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试题完全解析

2009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试题完全解析

ID:33241766

大小:518.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2-22

上传者:U-5734
2009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试题完全解析_第1页
2009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试题完全解析_第2页
2009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试题完全解析_第3页
2009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试题完全解析_第4页
2009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试题完全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试题完全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09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注意事项: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做答;2.认真审题,按题意和要求作答;3.答题时间120分钟,全卷共15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90分)1.当种子开始萌发时,其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将:A.升高B.降低C.无变化D.先升后降解析:细胞内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例大小会影响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自由水占的比例越大,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越小,细胞的新陈代谢就越旺盛。种子萌发时,新陈代谢旺盛。2.关于筛管中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筛管中没有无机离子B.筛管中有较高浓度钾离子C.筛管中大量运输的主要是蔗糖D.植物激素可在筛管中运输解析: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可以双向运输物质,一般以运输有机物为主。蔗糖由叶肉细胞扩散到组织细胞内,然后被泵入韧皮部,并在韧皮部筛管中运输。钾在此运输过程中有重要作用。3.在光合作用中最先形成的三碳糖是:A.磷酸甘油酸B.磷酸甘油C.磷酸甘油醛D.磷酸丙酮酸解析:卡尔文循环是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一部分。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内的基质。循环可分为三个阶段:羧化、还原和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大部分植物会将吸收到的一分子二氧化碳通过一种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作用整合到一个五碳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第二位碳原子上。此过程称为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一步反应的意义是,把原本并不活泼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使之随后能被还原。但这种六碳化合物极不稳定,会立刻分解为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后者在光反应中生成的NADPH+H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ATP。产物是3-磷酸丙糖。后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一个碳原子将会被用于合成葡萄糖而离开循环。剩下的五个碳原子经一些列变化,最后在生成一个1,5-二磷酸核酮糖,循环重新开始。循环运行六次,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28/28 4.光合链中数量最多,能同时传递电子、质子的电子传递体是:A.FdB.PQC.PCD.Cytb解析:光合链即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链。由光合作用的原初光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电子在众多的电子传递体中,按氧化还原电位顺序依次传递的途径。有2种形式,1种为循环式的电子流,电子由PSI作用中心色素(P700)给出,被原初电子受体A0(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接受,经X(非血红素铁硫蛋白)及Fd(铁氧还蛋白),传到Cytb6(细胞色素b6),再经PQ(质体醌),又返回P700。另1种为非循环电子流(图中实线),由两个光系统分别发生原初光化学反应后,引起电子按氧化还原电位顺序传递,结果使水光氧化产生氧气、H+及电子,所产生的电子最终传到NADP+(氧化型辅酶Ⅱ),使其还原。在众多的电子传递体中,仅PQ是电子及质子传递体。其他均为电子传递体。整个电子传递链像横写的英文字母Z,故亦称Z链。A铁氧还蛋白只传递电子B质体醌在光合链中,既可传递电子,又可传递质子C质体蓝素只传递电子D细胞色素b没有PQ多5.冬储大白菜帮结冰后,烹饪前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是:28/28 A.直接炒或煮B.用热水使冰融化C.放在暖气旁使冰融化D.放在冷凉处使冰缓慢融化解析:白菜帮放在冷凉处使冰缓慢融化,能最大限度的抑制细胞的破裂,避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流失。6.光合作用产生以下哪种物质用于卡尔文循环?A.热能B.ATP和NADPHC.ADP和NADPD.糖和O2E.CO2和H2O解析:光合作用激发H+和NADP结合生成NADPH,并且,使得ADP磷酸化,形成ATP进入卡尔文循环。7.常用湿润沙土将葡萄种子分层堆埋在室外进行低温处理,其作用是:A.促进种子休眠B.打破种子休眠C.提高种子生活力D.延长种子寿命解析:低温处理,又名春化作用,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春化作用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叙述选项,哪个是不正确的?A.生长素维持植物的顶端生长优势B.生长素既能促进座果又能用于疏花疏果C.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但不能促进细胞分裂D.生长素可以促进不定根发生9.禾谷类作物的花粉与柱头的生活力时间比较()。A.相同B.花粉长于柱头C.以上都不对D.柱头长于花粉解析:不同植物花粉的生活力存在很大差异。禾谷类作物花粉的生活力较短:如水稻花药开裂后,花粉的生活力在5min后即下降50%以上,小麦花粉在花药开裂5h后结实率下降到6.4%,玉米花粉的生活力较前二者长,但也只能维持1~2d。果树花粉的生活力较长:如苹果、梨可维持70~210d,向日葵花粉的生活力可保持一年。柱头的生活力一般能维持一周左右。10.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的实际双交换,往往不同于理论双交换的数量。试分析下列选项哪一个正确?-A.若染色体某一区段发生了负干扰时,就意味着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低于理论双交换率,但却有双交换发生B.这一区段未发生双交换时,由于计算公式失效,显示出负干扰值C.当这一区段发生的双交换率高于理论双交换率时,所获得的并发率大于lD.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与理论双交换值相等时,由于计算公式中理论双交换值有系数0.5,所获得的并发率就呈现大于1的数值解析:连锁与互换的机理表明:染色体上除着丝粒外,任何一点均有可能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如果相邻两交换间互不影响,即交换独立发生,根据乘法定理,双交换发生的理论频率(理论双交换值)应该是两个区域交换频率(交换值)的乘积。一个交换发生后,它往往会影响其邻近交换的发生。其结果是使实际双交换值不等于理论双交换值称为干涉。28/28 干扰程度的大小用并发系数(并发率)来表示,并发率等于实际双交换值除以理论双交换值。并发率经常变动于0~1之间。干扰值=1-并发率。如果同源染色体在一处发生了交叉,而其近旁则可发生频率较预期更高的交叉,这种现象称为负干扰。负干扰交换干扰的反义词,指并发率大于1的情况,此时实际双交换指值大于理论双交换值。当某一区段不发生双交换时,并发率=0,干扰值=1。当实际双交换率与理论双交换值相等,并发率=1。并发系数的性质:真核生物:[0~1]—正干涉;某些微生物中往往大于1,称为负干涉。11.关于罗伯逊易位,以下哪一种陈述是正确的?A.罗伯逊易位也可以叫做中心粒融合,其结果导致两条(近)端中心粒染色体的近似完全融合B.罗伯逊易位发生在两条只有单臂(或两臂长度比例极其悬殊)的染色体之间,造成(近似的)染色体合并C.罗伯逊易位发生在两条等臂(或两臂长度比例接近1)的染色体之间,造成(近似的)染色体合并D.上述A和C都是正确的解析:罗伯逊易位:染色体易位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区段移接到其非同源染色体上。罗伯逊易位又称为着丝粒融合,指两个同源或非同源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处或其附近断裂后融合成为一个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并失去短臂,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少,长臂数不变,但短臂数减少两条。12.关于母性遗传,下面表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母亲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子女而父亲不向子女传递遗传物质的现象B.是细胞质遗传的同义语,又称核外遗传C.是母亲的基因产物在卵细胞质之中积累而影响下一代表型的现象D.是细胞质基因仅由母亲传递给后代的遗传方式解析:细胞质遗传是指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由于大多数细胞质基因通过母本传递,因此也称为母性遗传。13.两个先天性聋哑(AR)人结婚,所生的两个子女都不患聋哑,这种情况可能属于:A.外显不完全B.遗传的异质性C.隔代遗传D.延迟显性解析:外显不全指杂合子(Aa)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AA)和隐性纯合子(aa)之间。遗传异质性是指表型相似而基因型不同的现象。