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

ID:33338398

大小:242.2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4

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_第1页
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_第2页
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_第3页
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_第4页
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价值观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15.01官方微信号:zgjyxk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李小红靳玉乐[摘要]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加坡政府为彰显其教育特色,将儒学价值观作为新加坡的精神之本渗入学校道德教育,并根据时代特征和德育任务,从政策导向、课程设计、教学培训、社会联动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确保儒学价值观教育的真正落实和国民精神的有效塑造。这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带来启示:构建融合核心价值观的课程体系,建立螺旋式教育链和保障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创建家庭、学

2、校、社会协作机制的教育网络。[关键词]学校德育;儒学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图分类号]G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01-0047-07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很快就从困境中崛起,仍以儒家伦理为根本。1963年,新加坡成为独立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不久的马来西亚的一个自治政府。1965年,新加不同寻常的经验就在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能正确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从学校教育入手培育新此时的政府,希望以道德教育的力量解决殖民问加

3、坡精神,通过学校德育,把以儒学价值观为核题、民族风俗文化差异和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等。心的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塑造放在首位,注重个从1965年到1979年,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前期注人修养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重开设公民伦理课程,后期开设生活与公民教育课程,希望把道德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但一、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的历史缘由总的看来,德育的影响较弱。这时的新加坡国民(一)儒学价值观教育在新加坡的历史寻根缺乏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国家意识淡薄。社会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早期移民来自中急剧都市化和工业化打破并弱化了传统

4、社会的价国、印度、马来半岛和欧洲,70%以上为华人。值观念和规范,新加坡的年轻人“在物质发达、这些华人虽历经世代融入了当地,但还是保留了理想湮灭、宗教疑惑、价值混乱和普遍的不确定中国的文化传统,使得儒家思想也得以在新加坡中成长”,变得“物欲强烈、习惯懒散、骄奢淫[1]落地生根、不断绵延。逸、不愿付出、不孝老人”。国家采取措施,统1819年,英国开始殖民统治新加坡,英国殖一民众思想迫在眉睫。民统治早期,新加坡仅有少数不同民族初等学校(二)儒学价值观作为新加坡精神之本的地位和基督教、天主教传教士办的英文学校,德育

5、的确立主要内容是基督教各派教义。1867年之后,英文第一,儒学价值观能够统一国民思想。新加学校的德育仍然以宗教教义为主。此时,华语私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前后,民族问题一直存在,这校数量渐多,德育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学传部分程度上导致了上述社会问题的出现。当时的统纲常为主。1959年,新加坡成为英属殖民地中政府领导人意识到,“新加坡人需要一种适合自己的一个自治政府,在马来西亚的华、英、马来和的、独特的政治路线和文化根基”,需要“具备各印度四种学校的德育由各类学校分而治之。华校大文明国家所尊崇的完整的德性,才能保持

6、国家李小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重庆400715);靳玉乐西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400715)。-47-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1]繁荣兴旺,并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健全的人”。过程:建国初期大力弘扬东方各族传统文化,不新加坡领导人认识到,儒学价值观对新加坡自觉地倾向于对华族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保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治理具有积极意义。经济上,持和弘扬。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文化再生运儒学价值观强调和谐、责任、信任、尊重、有序,动(CulturalRe

7、generationCampaign)”真正自觉地可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政治上,把儒家伦理推向整个新加坡社会,推动了整个新儒学价值观强调选贤举能、社会为重、忠于职守、加坡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使之统摄人心,抵天下为公,有助于在崇尚自由和竞争的社会中增御西方价值观的侵蚀,帮助新加坡度过了“西化”强凝聚力。因此,“儒学价值观的勤奋、自律、自危机。90年代,以儒学价值观为指导确立共同价值强、坚韧、节俭、诚实、集体精神和他人为重等观,儒家伦理在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主体品质,会使得新加坡人具有根基,

8、不至于在学习性作用。90年代末至今,主要是将儒学价值观融入美国的技术、瑞士的专业和日本的商业智慧中摇国民教育,培养全民族的国民精神。[1]摆不定”。儒学价值观能支持政府各项政策的推(一)儒学价值观融入学校道德教育的全面行,使得新加坡人在认可文化多元性的同时,找复归到一致的价值观并共同遵行。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反第二,儒学价值观能够形成国民的共同价值复强调儒家伦理的作用,并在70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