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64361
大小:738.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5
《参赛 中国的地质灾害_教学设计_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参赛中国的地质灾害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地理分布规律,总结分布特点。2.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唐山和汶川地震的不同成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2.在分析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多发原因,培养学生学会用图、绘图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人地关系和谐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危害;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导入新课】【课
2、件展示】“一组震后和滑坡、泥石流灾害景观”图片。尤其是最后一张小女孩的照片。教师提出问题:看到这样的景象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震惊、心痛、希望。教师:同时询问是否了解近期我国发生的大型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课件展示】大型地质灾害地点、时间、损失,同时提出问题“我国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地质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损害?面对这些天灾,我们能些什么?”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课件展示】一一.成果展示资源共享教师:通过对课前预习案的批阅,发现了在预习过程中的几个共性的问题,重点再一起解决一下这两个问题。1.中国的地震灾害的分布规律,归纳的不是很全面。2.滑坡和泥石流的叠加地区有哪些?原因是什么?学生:观
3、看课件展示的课件中的两幅图片《中国地震灾害分布区》和《板块构造运动图》进一步补充分布规律。并讨论我国地震多发区形成原因。 教师归纳总结: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因此地震频发。过渡: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有难度,但是我国可以借助中国的地形图来解决。把滑坡、泥石流重叠区转绘到《中国地形图》上。教师教师提示,学生完成回答。【课件展示】二、深化理解 知识升华 过渡过渡:通过对前面预习导学案的处理,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把握。在此基础上对本节课的几个规律行的问题进行研究。过去39年的唐山大地震和刚刚过去的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伤痛的回忆还在,结合教材案例1和下面的图表
4、资料,思考问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读取课本案例和学案中的补充材料,按照老师要求解决问题。学生回答,老师再补充,形成基本思路,形成【规律总结1】怎样分析地震灾情的影响因素?教师:分析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原因,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都有。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规律总结2】分析地质灾害多发的成因的一般思路?学生结合老师的引导和图例,分析回答,不同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学生一起总结:a地质条件 b地形条件 c气候条件d人类活动四个方面,对于这一规律的应用,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来确定。【课件展示】三、合作探究 共同提高教师:提出要求: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时间:6分钟
5、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图例,思考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展示。在学生展示过程中,老师给予及时的点拨的更正,最后展示答案,供学生参考。教师:学以致用,如果在野外宿营,遇泥石流怎办? 谁能够画出正确的逃生路线?学生:黑板展示,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给予点拨和总结:正确的逃生线路是要沿着与等高线垂直的方向高处跑。如图例中的2线路。学生:讨论、总结原因。明确正确的逃生方法。教师: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有很多正确的避灾的方法,比如我们学校定期举行的防火、防震演习。还有在我们教室墙壁上贴的示意图,还有哪些好的方法?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面对天灾时,我们要同心协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避开或减少自然灾害
6、,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我做起,尊重自然,人的和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