聋哑属于AR遗传,引起两个聋哑的基因型不同,假设第一个先天性聋哑由于aa隐性基因决定,而其丈夫患有聋哑由bb隐性基因决定,妻子和丈夫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后代基因型为AaBb的双杂合子,因此都不患病。隔代遗传是指上下代并非都有患者。延迟显性是指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Aa)个体,出生时未表现出疾病状态,到出生后一定年龄阶段才发病。14.苯丙酮尿症的隐性纯合个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陷患者。如果双亲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现的儿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的儿子并且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A.3/4B.1/3C.1/8D.1/4解析:由题可知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双亲表型正常却生出患病女儿和正常儿子,可知双亲为杂合子(Aa)携带者,再生一个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孩子的概率是28/28 1/4,是儿子的概率是1/2,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的儿子并且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1/2=1/8。15.已知a和b相距20个图距单位,从杂交后代测得的重组值为19%,则两基因间的双交换值为:A.0.5%B.1%C.2%D.4%解析:染色体图距即指两个基因在染色体图上距离的数量单位,它是以重组值1%去掉%号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一个距离单位,即某基因间的距离为一个图距单位。已知a和b相距20个图距单位,可知a和b间的交换值(单交换值+双交换值)为20%,从杂交后代实际测得的重组值(单交换值)为19%,则有20%-19%=1%的双交换,每次双交换只能产生1/2的重组型配子,因此双交换值为1/2×1%=0.5%。16.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OK”),小“OK”不仅色盲,H.性染色体也比别的男孩多一条:XXY。体检表明,“OK”父母视觉正常,没有遗传病或其它疾病。请问小“OK”是怎么得的这遗传病?A.问题出在“OK”父亲身上。在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染色体没有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B.问题出在“OK”父亲身上。在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Y染色体没有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C.问题出在“OK”母亲身上。在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x染色体没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D.问题出在“OK”母亲身上。在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x染色体没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解析:母亲在产生配子时,只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卵子,而父亲会产生含有Y或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儿子只能从父亲得到Y染色体,母亲只能提供X染色体,因此小“OK”的问题出在其母亲身上,排除答案A和B。此外,从题中可知小“OK”是色盲患者,而其母亲和父亲视觉正常,色盲是X-连锁的隐性遗传病,因此小“OK”的母亲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假定其基因型为XAXa,如果在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X染色体没分开,则卵母细胞性染色体基因型为XAXa,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小“OK”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AXaY,应该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而不是色盲患者。如果在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X染色体没分开,则卵母细胞性染色体基因型为XAXA或XaXa,如果XaXa的卵子与精子结合,小“OK”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aXaY,是色盲患者,因此正确答案为D。17.一个二倍体物种,在A基因座位上有10个复等位基因,在B基因座上有8个复等位基因;A、B两个基因不连锁。请问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有几种:A.18种B.1260种C.80种D.180种解析:在一个二倍体生物中,只可能存在等位基因中的任意两个,则A基因座位上有10个复等位基因,二倍体生物的可能基因型有C210=45种基因型组合,B基因座上有8个复等位基因,二倍体生物的可能基因型有C82=28种基因型组合,则A、B两个基因不连锁,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有C102×C82=45×28=1260种。18.性染色体的组成均为XXY的人和果蝇,它们的性别:28/28 A.均为雄性B.人为雄性,而果蝇为雌性C.均为超雌性D.均为间性解析:在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中,X染色体和Y染色体所起作用是不等的。Y染色体的短臂上有一个“睾丸决定”基因,有决定“男性”的强烈作用;而X染色体几乎不起作用。合子中只要有Y就发育成雄性;仅有X染色体(XO)则发育成雌性。但对于果蝇来说,Y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在性别决定中失去了作用。X是雌性的决定者。例如染色体异常形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果蝇将发育为雄性,而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则发育为雌性。19.一对MN血型的夫妇生育有六个孩子,这六个孩子中有三个M血型,两个MN血型和一个N血型的概率是:A.1/1024B.15/1024C.1/512D.15/256解析:MN血型是继AB0血型后被检出的第二种与AB0血型独立遗传的血型。MM血型个体的红细胞表面有M抗原,由LM基因决定,NN血型个体的红细胞表面有N抗原,由LN基因所决定,而MN血型个体的红细胞表面既有M抗原又有N抗原,LM与LN基因并存。这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不同的抗原物质,在杂合体中同时表现,因而称为并显性。一对MN血型的夫妇,它们生育M血型孩子的概率为1/4;MN血型孩子的概率为1/2;生育N血型孩子的概率为1/4,六个孩子中有三个M血型的概率是C63×(1/4)3=5/16;两个MN血型的概率是C32×(1/2)2=3/4;和一个N血型的概率是C11×(1/4)=1/4;则六个孩子中有三个M血型,两个MN血型和一个N血型的概率是5/16×3/4×1/4=15/256。20.某一群体具有1000个个体,其中AA型个体有210人,Aa型个体有300人,aa型个体有490人,则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是:A.70%B.64%C.36%D.30%解析:基因频率指的是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a基因的频率为(300+490×2)/(1000×2)=64%。21.关于假基因(pseudogene),请选择合适的说法:A.假基因是真核基因组中的某些遗传物质单位,它们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B.假基因与有功能的基因同源,但其有功能的同源基因一定是调节基因C.假基因不参与蛋白质编码,所以是“垃圾基因”D.假基因并不稀罕,它们就是断裂基因中的内含子解析:在真核基因组中某些成员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这些基因被称为假基因(pseudogene)。假基因与有功能的基因同源,原来可能也是有功能的基因,但由于缺失,倒位或点突变等,使这一基因失去了活性,从而成为无功能基因。假基因一度由于不参与蛋白质编码而被认为是“垃圾基因”。与相应的正常基因相比,假基因往往缺少正常基因的内含子,两侧有顺向重复序列。大多数假基因本身存在着多种遗传缺陷,例如早熟终止密码以及移码突变等等,因而它们的表达往往受到了抑制。28/28 第一类假基因是由重复产生的假基因,其位置一般与起源的基因拷贝邻近,保留这祖先基因的组成特点。第二类假基因称为加工假基因。这类假基因由RNA反转录为cDNA后再整和到基因组中。第三类假基因由缺失了部分基因片段的基因组成,常常位于基因家族的内部,一般由交换及重排造成这种缺失。22.植物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个结构?A.溶酶体B.乙醛酸循环小体C.中心体D.微粒体23.下列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RNA都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B.所有的DNA都将被翻译成蛋白质C.一条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D.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除mRNA和蛋白质外,不再需任何其它的DNA、RNA24.麦芽糖由哪两个单糖分子连接构成?A.两个果糖B.一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C.两个葡萄糖D.一个葡萄糖和一个核糖25.真核生物有功能的核糖体的组装发生在?A.核仁B.核基质C.细胞质D.内质网解析:真核细胞的大小亚基是在核中形成的,在核仁部位rDNA转录出45SrRNA,是rRNA的前体分子,与胞质运来的蛋白质结合,再进行加工,经酶裂解成28S,18S和5.8S的rRNA,而5SrRNA则在核仁外合成28S,5.8S及5Sr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RNP分子团,为大亚基前体,分散在核仁颗粒区,再加工成熟后,经核孔入胞质为大亚基。18SrRNA也与蛋白质结合,经核孔入胞质为小亚基。大小亚基在胞质中可解离存在,在需要时也可在>0.001MMg存在时,但合成完整单核糖体,才具有合成功能,当Mg4<0.001M时则又重新解离。26.人通过接种疫苗,可以获得免疫力。目前使用的大多数疫苗是通过刺激卜列哪类细胞产生抗体的?A.T淋巴细胞B.红细胞C.B淋巴细胞D.中性粒白细胞27.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MPF是?A.CDK1+cyclinBB.CDK1+cyclinDC.CDK1+cyclinGD.CDK1+cyclinH解析:MPF即细胞分裂促进因子。