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联接能够改变“愤怒优热效应”3a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价值联接能够改变“愤怒优热效应”3a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ID:33332706

大小:2.75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2-24

价值联接能够改变“愤怒优热效应”3a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_第1页
价值联接能够改变“愤怒优热效应”3a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_第2页
价值联接能够改变“愤怒优热效应”3a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_第3页
价值联接能够改变“愤怒优热效应”3a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_第4页
价值联接能够改变“愤怒优热效应”3a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价值联接能够改变“愤怒优热效应”3a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文献综述1.1愤怒面孔优势效应的研究1.1.1愤怒面孔优势效应的实验证据对环境中威胁性刺激的快速识别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重要本能之一,它能够使个体对威胁刺激进行优先加工,并产生适当的反应(比如,自卫或逃跑),对生物体的个体保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威胁性刺激的加工优势效应,已经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例如,在一项视觉搜索任务中,要求被试搜索威胁相关的刺激(蛇或蜘蛛)或者威胁无关的刺激(鲜花或蘑菇),发现威胁相关刺激能够比威胁无关刺激更快的被探测出来(0hmaneta1.,2001a)。不仅是具体的实物威胁刺激能够表现出这种优势加工,即使是抽象刺激,例如表达威胁性信息

2、的情绪性词语,也能够诱发更高水平的相应脑区的激活(Anderson&Phelps,2001)。除了上述研究所使用的威胁性刺激材料,愤怒面孔也是威胁刺激加工研究中十分常见的威胁性刺激材料。对愤怒面孔的优先加工又叫做“愤怒优势效应”,已经被很多不同的范式证明过,比如视觉搜索任务(Hansen&Hansen,1988;0hmaneta1.,2009),注意瞬脱(Maratoseta1.,2008)以及视觉点探测任务(Holmeseta1.,2009)。最直接的关于愤怒面孔优势效应证据来自于视觉搜索任务,在视觉搜索任务中,要求被试搜索处于高兴面孑L(Hansen&Hansen,198

3、8)或者中性面孔(0hmaneta1.,2009)刺激序列之中的愤怒面孔,被试对于愤怒面孔的反应时间往往要快于对于高兴面孔的反应时间,说明愤怒面孔在刺激加工的注意分配(attentionallocation)以及注意的再定向(reorientation)过程中是具有优先性的。而在注意瞬脱(attentionalblink)范式中,被试在对一系列快速呈现的视觉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中,当在第一个目标刺激消失后迅速出现的第二个目标刺激是威胁性面孔时,被试对第二个目标刺激探测能力的亏损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刺激会大大降低(Maratoseta1.,2008),表明即使是在序列刺激连续呈现过程

4、中可利用的注意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愤怒面孔依然能够获得优先的加工(Anderson&Phelps,2001)。类似地,在点探测任务(visual.probetasks)中,当探测目标出现在愤怒面孔先前出现过的位置时,对该目标的反应要显著地快于当探测目标出现在高兴面孔出现过的位置时(Holmeseta1.,2009;Mogg&Bradley,1999),说明了个体对愤怒面孔目标位置的注意偏向。所有这些不同范式为我们提供的证据表明,威胁性刺激的优势加工效应是在人类的认知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1.1.2愤怒面子L优势效应的理论解释1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1.1.2.1恐惧模

5、块说从进化的角度来讲,这种对于威胁性刺激的优先加工可能是由于个体需要对威胁性刺激进行快速的注意分配以产生适当的反应从而有利于个体保存(Holmeseta1..2009;0hman&Mineka,2001)。当环境中出现威胁个体保存的威胁性刺激时,个体能否迅速过滤掉其他刺激并将注意资源迅速分配给该刺激对于个体的生存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对于威胁性刺激快速地注意分配,将有利于个体调用认知资源从而产生适当的反应,比如逃跑或者自卫。Ohman和Mineka(2001)指出,可以用一个恐惧模块(fearmodule)的激活来解释。这个模块是一个独立的神经系统,它能够独立于当前的注意焦点(a

6、ttentionalfocus)之外引导注意及信息加工过程,并将它们快速地与适当的行为反应联系起来。当威胁性刺激出现时,这种恐惧模块能够被自动地激活(例如,不需要意识的参与或者详细的认知分析)。并且它与其他的模块也是隔绝的(例如不受自上而下Dn-r的影响)。但是这种激活也是有选择性的,它只能够被与种系相关的威胁性刺激所激活,并且有一个特定的神经网络来执行,其中杏仁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多相关研究的支持。很多研究发现,杏仁核确实在威胁性信息的加工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Amaraleta1.,1992;LeDoux,2000),并且杏仁核的发挥作用似乎并不受当前

7、意识知觉状态的影响(0hman,2005)。更为重要的是,有证据表明,确实存在一条直接的皮层下通路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起,通过顶盖和丘脑直达杏仁核,中间并没有经过知觉皮层区(Davis&Whalen,2001;Vuilleumier,2005)。这条直接通路非常的迅速并且能够使恐惧环路快速激活(LeDoux,2000),正是因为这条直接通路如此的反应模式才使得威胁刺激的探测能够独立于当前的注意焦点之外,并将注意再定向到威胁来源上(Anderson&Phelps,2001;LeDoux,200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