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基因序列的灰飞虱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基于核基因序列的灰飞虱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ID:33337353

大小:445.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4

基于核基因序列的灰飞虱种群遗传结构研究_第1页
基于核基因序列的灰飞虱种群遗传结构研究_第2页
基于核基因序列的灰飞虱种群遗传结构研究_第3页
基于核基因序列的灰飞虱种群遗传结构研究_第4页
基于核基因序列的灰飞虱种群遗传结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核基因序列的灰飞虱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基于核基因序列的灰飞虱种群遗传结构研#究*孙荆涛,洪晓月5(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南京,210095)摘要:【目的】揭示中国灰飞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情况和种群遗传结构,试图推断其迁移扩散路线,为灰飞虱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一段核基因序列(NU1)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利用序列上的SNP位点变异,研究17个灰飞虱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10性情况和遗传结构,推断灰飞虱的迁移扩散路线。【结果】灰飞虱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31,核酸多样性指数为1.464%;种群间遗传分

2、化较低,FST在-0.007-0.043之间。【结论】我国灰飞虱种群具有巨大的有效种群数量,种群间基因流较强,传统的种群遗传学研究手段难以揭示灰飞虱的迁移扩散路线,而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有望解决这一问题。15关键词:灰飞虱;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基因流中图分类号:Q968PopulationgeneticstructureanalysisofthesmallbrownplanthopperbasedonapartialofnuclearDNAsequence20SunJing-Tao,HongXiao-Yue(Collegeofplantpro

3、tection,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Abstract:[Objective]Revealthepopulationgeneticdiversityandgeneticstructureofthesmallbrownplanthopperwillhelptoinferitsmigratoryroutine,andsubsequentlyforitsoutbreakforecasting.[Methods]WeamplifiedandsequencedapartialofnuclearDNAs

4、equence,andtheSNPvariationson25thesequencewereemployedtoanalyzethepopulationgeneticstructureof17geographicalpopulations,andtrytoinferthemigratoryroutineofthispest.[Results]Thesmallbrownplanthopperpopulationshavehighgeneticdiversitywiththemeanhaplotypediversity0.931.Thelevelofgenetic

5、differentiationsamongpopulationswasverylow,withFSTrangedfrom-0.007-0.043.[Conclusion]TheeffectivepopulationsizeofthesmallbrownplanthopperpopulationinChinaisveryhuge,andthe30geneflowamongpopulationsisverystrong.Thetwopopulationgenetictraitsmakethetraditionalpopulationgeneticmethodhar

6、dtoinferthemigratoryroutineofthispest.Keywords:Laodelphaxstriatellus;geneticdiversity;geneticstructure;geneflow.0引言35对害虫种群遗传学研究可以揭示害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情况、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通过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可以探讨有效种群的数量;对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可以估算种群间基因流的范围和强度,建立种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反映物种进化的历史及趋势,[1,2]对于理解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

7、ellus(Fallén)]隶属半翅目飞虱科。广泛分布于古北区和东洋区。40国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长江流域和北方稻区发生较多。除以刺吸危害外,还传播多种病[3,4]毒病害。为了揭示灰飞虱的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迁移扩散能力,本研究团队前期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了灰飞虱的种群遗传结构,结果发现我国的灰飞虱无显著的遗传分化,种[5]群间平均分化指数FST为0.006,结果暗示灰飞虱可能为长距离迁飞性昆虫。由于种群分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资助课(20130097120005)作者简介:孙荆涛(1984-),男,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昆虫

8、分子生态与进化.E-mail:jts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