在成熟的卵母细胞、分裂期粘菌、酵母等中可提取到这种促细胞分裂因子。由两个亚基组成,一种是细胞周期蛋白cyclin,一个是依赖周期蛋白起作用的蛋白激酶CDK,酵母细胞周期中只有一种Cdk,而哺乳动物的细胞周期中有多种Cdk,所以哺乳动物的MPF是由Cdk1和周期蛋白B组成的复合物。28.如果将一个处于S期的细胞与一个处于G1期的细胞融合,那么:A.S期细胞核将会进入Gl期B.G1期细胞核将会进入S期C.两个核均进入G2期D.两个细胞核的细胞周期均被抑制解析:SperiodcellhastheproteinwhichwillhelpthecellwhichisinG1periodtogetoutofG1toSperiod,includingcyclinE-CDK2andsoon。29.如果用匀浆法破碎肝脏细胞,通过离心技术可以分离成主要含有颗粒状的细胞膜组分和可溶性的细胞质基质部分(上清组分),在上清液中加入肾上腺激素,根据肾上腺素作为信号分子引起肝脏细胞糖原分解的信号通路进行判断将会产生以卜哪个现象?28/28 A.产生cAMPB.肾上腺素与其受体结合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D.以上均不会发生。肾上腺素是需要第二信号系统的,需要与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而你现在只要上清组分,含有受体的细胞膜(含有颗粒状的细胞膜组分)已经被你去除,那么就没有受体可以与肾上腺素结合,也就不会有下面一系列的反应了。30.我们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追踪动物胶原蛋白由合成到运输的整个途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而后,在不同时间,测量以下每个细胞器中,渗入到蛋白质中的放射性物质的量。列出放射强度高峰在以下细胞器中出现的时间顺序:Ⅰ分泌小泡Ⅱ高尔基复合体Ⅲ粗面内质网Ⅳ光面内质网Ⅴ细胞核Ⅵ溶酶体A.Ⅲ→Ⅱ→Ⅰ→细胞外B.Ⅴ→Ⅲ→Ⅳ→Ⅱ→细胞外C.Ⅴ→Ⅲ→Ⅱ→Ⅵ→I→细胞外D.Ⅳ→Ⅲ→Ⅱ→Ⅰ细胞外31.将两段寡聚脱氧核苷酸片段5’—ACCACGTAACGGA—3’和5’一GTTAC一3’与DNA聚合酶一起加到含有dATP、dGTP、dCTP和dTTP的反应混合物之中,预测反应的终产物被参入的各碱基的比例是:A.2C:1TB.1G:1TC.3G:2TD.3G:3T:2CE.5T:4G:3C:1A解析:DNA体外合成是必需有引物的加入,由题意可知,5’—ACCACGTAACGGA—3’和5’—GTTAC—3’可局部形成双链结构(如图2所示),经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参入的碱基(字母用斜体表示)的比例为3G∶3T∶2C。28/28 32.下列有关Phe-Leu-Ala-Val-Phe-Leu-Lys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1)是一个六肽(2)是一个碱性多肽(3)对脂质表面无亲和力(4)等电点大于8A.(1)(2)(3)B.(1)(3)C.(2)(4)D.(4)E.(1)(2)(3)(4)解析:体内20种氨基酸按理化性质可分为4组:①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和脯氨酸(Pro)。②极性、中性氨基酸:色氨酸(Trp)、丝氨酸(Ser)、酪氨酸(Tyr)、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和苏氨酸(Thr)。③酸性的氨基酸: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④碱性氨基酸:赖氨酸(Lys)、精氨酸(Arg)和组氨酸(His)。此多肽含有赖氨酸Lys(碱性氨基酸),是碱性多肽,等电点大于8。组成多肽的氨基酸中不含极性基团,且有苯基等亲脂基团,因此对脂质表面有亲和力。33.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哪种方式?、A.肽键B.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C.氢键D.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解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单个核苷酸通过糖苷键形成单链DNA分子。将相邻碱基A和T连接起来的是—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34.紫外线照射生物体会引起下列哪种现象?A.二聚体解聚B.SOS反应C.基因突变D.嘧啶二聚体形成解析:我们常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其原理是在紫外线下形成嘧啶二聚体,阻碍碱基间的正常配对(C选项:同一位的两个碱基,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复制后才形成稳定的突变基因),再避光培养(有光时会有光激酶修复DNA),筛选突变株。SOS是基因修复的另一种形式。是指染色体DNA受到严重损伤时细胞做出的应激反应。DNA分子严重损伤时,正常的复制和修复系统无法完成DNA的复制,此时会启动应急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多种基因被诱导表达,其中1个拷贝的UmuC和2个拷贝的被截短的UmuD主要组成DNA聚合酶Ⅴ,后者可在DNA模板有切口的区域催化DNA复制。sos修复是准确性差的修复方式。35.以下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中,哪项不属于专一性作用?A.抗原与抗体的作用B.膜蛋白与膜脂的作用C.酶与底物的作用D.激素与受体的作用36.在包涵体蛋白的变性与复性实验中,最有可能用到以下哪种实验技术?A.透析B.离心C.盐析D.电泳解析:包涵体是指细菌表达的重组蛋白在细胞内凝集,形成无活性、不溶性的固体颗粒。包涵体的存在常使得细胞破碎后很浑浊。  包涵体中一般含有50%以上的重组蛋白,其余为核糖体元件、RNA聚合酶、外膜蛋白ompC、ompF和ompA等,环状或缺口的质粒DNA,以及脂体、脂多糖等,大小为0.5-1um,难溶与水,只溶于变性剂如尿素、盐酸胍等.28/28 对于一般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原因是透析蛋白质/NaCl溶液过程中,由于袋内钠离子与水中氢离子发生置换,而引起透析袋内氢离子蓄积,使蛋白质变性。含离子的蛋白质透析会使得离子和蛋白解离。包涵体蛋白的变性是用尿素,能让蛋白质变性,透析就是把它去掉,氢键恢复,自然就复性。37.下列哪些反应的主要进行部位不是线粒体?①糖酵解;②Krebs循环;③氧化磷酸化;④乙醛酸循环;⑤脂肪酸合成;⑥酮体合成A.①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⑤解析:2、3、6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1和5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4在乙醛酸体中进行;Krebs循环即三羧酸循环。植物细胞内脂肪酸氧化分解为乙酰CoA之后,在乙醛酸体内生成琥珀酸、乙醛酸和苹果酸;此琥珀酸可用于糖的合成,该过程称为乙醛酸循环。脂肪酸合成发生于细胞液,脂肪酸β-氧化发生于线粒体。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β-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38.在离体的完整线粒体中,有可氧化底物存在时,加入哪一种物质可提高电子传递和氧气的摄入量?A.TCA循环的酶B.ADPC.FADH2D.NADH解析:ADP在三羧酸循环中是电子传递受体。它和一分子磷酸加电子,合成ATP,所以它能提高电子传递率。同时氧化底物充足,就需要氧气氧化,并产生电子。ADP促进了这一底物氧化过程,就能提高氧气摄入量。39.下列关于SOS反应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专用于碱基切除修复B.可以完全修复DNA的损伤C.专用于嘧啶二聚体的修复D.是准确性差的修复方式解析:SOS反应(SOSresponse)也称应激反应,是指染色体DNA受到严重损伤时细胞做出的应激反应。DNA分子严重损伤时,正常的复制和修复系统无法完成DNA的复制,此时会启动应急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多种基因被诱导表达,其中1个拷贝的UmuC和2个拷贝的被截短的UmuD主要组成DNA聚合酶Ⅴ,后者可在DNA模板有切口的区域催化DNA复制。包括诱导DNA损伤修复,诱变效应(在DNA受到损伤或复制系统受到抑制的紧急情况下,生物发生突变将有利于其生存)等。SOS反应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DNA的修复和产生变异。前者利于细胞的存活,具有重要意义,而后者可能产生不利的后果,如导致细胞的癌变。sos修复是准确性差的修复方式。DNA损伤或抑制均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称为应急反应。它是由RecA蛋白和LexA蛋白相互作用引起的,并能导致易错修复。40.关于RNA介导的基因沉默,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正确?A.特异性地导致mRNA的降解B.特异性地抑制mRNA的翻译C.抑制mRNA的转录D.RNA可以来自体内或体外解析:RNA介导的基因沉默主要发生在转录后水平上,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由双链RNA起同源mRNA28/28 降解进而导致基因不表达的生物学现象。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只会特异性抑制同源性mRNA的表达,而不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并能稳定地遗传到后代中。目前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介导基因沉默的RNA可来自体内,也可人为的外界导入。41.灭活的仙台病毒的抗原性和感染力是:A.失去抗原性,具有感染力B.具有抗原性,也具有感染力C.失去抗原性,也失去感染力D.具有抗原性,失去感染力解析:灭活的仙台病毒破坏了其DNA,失去感染能力。但蛋白质外壳仍比较完整,与细胞接触的抗原簇仍旧完好,具备抗原活性。42.青霉素对人体无毒性是因为:A.细胞膜表面无青霉素受体B.细胞能产生分解青霉素的酶C.青霉素不能通过细胞膜D.细胞无细胞壁结构解析: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会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这些药物的影响。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肽聚糖。43.在细菌中与抗热、抗紫外线和抗化学物质有关的结构是:A.芽孢B.荚膜C.细胞壁D.包含体解析: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下产生的一种休眠体。具有极强的抗性,以使细菌在不良环境下,得以生存。抗热,抗辐射,抗酸碱等。所以该结构是芽孢。