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离骚》抒情主人公的佩饰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离骚》抒情主人公的佩饰意象香花芳草是《离骚》出现频率极高的物类,屈原赋予它们丰富的象征意义。王逸《楚辞章句》在总论《离骚》时写道: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谄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这段话成为评论楚辞的经典之言,其中香草美人意象更是得到普遍的重视。《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以多种方式与香花芳草发生关联,用香花芳草来象征自己峻洁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屈原刻划出的是一位香花芳草浸润缭绕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其中佩饰意象出现的频率最高,是香草意象群落的典型代表。一、从《山海经》的楚地佩饰传说到《离骚》的佩饰意象 《离
2、骚》抒情主人公以多种方式与香花芳草发生关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8种方式:用它们做服装、做佩饰、充当食物和饮料、作为礼品,香花芳草是抒情主人公揽持的对象、依傍的对象、培育的对象,是用于拭泪的物品。在这8种关联方式中,分布是不均衡的。《离骚》集中出现抒情主人公与香花芳草发生关联的共16处,其中以香草为佩饰的8处,占总数的一半,在所有关联方式中居于首位,远远高于其他类别的关联方式。为什么在诸多关联方式中,抒情主人公对于以香草做佩饰情有独钟,反复渲染?这是个令人深思的现象,也是解读《离骚》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类佩带饰物,具有久远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进入文明社会之后,
3、这种习俗继续存在,并使佩饰获得新的象征意义。周代创造的是礼乐文明,崇尚威仪之美,其中玉佩就是作为威仪之美的重要因素而存在。儒家出现之后,玉佩作为重要的礼器,得到充分的认可,并作出许多相应的规定,《礼记·玉藻》写道: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这里对贵族各个阶层所佩玉饰的质地、色彩以及用以贯玉丝带的色彩都作了具体规定和说明,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观点,礼乐文化的威仪之美,通过各阶层玉佩的差别显示出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审视,屈原在《
4、离骚》中对佩饰给予高度关注,把它作为重要的表现对象,继承的是原始文化和周代礼乐文明的传统,有其历史渊源和大的文化背景。但是,问题还没有最终解决。周代礼乐文明是把玉佩作为贵族威仪之美的重要标志,而《离骚》出现的佩饰却是由香草制成,而不是以玉为佩。其中虽然也有“折琼枝以继佩”之语,但这里指的是玉树,属于植物,而不是玉石。要解开屈原以香草佩饰置换玉佩之谜,还需要进一步寻找原因。楚族发祥于江汉流域。从《山海经》一书可以发现,西南地区的先民对于人的佩饰格外关注,赋予它特殊功能。《山海经·五藏山经》提到许多奇异的存在物,它们能和人发生感应,实现生命能量的传输,使人的生命随着所接
5、触的自然存在物而发生变化,出现或吉或凶的效果。人和那些奇异的自然存在物进行生命感应的方式主要有3种,即食之、饮之、佩之。《山海经》出现的人以自然存在物为佩饰并且出现生命感应的记载共6处,其中4处见于《南山经》,1处见于《西山经·西次一经》,1处见于《西次三经》。《南山经·南次一经》开篇有如下记载: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uu,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郭璞注:“瘕,虫病也。”《南山经》是自西向东依次排列,起于招摇之山,
6、终止于箕尾之山。箕尾之山处于东海,在招摇之山和箕尾之山中间有青丘之山,位于吴地。从地理位置判断,招摇之山位于西南。招摇之山有uu,即猩猩。《山海经·海内南经》也提到uu,排在它后面的条目出现的是巴地、丹阳和孟涂的传说,郭璞注:“今建平郡丹阳城秭归县东七里,即孟涂所居也。”秭归曾是夔国所在地,是楚族分支。这样看来,《南次一经》的招摇之山,是在楚国境内,或是与楚地相邻,那里流传着佩饰可以祛除疾病的说法。其中的迷榖,明确标示是植物,属于木本类。育沛,当指某种水族动物。《山海经·南山经·南次一经》还有如下记载: 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
7、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鹿蜀其大如马,不可能作为佩饰,因此,郭璞注:“谓佩带其皮毛。”按照《南次一经》的标示,杻阳之山西距招摇之山1050里,东距箕尾之山1650里,位于长江中游,也在楚地。其中提到两种佩饰具有药物功能,指的都是动物。《山海经·西山经·西次一经》有如下记载: 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厉。厉,指恶疮。按照《西次一经》所示,浮山在华山西部460余里,浮山东50里的丹水,“东南流注于洛水”。据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