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

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

ID:33255307

大小:55.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3

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_第1页
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_第2页
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_第3页
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_第4页
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提要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当地社会输送合格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采取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办法,努力塑造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人才,但由于学校、企业、政府对各自角色认识的不足,导致实践锻炼结果并不理想。只有大家抛弃私利,才能实现多赢,促进地方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实践锻炼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备“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等特点,在专业设置上有很强的地方区域性,人才培养模式有异于一般普通高校,肩负着为当地培养适应

2、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掌握高等技术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的重任,是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除了精通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更应充分了解地方产业特色、本专业在地方发展状况以及本专业应具有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师”素质。为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已充分认识到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重要性,并纷纷出台配套文件、成立产学合作办公室等办法,鼓励教师脱产、半脱产或利用假期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习或短期培训,通过实践提高教师职业教学能力。一、实践锻炼的

3、优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可以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升教师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能力,缩短课程讲授和生产实际的距离,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本专业在地方的最新进展及对人才的需求,拓宽眼界,为高校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同时,使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时代性,为本地产业发展输送合格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扩大学校在地方经济中的影响力。可以充分有效地挖掘本校教师队伍潜能,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加深

4、学校与企业联系与合作,改变高职院校在企业中的形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师资资源和科研团队,为自己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员工业务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政策把教师实践锻炼落到实处,如教育部优秀评估指标中的“双师”标准、浙江省职称评审要求教师在任职期限内必须有到企业实践经历;学校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也迫切需要通过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师素质。加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地方高职院校大多由一些中职院校组建升格而成,起步低,而作为培养人才主力军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5、不高,知识陈旧,层次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双师”素质教师缺乏,师资利用率不高,如何改善这些状况,成为地方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通过实践锻炼解决的问题。但从实践锻炼真正实行的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所期望的效果,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学校、企业、政府三者没有正确认清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承担起各自应承担的任务。(一)学校方面1、缺少监管,流于形式。学校已清晰认识到教师专业实践工作经历是高职教育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鼓励政策,如审核实践锻炼计划,对结果进行考核,实践期间给予另外补贴并报销路费及住宿费等。但大部分学校忽视了对教

6、师在实践期间的监督管理,由于教师众多,实践基地分散,学校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精力进行跟踪考核,使教师的实践锻炼处于一种“放羊式”状态,流于形式。2、疲于应付,考核不严。学校为了自身发展需要,疲于应付上级部门的各类评估、考核,片面追求数量,对实践锻炼结果考核不严,且考核体系一刀切,不同的专业运用完全相同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和可比性。3、二级管理缺位。实践锻炼的出发点是各教学部门根据本部门工作需要,利用寒暑假或学期内有计划选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尤其是选派缺乏企业一线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但有些教学部门为了自己部

7、门理论教学需要或个人一己私利,缺乏远见,往往选派一些教学能力差、跟领导关系不好的教师出去,不愿派教学骨干脱产去实践锻炼,怕本部门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另外,在教师到企业过程中,缺乏对教师的关怀、指导和考核。4、产学研合作不到位。学校没有与当地企业,特别是一些与本校专业相一致的大中型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不能为大部分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实践基地。5、教师服务意识欠缺,服务能力不强。大部分教师到企业都期望去大中型企业,而且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到企业,对企业的服务意识欠缺,加上大部分教师服务能力弱,无法提供企业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二)企业方面1、麻烦心理。教师

8、到企业锻炼,企业不光要给他们提供岗位,还要给他们提供指导教师,很多企业员工认为老师都是空空其谈,没有什么真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