荚膜: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的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主要是由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组成的聚合物,也有含多肽与脂质的。包含体(inclusionbody)在显微镜下可以识别的病毒合成和积贮的部位,常是细胞内的病毒晶体。它是致密的不溶性蛋白和RNA的凝聚体,包含大部分的表达蛋白。44.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A.140℃,5-15秒B.72℃,15分钟C.121℃,20分钟D.100℃,5分钟45.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微生物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生长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具有特定形态的结构叫:A.菌落B.菌种C.菌株D.菌苔46.欧洲的穴兔子1859年由英国引入澳大利亚,十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A.种群大发生B.生态入侵C.不规则波动D.种群大爆发解析:生态入侵: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进新的地区,倘若当地适于其生存和繁衍,它的种群数量便开始增加,分布区也会逐渐扩大,这就是生态入侵。此过程有时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欧兔进入澳洲后,由于没有天敌制约,很快就在草原上大量繁殖,它们与牛羊争夺饲料,使草场大片荒芜后,借助粘液瘤病毒感染,才控制住其种群增长。因此,对引进新种应持慎重态度,要考虑生态入侵的后果。47.关于动物对高低温的耐受极限,下列哪些特征不属于高温致死的原因?A.酶活性被破坏B.脱水使蛋白质沉淀C.氧供不足,排泄功能失调D.神经系统麻痹28/28 解析:高温对生物的影响:高温对动物的有害影响主要是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造成缺氧、排泄功能失调和神经系统麻痹等;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还可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加速生长发育,促使蛋白质凝固和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的积累。48.种群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下面的逻辑斯谛增长方程dN/dt=rN(K-N)/K表示。方程中N是个体数量,r是内禀增长率,K是环境容纳量。根据此方程,该种群的平衡数量将决定于:A.只有rB.只有KC.r和KD.N和KE.r和N解析:内禀增长率是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性质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反映了种群在理想状态下,生物种群的扩繁能力。49.下列哪几组动物在自然条件具有“III”型(凹型)的存活率曲线图?‘①牛、马、菜粉蝶②牡蛎、海洋鱼类、血吸虫③藤壶、蛔虫、乌贼④野鸡、老鼠、鸵鸟A.①②B.③②C.④③D.①⑧50.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A.综合因子B.一般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D.限制因子解析:生物不仅受生态因子最低量的限制,而且也受生态因子最高量的限制。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51.编制生命表时,涉及不到的是下列哪一项?A.各年龄死亡率B.各年龄开始存活率C.各年龄适合度D.生命期望解析:生命表:在生态学中,指死亡表和寿命表,用于简单而直观地反应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统计表。在人口学中,又称“死亡表”和寿命表,是对相当数量的人口自出生(或一定年龄)开始,直至这些人口全部去世为止的生存与死亡记录。52.某地区人口增长率为0.001,人口加倍则约需要:A.40年B.7年C.1200年D.700年53.由于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使南美赤道附近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的异常气候现象是:A.温室效应B.气候变暖C.拉尼娜D.厄尔尼诺54.有关种群进化,下列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A.种群中适合度高的个体越多,进化越快B.小种群进化速度比大种群快C.种群内个体间适合度差异越大,进化越快D.种群内基因突变发生越频繁,进化越快55.粘液瘤病毒引进澳大利亚几年后毒力逐渐减弱,其原因是:A.驯化B.辐射适应C.协同进化D.他感作用28/28 解析: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指植物植株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它植株生理生化代谢及生长过程的现象。具有他感作用的物质称作他感化合物(allelochemical)。如该物质直接来源于植物的分泌或分解出来的,其产生的他感作用称为真他感;如他感化合物是通过微生物降解来的,间接来源于植物则称为次生他感化合物,其作用称为功能性他感。56.下列哪项不属于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A.空间特征B.数量特征C.形态特征D.遗传特征57.雨影(rainshadow)指降雨量在山脉()减少,从而导致相对干燥的地表环境条件。A.迎风向一边的B.高海拔地区C.背风向一边的D.低海拔地区58.植物从土壤吸收硝酸盐合成下述物质,唯独()例外A.氨基酸B.蛋白质C.磷酯D.核苷酸59.为建立赛加羚羊的行为谱,研究者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对一组羚羊的行为逐个进行观察记录,这是行为学研究的哪一种取样方法?A.连续取样B.扫描取样C.目标取样D.行为取样解析:目标取样法指观察记录某个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使用该方法时,需预先决定观察的次序,此法适合研究一群个体扫描取样法是指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把全群动物的行为快速地扫描一遍。在看到动物的瞬间,记录下动物的行为。扫描取样法的优点在于所记录的信息量大,缺点是不可设计太多的行为参数,否则数据会发生偏移。行为取样是指对整群动物的某一特定行为的所有事件,以及与此行为有关的动物个体进行观察和记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定量地研究重要的、稀有的行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60.下列哪项属于动物个体问化学通讯?A.一只蚂蚁用其触角和前颚轻轻拍打另外一只蚂蚁的尾部B.雄性蜘蛛献给雌性蜘蛛一个猎物C.大熊猫向墙壁上擦蹭其肛周腺的分泌物或者尿液D.蝙蝠通过回声来定位猎物和障碍物的位置60.臭鼬在遇到危险时,会释放刺鼻的气味,而多数入侵者会选择回避。这种气味的可能作用是:A.提醒捕食者自己是不可食的食物B.吸引配偶C.警告和驱赶入侵者D.吸引同类个体前来御敌61.科研人员给黑猩猩提供了两根可以拼接在一起的木棍,并将一根香蕉放在猩猩笼外的一定距离(以前从未进行过类似训练或者试验)。猩猩通过观察,突然发现可以将两根木棍拼接在一起,将笼外的香蕉拉到身边,并吃掉它。这种行为学习类型被称作:A.顿悟学习B.试错学习C.模仿学习D.操作条件反射解析:顿悟学习是动物最高级的学习行为,包括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简单的顿悟学习是绕路问题,即在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一个屏障,动物只有先远离食物绕过屏障才能接近食物。试错学习个体经历尝试—错误—再尝试—再错误而使错误率逐渐减少,成功率不断增加的过程。28/28 62.青春期GH分泌较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血中:A.PRL浓度增高B.雌激素和睾酮浓度增高C.OXT浓度降低D.雌激素和睾酮浓度降低解析:GH生长激素;PRL:催乳素为腺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OXT:催产素又称缩宫素;催产素是一种含9个氨基酸的多肽,具有刺激乳腺排除和子宫收缩的双重作用;睾酮:由睾丸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是人体内主要的雄激素,与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有关。63.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复合动作电位将表现为:A.“全或无”出现B.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C.复合动作电位的频率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期不变化D.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期不变化解析:单个神经纤维在阈刺激以上才发生兴奋,兴奋后强度不再改变。这就是全或无的现象。(要么没有,产生后就达到最大,不再改变)复合动作电位是一个神经干上很多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一个总和,不同神经纤维的阈刺激不一样,所以随着刺激不断增强,发生兴奋的神经纤维越来越多,此时,神经干动作电位就是这些电位的叠加。64.下列有关人类生殖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成熟精子遇到卵子便可发生受精作用B.排出成熟卵子的过程即为排卵C.卵子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D.卵子产生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中完成的65.大多数动物血液是红色的,但有些动物的血液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其原因是:A.与血液中所含的运输氧的元素有关B.与血液中所含的色素有关C.与血浆的颜色有关D.机制还不清楚66.给家兔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ml后,家兔的尿量增加,你认为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C.肾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D.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解析: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当家兔耳缘静脉注射20%的葡萄糖10ml后尿量明显增多。