⋯⋯⋯⋯⋯⋯⋯⋯⋯⋯⋯405.1不同接种数量的二龄幼虫和孢囊对寄主发病的影响⋯⋯⋯⋯⋯⋯⋯⋯⋯⋯⋯⋯⋯⋯.405.2小麦近缘属种材料及杂交后代对两种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和评价⋯⋯⋯⋯⋯⋯⋯⋯⋯4l5.3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和评价⋯⋯⋯⋯⋯⋯⋯⋯⋯⋯⋯⋯⋯.4l5

3、.4禾谷孢囊线虫抗病性鉴定方法和评价标准⋯⋯⋯⋯⋯⋯⋯⋯⋯⋯⋯⋯⋯⋯⋯⋯⋯⋯。42参考文献⋯⋯⋯⋯⋯⋯⋯⋯⋯⋯⋯⋯⋯⋯⋯⋯⋯⋯⋯⋯⋯⋯⋯⋯⋯⋯⋯⋯⋯⋯⋯⋯⋯⋯..44Abstract:⋯⋯.⋯⋯.⋯⋯⋯⋯⋯⋯⋯⋯⋯⋯⋯⋯⋯⋯⋯⋯⋯.⋯.⋯⋯⋯⋯⋯⋯.⋯.⋯⋯.⋯.⋯⋯⋯⋯....⋯....⋯⋯⋯.!;1III河南农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捅要禾谷孢囊线虫病(CerealCystNematode,CCN)已经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威胁到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河南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我国首位。目前在河南已经发现燕麦孢囊线

4、虫(Heterodera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I-1.filipjevi)两种禾谷孢囊线虫,分别在郑州和许昌等地区造成了严重的产量损失。为了给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抗病育种工作提供抗源材料,作者采用相对抗病指数法,评价了146份小麦近缘属种材料和CIMMYT小麦种质资源材料对两种线虫的抗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室内接种不同数量的二龄幼虫(J2)悬浮液和成熟孢囊,研究了两种接种方法植株根部产生的白雌虫数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发现:接种二龄幼虫时,当接种量在200~600条J2/株之间时,寄主植株根部所产生的白雌虫数与二龄幼虫接种量呈正比

5、例关系,而当接种量为600条J2/株时,线虫侵染寄主植株根部产生的白雌虫数达到最大,当接种量在800~1200条J2/株之间时,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寄主植株根部所产生的白雌虫数逐渐减少,且1000条J2/株和1200条J2/株的高接种量所产生的白雌虫量少于200条J2/株的低接种量。室内接种成熟孢囊时,当接种的孢囊量在5""20个孢囊/钵之间时,寄主植株根部所产生的白雌虫数与孢囊接种量呈正比例关系,当孢囊接种量为20个孢囊/钵时,线虫侵染寄主植株根部所产生的白雌虫数达到最大,之后随着孢囊接种数量的增多,寄主植株根部所产生的白雌虫数呈现轻微水平的

6、下降,但产生的白雌虫数均比低接种量的多,这与二龄幼虫鉴定方法产生的白雌虫数变化趋势不同。室内接种600条二龄幼虫条件‘卜.研究了7l份小麦近缘属种及其杂交后代材料对且avenae郑州群体和Hfilipjevi许吕群体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中易变山羊草(Aegilopsvariabilis)、偏凸山羊草(彳巴ventricosa)和偃麦草(Elytrigriarepens)共3个材料对且avenae郑州群体表现免疫,三芒山羊草(Ae.neglecta)对Hfilipjevi许昌群体表现免疫;小麦的近缘野生属种中的山羊草属(Aegilop

7、sL.)、冰草属(AgropyronGaertn.)、披碱草属(Elymus)、旱麦草属(EremopyrumJaub.et.Spach)、偃麦草属(ElytrigiaDesv.)、簇毛麦属(Haynaldia)、赖草属(LeymusHochst.)和鹅观草属(RoeogneriaC.Koch)共8个属中几乎所有的材料对两种孢囊线虫都表现出很好的抗性反应;小麦与近缘材料的杂交后代中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其中小麦与节节麦(Triticumspp.×Aegilopssquarrosa)、小麦与偃麦草(Triticumspp.xElytrigriar

8、epens)及小麦与长穗偃麦草(Triticumspp.×Elytrigiaelongata)的杂交后代中发现有抗病品种,而小麦与冰草(Triticumspp.×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