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ID:33369383

大小:100.8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5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_第1页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_第2页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_第3页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_第4页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2007届高职体育教育专业4班罗毅摘要:随着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了大学生的物质生活,网络的魅力更减少了当今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通过对45名艺术专业大学生和28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揭示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1)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1前言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导和主流。随着社会现代化

2、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其中心理素质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合作、竞争精神,完善其个性,进一步端正其体育态度,培养运动兴趣,提高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刘中玉的研究表明[1]: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对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体育锻炼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胡小军关于体育锻炼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比较分析显示[2]:江门职业技术

3、学院SCL-90各因子均分都高于国内长模,提出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参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体育锻炼是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付奕、于芳、刘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表明[3]: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显著性差异;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健康效应优先与小强度和大强度的体育锻炼;不同项群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的效应不存在显著差异。申向军对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作用的相关分析表明[4]:智力、心境、意志、个性、人格与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强身键体,更

4、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随着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了大学生的物质生活,网络的魅力更减少了当今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通过对艺术专业大学生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及不同专业大学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试图进一步揭示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杭州市艺术类大学生45名,杭州市计算机类大学生28名。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利用网络资源(中国知网)搜索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文

5、献。2.2.2问卷调查法体育锻炼程度的评价。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程度采用五级记分,从“从不”、“偶尔(2周1次)”、“有时(1周1次)”、“经常(1周2次)”到“频繁(1周3次以上)”,分别记为1、2、3、4、5分。用SCL-90量表测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共90个项目,涉及感觉、思维、情绪、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和饮食睡眠等方面,可概括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量表采用0~4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问卷于课堂上当场发

6、放,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80份,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91.3%。2.2.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了相关分析和两组均数间的差异性检验。3研究结果3.1大学生体育锻炼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计算大学生的锻炼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1。表1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程度和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以及9个因子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大学生锻炼程度越高,心理健康问卷的总分和各因子得分越低,即心理健康水平越好。表1大学生体育锻炼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n=73)锻炼程度SCL

7、-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343**-.215-.260*-.319**-.311**-.329**-.362**-.302**-.360**-.255***p<0.01*p<0.053.2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对艺术和计算机两个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水平和9个因子的得分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两个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水平及9个因子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见表2。表2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比较艺术专业大学生(n=45)MSD计算机专业大学生(n=28)MSDtSCL-9

8、0总分.630.348311.035.55412-3.415**躯体化.4741.35481.8036.66210-2.426*强迫症状.8333.429061.1857.63112-2.841**人际关系敏感.7679.496241.2222.94620-2.348*抑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