因为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超过160-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同时由于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全部被吸收,肾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小管液渗透压因而增高,结果妨碍了水和NaCl的重吸收,造成渗透性利尿,尿量明显增多。糖尿病患者的多尿,就是由于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导致的。67.按压试验兔子的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引起的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和呼吸的变化为:A.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B.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呼吸减慢28/28 C.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呼吸减慢D.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呼吸加深加快解析: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位于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管壁的机械牵张。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管壁的扩张程度成正比,即动脉血压愈高,动脉管壁被扩张的程度也愈高,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也愈高,在主动脉弓、胸部升主动脉及颈总动脉等的管壁中都有压力感受器,在颈动脉窦管壁内的称为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颈动脉体是一个细小的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粉红色组织,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借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大小不一其血供主要来自颈外动脉,血液通过咽后和舌静脉回流。颈动脉体是人体内最大的副神经节,为外周呼吸感受器,可反射性引起呼吸加快、加深。68.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血中淋巴细胞增多B.面部、躯干和背部脂肪明显减少C.肾上腺皮质束状带萎缩D.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较高解析: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含21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包括皮质醇、可的松和皮质酮。促进蛋白质分解,使生成的氨基酸进行糖异生作用,动用脂肪以及使酮体增加。还有抗过敏和抗炎症作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中枢,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靶器官肾上腺自主分泌糖皮质激素减少,继而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继发性萎缩。69.下列有关物质转运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A.Na+可通过易化扩散跨膜B.骨骼肌舒张时,胞质内Ca2+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肌质网C.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转运吸收葡萄糖D.葡萄糖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红细胞70.由单细胞引导的电位是:A神经干动作电位B.运动终板电位C.微音器电位D.心电图解析:耳蜗接受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可记录到一种特殊的电波动,称为微音器电位,是多个毛细胞造接受声音刺激时所产生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为一交流性质的电变化,在一定强度范围内,其频率和幅度与声波振动完全一致。特点:潜伏期短;无不应期;对缺氧和深度麻醉相对不敏感;在听神经变性时仍能出现。当Ach分子通过接头间隙到达终板膜表面时,立即与终板膜上的N2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通道开放,允许Na+、K+等通过,以Na+的内流为主,引起终板膜静息电位减小,向零值靠近,产生终板膜的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心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心电图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71.肌丝滑行理论的直接证据是骨骼肌收缩时:A.明带、暗带和H带长度均缩短B.明带缩短,暗带和H带长度不变C.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H带不变D.明带和H带缩短,暗带长度不变28/28 解析:肌原纤维沿长轴呈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的带状区域,分别称之为明带(lightband)和暗带(darkband)。暗带的中央有相对较亮的区域称之为“h带(hband)”或“h区(hzone)”,h带的中央可见一条横向暗线,叫做“m线(mline)”。明带的中央也有一条横向的暗线,称为“z线(zline)”或“z盘(zdisc)”,z线为中间纤维。由此可见,两条相邻的z线之间包含着中间的暗带和两侧各1/2的明带,其长度在安静时为2.0~2.5μm,这样的一段结构叫做“肌节”,它是肌纤维收缩的基本功能单位。肌肉运动由粗肌丝与细肌丝的相对滑动引起。72.荷花的传粉媒介是:A.风B.水C.昆虫D.水和昆虫73.一般情况下剥去树皮后树就会死亡,这是因为剥皮后植物茎失去下列哪一个结构的缘故?A.周皮B.韧皮部C.形成层D.木质部解析:周皮是由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栓内层组成,通常在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茎及根加粗生长时形成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一种次生保护组织。可控制水分散失,防止病虫害以及外界因素对植物体内部组织的机械损伤。周皮上有皮孔,可代替表皮上气孔起通气作用。有时,当植物的某一部分(如叶子)脱落后,可沿着暴露的表面发育出周皮;或植物体受伤后,也可在暴露的表面产生周皮,称为创伤周皮。74.玉米茎维管束外的机械组织为:A.中柱鞘B.淀粉鞘C.髓鞘D.维管束鞘解析:淀粉鞘——在一些植物幼小的茎中,皮层最内的一层或几层细胞含有丰富的淀粉,因此被称为淀粉鞘。如旱金莲、南瓜、蚕豆等茎。75.花药发育过程中,单核花粉(即小孢子)形成的过程是:A.造孢细胞→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B.花粉母细胞→孢原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C.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D.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76.两棵同一种树,直径分别为10cm和4cm,但树皮一样厚,其原因是:①次生韧皮部比次生木质部少得多②死的韧皮部细胞被压到一起③形成了落皮层,外面的树皮脱落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77.松属(Pinus)植物的小孢子叶相当于被子植物的:A.心皮B.雄蕊C.花药D.花粉囊解析:孢子叶球相当于被子植物的花,大孢子叶球(雌球花)相当于雌花,小孢子叶球(雄球花)相当于雄花,小孢子叶相当于雄蕊,大孢子叶相当于心皮。78.松柏类植物种子的胚乳是:A.孢子体世代,核相为3NB.配子体世代,核相为3NC.孢子体世代,核相为2ND.配子体世代,核相为N28/28 解析:松柏类植物的孢原细胞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4个大孢子,(这时大孢子的核中是单倍染色体)。仅远离珠孔端的大孢子能发育成雌配子体,其余3个退化。大孢子先进行游离核分裂,不形成细胞壁,形成具16到32个游离核,四周具一薄层细胞质,中央为一个大液泡,游离核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的雌配子体。当冬季到来时,雌配子体即进入休眠期。第二年春天,雌配子体重新开始游离核分裂,数目增加,体积增大。以后游离核周围开始形成细胞壁,并进行细胞质的分隔,成为新细胞,即胚乳细胞(n)。同时,珠孔端有些细胞明显膨大,成为颈卵器原始细胞。之后,原始细胞进行一系列分裂,形成几个颈卵器,每个颈卵器中有一个大型卵细胞。成熟的雌配子体包含2到7个颈卵器和大量胚乳细胞。这时,雄配子体也成熟产生精子,各颈卵器中的卵受精。受精卵在发育成胚的过程中,通过胚胎选择,只有一个胚发育成熟,其余败育。同时胚乳继续生长,吸收珠心的养料。最后珠心仅遗留一薄层,成为胚乳的一部分,因而胚乳是由雌配子体发育而来的。其他裸子植物胚乳的来源与此相同。而被子植物的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其细胞中含有三倍染色体。79.蘑菇的伞状子实体又称:A.子座B.子实层C.担子果D.子囊果解析:子座:某些高等真菌菌丝体形成的一种组织体,是菌丝分化形成地垫状结构,或是菌丝体与寄主组织或基物结合而成地垫状结构物;子实层是真菌由子囊或担子等组成的一个能育层,整齐排列成栅状,位于子实体的表面。担子果称子实体。担子菌亚门真菌有性生殖阶段形成的特殊结构。由双核菌丝组成,其上产生担子和担孢子。产生担子的子实体,即担子菌的子实体。比较大型的子实体(如蘑菇)大部分有担子果。子实体由二级菌丝所生成。子囊果为子囊菌类产生子囊的子实体。子囊壳或子囊盘均单独产生,或是形成子座,多数产生在子座上。子囊果与担子果不同,是通过初级菌丝和次级菌丝形成的。80.下列无融合生殖现象,属于无配子生殖的是:A.由珠心直接发育成胚B.由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C.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胚D.由助细胞直接发育成胚解析:无融合生殖及多胚现象:正常情况下,种子的胚是经过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后形成的,但在有些植物里,不经过精卵融合也能形成胚,这种现象称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可以是卵细胞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称胚,如蒲公英等。或是有助细胞、反足细胞等发育成胚,如葱、含羞草、鸢尾等。