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08430
大小:85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24
《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课季氏将伐颛臾(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50岁以前,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1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任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历时14年。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相传其弟子有三千人,贤弟子有七十二人。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评价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儒家学说的开创者,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被尊为“圣人”。(二)人物轶事学而不厌的人——孔子孔子在学习方面很是虚心,尤为刻苦。年轻的时候,曾向鲁国一位乐官学琴,这位乐官姓师名襄,被人尊称为襄子。孔子跟师襄子学琴以后,师襄子对孔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不错了,可以学新的曲子。”孔子回答:“不行啊,我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巧呢。”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你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但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意境啊。”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体会到它的意境,这回可以学
3、新曲子了。”孔子却说:“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啊。”就这样,孔子始终在弹奏同一首曲子。有一天,孔子在弹奏中忽然心有所悟,他站起来眺望着远方说:“我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了,这个人皮肤黝黑,身材修长,胸怀开阔,志向高远,除了周文王还会是谁呢!”师襄子听后马上站起来,一边向孔子行礼一边说道:“你真是圣人啊,这首曲子就叫作《文王操》。”(一)背景链接-19-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一。二十
4、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国君所得的赋税,贡多贡少,听任三家。而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它的贡品为鲁国国君专有。季康子要讨伐颛臾,一方面是因为“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形成掎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当时冉有为季氏宰,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后,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勃然大怒,始有文中所录之语。(二)常识整理Ⅰ.文
5、学常识1.《论语》。《论语》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现存20篇,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文化、教育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语言含蓄隽永,故事简洁生动,往往能体现出长篇难以表达的思想深度,折射出一些长篇论述难以反映的人物个性。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2.语录体。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
6、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Ⅱ.文化常识萧墙:古代宫门内的屏风,一说为宫墙。臣至此屏,便会肃然起敬。比喻内部。“祸起萧墙”意思是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三)博览悦读从《季氏将伐颛臾》看孔子的思想 《季氏将伐颛臾》是整部《论语》中篇幅较长的少数几章之一,主要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这三段话都包含着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
7、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治国安邦思想,表现出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高贵品质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19-仁政思想。孔子反对战争,反对武力。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靠仁爱道德,要用自身的“文德”去感化百姓、招徕远人。孔子把“仁义道德”看作统治者必备的个人素质,将“施仁政、行德义”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夫子一生为之积极宣扬并努力实践的基本思想。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立场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上述原则。孔子认为季氏用武力去侵略颛臾的做法是错误的,要让“远人来之”的正确
8、做法在于凭借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来以德服人,而不是武力强迫。并且“既来之”后还要“则安之”,亲民爱民,对远方之人多施仁政,使他们能安居乐业。唯有如此,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稳固,在这里,孔子特别强调了统治者“修文德”的重要性,所谓“文德”,指的就是礼乐仁义等的儒家仁德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要用仁义道德去教育感化百姓。孔子曾经作过这样的形象比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