还有的是由珠心或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如柑橘类等。81.黄豆、白菜、芹菜、向日葵、黄瓜的果实类型依次是:A.荚果、角果、双悬果、坚果、瓠果B.瘦果、角果、坚果、荚果、浆果C.蓇葖果、荚果、瘦果、小坚果、胞果D.荚果、角果、双悬果、瘦果、瓠果解析:果实的种类一、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来的,多数植物的果实假果:除子房外,还有其他部分参与果实组成,如苹果、瓜类、凤梨28/28 二、单果:一朵花只有一个子房聚合果:一朵花有许多离生的雌蕊,每个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同一个花托上,莲、草莓、悬钩子聚花果:果实由整个花序发育来的,也称为复果,如桑、凤梨、无花果三、肉果:果皮肥厚肉质;干果:果皮干燥无汁1.肉果(1)核果:桃、李、梅、杏、椰子。主要食用的部分是中果皮,椰子的中果皮成纤维状,俗称椰棕,内果皮即为椰壳。(2)梨果:果实由花筒和心皮部分愈合后共同形成的,梨、苹果。(3)浆果:番茄、葡萄;食用部分主要是发达的胎座(4)瓠果:瓜类;果实的肉质部分是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南瓜、冬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果皮,西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原来的胎座(5)柑果(橙果):柑橘类,由多心皮、中轴胎座的子房发育来的,食用部分是内果皮,由子房内壁的毛茸发育来的2.干果(1)裂果A.荚果:单心皮发育成的,成熟后沿背缝和腹缝两面开裂,大豆、豌豆、蚕豆也有不开裂的,如花生B.角果:2心皮,子房1室,后被假隔膜分隔成2室,成熟后,果皮由基部向上沿2腹缝裂开,种子附在假隔膜上。菜心、荠菜。C.蒴果:多心皮,子房一室,多种开裂方式,蓖麻、木芙蓉、秋水仙、牵牛、罂粟、车前草D.蓇葖果:一心皮,子房一室,成熟时,果皮仅在一面开裂,如八角、芍药。(2)闭果A.瘦果,成熟时果皮和种皮仅在一处相连,易分离,向日葵、蒲公英、荞麦B.颖果:果皮和种皮紧密愈合不易分离,果实小,一般误认为种子,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特有的类型。C.坚果:外果皮坚硬木质,含一粒种子,板栗、莲子D.翅果:果实本身属于瘦果性质,但果皮延展成翅状,枫杨、槭、榆E.双悬果:2心皮的子房发育成的,成熟后心皮分离成两瓣,并列悬挂在中央果柄的上端,种子仍包于心皮中,以后脱离,果皮干燥,不开裂,胡萝卜、小茴香82.鸟类的颈椎属于:A.双凹型椎体B.前凹型椎体C.后凹型椎体D.异凹型椎体解析:1双凹型椎体:椎体的两端凹入,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椎体,见于鱼类和两栖类。2前凹型椎体或后凹型椎体:椎体的前端或后端凹入,见于爬行类。3异凹型椎骨:鸟类颈椎椎骨之间的关节面呈马鞍形,称异凹型椎骨。4双平型椎体:哺乳类的脊椎骨的椎体两的端均为平面,椎体的接触面宽大,称双平型椎体。83.腹足纲动物在系统发生中有扭转现象发生,导致内脏器官发生位置改变,一些器官甚至消失,其中扭成“8”字的2条神经连索是:A.脑侧神经连索B.侧足神经连索C.脑足神经连索D.连接侧、脏神经节的神经连索28/28 解析:腹足纲神经系统由脑、足、侧、脏4对神经节和神经连索组成。84.许多动物具有发达的消化盲囊,以下动物中,无消化盲囊或消化盲囊不发达的动物是:A.海盘车B.蜘蛛C.海葵D.医蛭解析:盲囊,动物体内附生在各种器官上的一端闭塞的囊状或管状物,称为盲囊或盲管。棘皮动物海星纲动物,由幽门胃分出5条幽门管,它们伸入腕中。85.胸廓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进步性特征,第一次出现在: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86.绿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其中能感受光线的结构是:A.眼点B.储蓄泡C.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部的膨大D副淀粉粒解析:绿眼虫细胞质内有大量卵圆形叶绿体,其中含有叶绿素,有光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可以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身体前端有储蓄泡,鞭毛从储蓄泡孔伸出体外。在鞭毛基部有一红色眼点,紧贴着眼点有一膨大部分,是能接受光线的光感受器,所以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副淀粉粒与淀粉相似,是糖类的一种,但与碘作用不显蓝紫色。眼虫利用体内的叶绿体制造的食物主要为副淀粉粒,副淀粉粒是眼虫类的特征之一,其形状大小也是眼虫分类的重要依据。87.腔肠动物出现了组织和胚层的分化,以下各组结构中,水螅所具有的一组结构是:A.皮肌细胞、神经细胞、腺细胞、骨针B.皮肌细胞、神经细胞、间细胞、刺细胞C.肌细胞、腺细胞、间细胞、骨针D.肌细胞、腺细胞、问细胞、刺细胞解析:骨针某些低等动物体内呈针状或其他形状的小骨。如海绵、放射虫、海参都有不同类型的骨针,骨针有支持组织,保护身体的功能。88.血液循环可分为开管式和闭管式循环,其中开管式循环的血液循环途径是:A.静脉一心脏一动脉一毛细血管一静脉B.静脉一心脏一动脉一血窦一静脉C.动脉一血腔内微血管一静脉一心脏一动脉D.动脉一血窦内微血管一静脉一心脏一动脉解析:开管式循环的血液经心脏、大血管流出后,进入器官间或组织间隙,血液与其细胞直接接触不是完全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由于动脉和静脉之间无直接联系,血液也不完全封闭在血管中。89.在狗的头骨中,由前颌骨、上颌骨和腭骨构成了:A.初生颌B.次生颌C.初生腭D.次生腭解析:次生腭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等骨的腭突共同形成。次生腭出现使口腔和鼻腔得以分隔,内鼻孔后移,使呼吸通道畅通,呼吸效率提高,而且当动物吞食大型食物时仍得以正常呼吸。鳄类有完整的次生腭,鼻腔和口腔完全分隔。次生腭的出现从爬行类出现,鼻孔的后移使口腔内部咀嚼成为可能,不会在咀嚼时食物把内鼻孔堵住而是动物死亡。90.大脑的胼胝体首先出现于:28/28 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解析:胼胝体是哺乳类真兽亚纲的特有结构,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二、多重判断(每小题2分,答案完全正确才能得分,共60分)91.根据所学知识,请推测干旱条件下使植物木质部汁液中含量升高的内源激素有:A.ABAB.EthyleneC.GAD.IAA.解析:以上依次为脱落酸、乙烯、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可能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除促使叶子脱落外尚有其他作用,如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等。对细胞的延长也有抑制作用。乙烯促使果实成熟和花的枯萎。92.下列发育过程属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有:A.导管形成B.根冠更新C.大孢子形成D.叶片出现病斑解析:正常的细胞死亡是受到细胞内某种遗传机制决定的,或者说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死亡,称作程序性细胞死亡,有时也把程序性细胞死亡叫做细胞凋亡。不同于因为外界因素造成的细胞坏死。叶片发生病斑后,会释放化学信息,使病斑附近产生坏死区(即程序性死亡),从而防止病斑扩散至整株植物上。93.以下几种植物对光的反应中,属于光周期现象的有:A.菜豆等植物叶片昼开夜合B.气孔在光照下张开C.马铃薯在长日照下形成块茎D.菊花在短日照下开花解析:光周期是指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光周期现象是生物对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反应。1、长日植物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小麦、大麦、黑麦、油菜、菠菜、萝卜、白菜、甘蓝、芹菜、甜菜、胡萝卜、金光菊、山茶、杜鹃、桂花、天仙子等。2、短日植物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水稻、玉米、大豆、高粱、苍耳、紫苏、大麻、黄麻、草莓、烟草、菊花、秋海棠、腊梅、日本牵牛等。3、日中性植物这类植物的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他条件满足,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如月季、黄瓜、茄子、番茄、辣椒、菜豆、君子兰、向日葵、蒲公英等。4、长-短日植物  这类植物的开花要求有先长日后短日的双重日照条件,如大叶落地生根、芦荟、夜香树等。5、短-长日植物这类植物的开花要求有先短日后长日的双重日照条件,如风铃草、鸭茅、瓦松、白三叶草等。28/28 6、中日照植物只有在某一定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均保持营养生长状态的植物,如甘蔗的成花要求每天有11.5~12.5h日照94.进化的研究必然从历史中获得大量启示,包括进化论的发展史。请判断下列哪些陈述是正确的?A.林奈假设:一个属中的所有物种可能起源于同一个祖先物种,是祖先物种分化后又通过形成可育杂种的途径繁殖而成的一个生物类群B.居维叶提出了门具有统一结构图案的思想,并认为它是亲缘关系和共同起源的证据C.根据冯·贝尔的观点,个别动物胚胎发育所遵循的规律也是整个动物界发育所遵循的规律D.达尔文创立了以自然选择理论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放弃了获得性状遗传的观点95.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发现:长期对某种害虫使用一种农药,则这种农药会逐渐失去作用。关于这个问题,你认为下面陈述正确的是哪几项?A.农药导致害虫基因突变,害虫分解这种农药的本领增强B.杀虫剂对害虫起了选择作用,每次打药后,生存下来的都是抗药性的个体C.杀虫剂作用的结果,改变了害虫种群的基因频率D.害虫掌握了农民喷药的规律。农民一喷药他们立即向没药的田野转移解析:不同的农药(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不同,但长期使用一种杀虫剂,会诱导害虫体内产生抗体,从而产生抗性,没有产生抗体的害虫就会死亡,近而说明杀虫剂对害虫起了选择作用,每次打药后,生存下来的都是抗药性的个体。随着杀虫剂的使用,由于选择的作用,一部分害虫死掉,它们所携带的相应的基因型频率将会降低,从而改变害虫种群的基因频率。 96.当某基因位点有突变影响一个二倍体群体的遗传结构时,达到遗传平衡状态时,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与以下哪些因素相关?A.初始频率B.正突变率C.逆突变率D.杂合度解析:基因突变可以是双向的,即基因A(设初始频率为p)可以突变为a(设初始频率为q),a还可以回复突变为A。设基因A突变为a的正突变率为u,a回复突变为A逆突变率为v。每一代有多少基因A(或基因a)突变为基因a(或基因A),这既和基因频率有关,也和突变率有关。所以每一代有pu的基因A突变为基因a,有qv的基因a突变为基因A。如果pu=qv,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将达到遗传平衡,将上述公式变换得:(1-q)u=qv;u-qu=qv;u=qu+qv;u=q(u+v);q=(u+v)/u;p=1-q=1-(u+v)/u。由后两个推导出来的公式可知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只与正突变率和逆突变率相关。 97.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适应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自然选择总是伴随种群基因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B.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使得个体成为进化的基本单位C.稳定性选择就是那些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保留下来的选择,结果使生物性状趋于稳定28/28 D.稳定性选择多见于环境相对稳定的物种种群中,使种群基因型组成更趋于纯合解析:稳定性选择保留种群中中间类型个体而淘汰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使生物性状更趋于稳定。这种选择多见于环境相对稳定的种群,选择的结果使变异范围逐代缩小,基因型组成更趋于纯合。邦普在罗得岛一次大风雪后对麻雀的调查结果。他收集了136只受伤的麻雀,逐个记载体重、身长、翅长、头宽等性状,并把它们饲养起来。若干天后共存活72只,另64只不能恢复而死亡。在存活的72只中,各项记载的性状都趋向于平均值,死亡的个体趋向于两个极端。这表示离开常态型的个体容易受到自然选择的淘汰。中断性选择中断性选择是自然选择的一种,即淘汰中间类型,保持两极端类型的选择。如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一般保留下来的是残翅或者强翅的昆虫。98.生殖隔离是指植物传粉或动物交配后,由于生殖上的不协调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请判断下列对生殖隔离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A.在植物中,一个物种的花粉显然可能落到另一物种的柱头上,但这些花粉不会萌发形成花粉管B.季节隔离、心理隔离和生理隔离都是受精前隔离C.一般认为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先有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在环境诱发下遗传变异加快,最后形成了完全的生殖隔离。D.继承性物种形成是因生物对环境连续变化的适应而不断发生生殖隔离的结果,因此在化石记录不完全的古生物学材料中,不能确定由继承性物种形成产生的古生物种解析:生殖隔离如果发生在受精之前,就称为受精前隔离,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离等;隔离机制如果发生在受精之后,就称为受精后隔离,如杂种不活、杂种不育等。生理隔离:植物传粉后或动物交配后,由于生理上的不协调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现象。例如,异种花粉落在柱头上通常不能形成花粉管;有的即使形成花粉管也不能成功地通过花柱、到达胚珠。又如绿果蝇的精子在美洲果蝇的受精囊内很快就丧失游动能力,而同种精子则可较长时间保持活动能力。99.下列选项中对染色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染色质由DNA、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构成B.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C.组蛋白与DNA含量之比近于l:1D.组蛋白是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100.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哪些项是正确的?A.磷脂分子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B.膜蛋白是赋予生物膜功能的主要决定者C.膜蛋白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D.膜脂和膜蛋白在生物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E.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运动方式与膜脂的运动方式完全相同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尚未发现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蛋白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28/28 膜蛋白是赋予生物膜功能的主要决定者。膜脂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四种。①侧向扩散②旋转运动③摆动④翻转扩散;膜蛋白的运动由于膜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同时受到细胞骨架的影响,它不可能象膜脂那样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运动形式①随机移动:有些蛋白质能够在整个膜上随机移动。②定向移动:如有些膜蛋白在膜上可以从细胞的头部移向尾部。③局部扩散:有些蛋白虽然能够在膜上自由扩散,但只能在局部范围内扩散。101.溶酶体的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和溶酶体酶发生有关的细胞器是:A.内质网B.高尔基体C.过氧化物酶体D.线粒体E.胞内体解析: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是属于外排蛋白,细胞质基质内游离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但溶酶体它是由高尔基囊的边缘膨大而出来的泡状结构,因此它本质上是分泌泡的一种,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这些酶是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并转运到高尔基体顺面、中间、反面膜囊的。酸性磷酸酶是溶酶体的特征性酶,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中。102.关于细胞分化,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A.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B.终末分化细胞丢失了相当多的基因C.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表达的基因数也越多D.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表达的基因数越少103.肽链生物合成时,信号序列:A.具有疏水性B.将新生肽链导入内质网C.控制蛋白质分子的最终构象D.一般处于肽链的N-末端解析:肽链生物合成时,信号序列有信号肽和导肽之分。信号肽: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新生肽链N端的一段20~30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段。将分泌蛋白引导入粗面内质网,同时这个肽段被切除。导肽:又称转运肽,它是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导肽是新生蛋白N-端一段大约20~80个氨基酸的肽链,一般将合成的蛋白质导入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104.下列有关RNA的叙述,哪些项是正确的?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B.原核生物没有hnRNA和snRNAC.rRNA可以组成合成蛋白质的场所D.tRNA并不是最小的一种RNA解析:mRNA作为蛋白质翻译的模板,其上携带者遗传密码,因此又称为信使RNA。hnRNA为核内不均一RNA,经加工后形成成熟mRNA;snRNA是细胞内小核RNA,它是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剪接体的主要成分,参与mRNA前体的加工过程。由于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没有RNA的加工,因此没有hnRNA和snRNA。rRNA是组装形成核糖体的RN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tRNA较mRNA和rRNA相比,是最小的,但有一些snRNA比tRNA还小。105.下列有关氨基酸密码子的描述,哪些项是正确的?A.密码子有种属特异性,所以不同生物合成不同的蛋白质B.一种氨基酸可以有一组以上密码子C.密码子阅读有方向性,从3’端起始,5’端终止D.密码子第三位碱基在决定掺入的氨基酸特异性方面重要性较小28/28 解析:密码子的特点主要有:密码子的通用性,所有生物从最低等的病毒直至人类,蛋白质合成都使用同一套密码子表,仅有极少的例外,如特殊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所用的密码稍有不同。一种氨基酸可有多个密码子,这个特点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密码子的阅读方向为从5′端起始,3′端终止。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中,前两对严格遵守碱基配对原则,第三对碱基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因而使某些tRNA可以识别1个以上的密码子。即密码子第三位碱基在决定掺入的氨基酸特异性方面重要性较小。106.下图示部分多肽链的结构,l、2、3、4所标的4个化学键中的哪些键不能如右图所示那样旋转:肽链结构式A.1B.2C.3D.4解析:一般情况下,单键之间是可以旋转的,双键和三键是不能旋转的.但肽键中的-C-N-单键也不可以旋转,这是因为O=C-N存在两个共振态,即O=C-N和O-C=N,导致C-N具有部分双键的特性,所以C-N无法像单键一样自由旋转。这样可以使蛋白质能折叠成各种三维构象,形成稳定的空间结。.107.通过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得到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的回复突变菌株?A.转导B.紫外线诱变C.与野生型菌株发生接合D.转染E.转化解析:一个细菌细胞的DNA与另一个细菌细胞的DNA交换重组可以通过转化、接合、性导和转导4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转导指以噬菌体为媒介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接合是指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从供体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内的过程。将带有F因子的原养型菌株(雄性)与突变性菌株直接接触培养,则可得到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的回复突变菌株。转化指某些细菌(或其他生物)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DNA片段,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可将含有正常大肠杆菌组氨酸基因的供体DNA片段与缺陷型的大肠杆菌接触,有一定的机率会得到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的回复突变菌株。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因此经紫外线照射也可得到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的回复突变菌株。而转染指真核细胞由于外源DNA掺入而获得新的遗传标志的过程。108.干旱环境下茎叶肉质化的植物,其茎叶肉质化最主要是为了:A.防止强太阳光B.降低CO2浓度C.保存体内水分D.抗风沙解析:如仙人掌因为要避免水分的蒸发,所以叶子退化成针状。茎、根也因为储存水分而变得多汁肥大。叶退化成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改由茎的表皮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109.下列哪些项与物种多样性研究关系不大?28/28 A.丰富度B多样性指数C.均匀度D.个体大小解析: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丰富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另一方面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所含的物种的数目的多少,最直观的描述群落结构的指标,多样性指数是用来描述一个群落的多样性的统计量,比较重要的有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反映的是各个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110.下面关于鲤鱼和带鱼水盐代谢和渗透压调节的叙述,哪些项是正确的?’A.带鱼会比鲤鱼随尿液失去更多的水B.带鱼缺少肾小球这样可以除去更多的水分C.肾小球帮助鲤鱼除去多余的水分D.带鱼的肾小管对盐分的重吸收要大于鲤鱼的肾小管对盐的重吸收解析:海水具有很高的含盐量,一般达到3%,海水鱼类的细胞的生理盐度与淡水鱼类一样,大约为0.7%,海水硬骨鱼类如带鱼,生活在高盐度的海水中,血液和体液的浓度比水环境要低,体内水分会不断地渗透到体外。为了补充丢失的水分,海水硬骨鱼大量吞进海水,但这样的结果是虽然补充了水分,但同时也吞入了大量的盐分。怎样处理这些增加的盐分呢?原来,在海产硬骨鱼的鳃上有一种泌盐细胞,能将体内过多的盐分排出,保持体液的正常生理浓度。而海水硬骨鱼的肾脏不发达,肾小球退化,只排出很少的高浓度的尿液,减少了水分丢失。淡水鱼类的水环境含盐量只有0.3%,低于它们的生理盐度,由于渗透作用,水分会不断地由体外渗透到体内,淡水鱼类通过发达的肾小球大量排出浓度很低的尿液,这样使体内的水分保持平衡。随着大量尿液的排出,会丢失一部分无机离子,如钠、钾。对这一损失的弥补方式是由鳃上特有的吸盐细胞吸收水中离子,补充到血液中去。111.物种的地理变异是指广布种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往往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群间显著差异。下面哪些项可作为地理变异经典例证?A.葛洛格规律(Gloger’s)B.阿利氏规律(Allee’s)C.贝格曼规律(Bergmann’s)D.阿伦规律(Allen’s)解析:葛洛格定律:一般来说,在干燥而寒冷的地区,动物的体色较淡;而在潮湿而温暖的地区,其体色较深.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耳狐。阿利氏规律:动物有一个最适宜的种群密度,种群过密或过疏都可能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112.昆虫的发育和变态主要是在哪些激素的协同调控下完成的?A.活化激素B.蜕皮激素C.保幼激素D.脑激素28/28 解析:昆虫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有引起昆虫蜕皮的作用昆虫在幼虫期由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能阻止潜在成虫性状的发展,有影响卵子发生、滞育、多态现象等诸多功能。脑激素是昆虫脑内神经分泌细胞所分泌的一种激素。能调节控制幼虫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紊。昆虫在脑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三者的相互协调作用下,控制着发育和变态。113.当每博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血压变化主要表现为:A.舒张压升高较多B.收缩压升高较多C.脉压增加D.脉压减小解析: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舒张压就是当人的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就是当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最高,此时内壁的压力称为收缩压,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为脉压114.下列关于呼吸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的CO2可以通过血一脑屏障,因此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主要靠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B.血液中的H+可以通过血一脑屏障,因此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主要靠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C.血液中低浓度的O2完全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快加深D.血液中低浓度的O2对呼吸中枢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解析:血脑屏障是指脑毛细血管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的结构。20世纪初发现,给动物静脉注射苯丙胺后,此药可以分布到全身的组织器官,唯独脑组织没有它的踪迹。注射台盼蓝涂料以后,全身组织都着色,而脑和脊髓则不着色。以后陆续发现很多药物和染料注入动物体后,都有类似的分布情况。这些事实都启示人们想到有保护脑组织的“屏障”存在。O2、CO2、N2O等气体以及挥发性麻醉剂亦可迅速扩散进入脑组织。脂溶性物质及脂溶剂容易透过亲脂性的质膜,因而也能迅速扩散入脑,已知扩散最快的物质是乙醇。H+的转运十分缓慢。115.以下哪些因素将影响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A.交感神经活动B.疼痛C.低血糖D.运动解析:由脑和脊髓发出的分布到内脏的神经,控制与调协内脏、血管、腺体等功能。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称植物性神经,它分为功能相反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副交感神经能引起心搏减慢、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缩小、膀胱收缩等反应,主要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116.以下哪些在植物体中属于初生分生组织?A.原形成层B.维管形成层C.束中形成层D.束间形成层E.木栓形成层解析:原生分生组织:位于植物根、茎和枝的先端,即生长点,又称顶端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是原生分生组织分裂出来而仍保持分生能力的细胞,如原表皮层、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28/28 茎初生构造的束中形成层,可以分化出维管束)。在单子叶植物的茎和叶中,如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在茎的节间基部保留居间分生组织是原生分生组织在某些器官中局部区域的保留,也属于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主组织:是成熟组织中的某些薄壁细胞如表皮、皮层、中柱鞘等细胞重新恢复分生机能而形成的。如木栓形成层、维管形成层和茎的束间形成层等,又称侧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分生的结果,产生次生构造,使根、茎和枝不断加粗。117.在公园中经常会碰到松科和柏科植物,以下哪些特征可作为简要区分它们的依据?A.根据叶形B.根据叶的着生方式C.根据植物大小D.根据种鳞和苞鳞的离合状况解析:松科叶为线形或针形叶,线形叶扁平,稀四棱形,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针形叶2~5针成一束;珠鳞和苞鳞分离柏科叶为鳞形叶,交叉对生或3~4片轮生,紧覆小枝,或兼有两型叶,珠鳞和苞鳞合生118.无齿蚌有4个发达的鳃瓣,这些鳃瓣的作用是:A.呼吸B.辅助摄食C.完成受精和幼体发育D.运动解析:鳃瓣表面的纤毛可滤食水中的微小食物颗粒,送至唇片再入口。外瓣鳃的鳃腔又是受精卵发育的地方,直至钩介幼虫形成,因此外瓣鳃的鳃腔又称育儿囊;河蚌的运动器官叫斧足。119.水华的频频暴发严重地威胁着我国淡水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专家已经研究出了多种控制水华暴发的方法,生物防治便是其中的一个办法。请问在水华污染水域投放下述哪些动物后,可有效地清理这些污染物?A.河蚌B.鲤鱼C.鲢鱼D.水螅河蚌的食性河蚌的食性较广,以淡水中浮游植物如硅藻类和裸藻类,浮游动物如轮虫和鞭毛虫为主,其他水生植物和甲壳类动物的腐败碎屑也能为食。鲤鱼食性杂,四季寻食,鲫鱼食性较杂荤素都吃,以荤为主。同时喜吃植物性饵料也吃有机碎屑及底栖小动物。蚯蚓、蛆、虾、面食、饭粒、薯类都喜欢吃。鲢鱼属于滤食性鱼类。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水螅以浮游动物为食。120.因适应于快速游泳的生活方式,头足类的感觉器官很发达,以下结构中属于乌贼感觉器官的结构有:A.眼B.平衡囊C.触手囊D.嗅检器解析:平衡囊:水栖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地水母,软体动物河蚌、钉螺、乌贼等,节肢动物的虾、糠虾等都有一种专管平衡感觉的囊状物;触手囊是水母类伞缘上悬垂的平衡器;乌贼头两侧具一对发达的眼,构造复杂。眼后下方有一椭圆形的小窝,称嗅觉陷,为嗅觉器官,相当腹足类的嗅检器,为化学感受器。28/28 28/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