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宾居大王庙历史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宾居大王庙历史探究 宾川有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宾居,宾居街西仁慈湖畔有座大王庙。庙里供的宾居大王姓张名敬,这在当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张敬是什么样的一尊神?有的说他协助观音降罗刹,开辟大理有功劳,观音封他为宾居大王。实际上,张敬是白族先民的宾居部落首领,南诏以后成为当地白族居民的本主。明代以后宾居坝区已经汉化,但村民仍按习惯崇祀张敬。宾居大王庙历经沧桑,现已经面目全非,但它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白族先民留下的一处古迹,它的历史值得研究。
2、; 史籍、碑刻中的宾居大王 由于明初平定大理时,“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皆付之一炬。”大理地区元代以前的地方历史资料很难找到,只在唐宋的史志中简略地提到一些。唐代樊绰所著的《蛮书》中,已有“宾居”、“宾居汤”等地名,但没有提到“宾居大王”或“张敬”。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地方史志和碑刻中,有关宾居大王庙的资料都是明、清及其以后的了。最早的是...明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大理知府杨节仲撰的《重建宾
3、居神庙碑记》①。碑文说:“庙之神有东方仁慈化被圣明之号,亦蒙氏所封也。俗之称神者曰宾居大王。”碑文的结尾说:“宾居神庙,莫可详考。然有显封尊谥,当时必有功于国,有德于民者欤!”这两段碑文告诉我们,明初永乐年间的大理知府对宾居大王的来历含糊其辞,说宾居大王只是居民对这尊神的俗称,不是正式封号,所以碑文的标题称之为“宾居神庙”而不称“宾居大王庙”。至于明朝官府为什么要重建这座神庙呢?碑记很清楚地叙述,是因为“我朝开设银厂七处,其二以宾居相近,曰白
4、塔,曰大兴。永乐十一年五月,大兴始置,至十三年矿土渐微,钦差内官潘荣至厂,意别迁。默祷于神,后果得新矿,十五年乃修庙。”整篇碑记不涉及观音降罗刹,也不涉及洱海伏流及灌溉宾居的问题。 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7年),大理圣元寺僧寂裕编印的《白国因由》根据《白古通记》,把宾居大王说成是观音所封。其卷二说:“观音大士探知张敬是阿育王之后,张仁果之裔,为罗刹希老。此时罗刹为害,张敬亦无之奈何,但当日与罗刹来往者,惟张敬一人ʍ
5、77;观音遂化为一梵僧往于其家,知张敬与罗刹厚交,便于引进故也。”②后来,张敬引见罗刹,观音求地,求立券,诱罗刹盟誓,然后袈裟一展,黄狗三跳尽罗刹国土,诱罗刹入石舍,永远禁闭其中...。其后,观音把苍洱国土人民付给蒙舍诏主细奴罗掌管。“张敬闻之愤然曰:长者自至我家,虽无甚恭敬,但降伏罗刹父子而得国土人民,皆我维挽之力。细奴罗无寸功,何得膺此大任?”最后,观音以天命有归来劝说张敬,封他为宾居大王,谢以洱海水一股灌溉一方,叫宾居人民一年供奉牺牲三百六十付,这样
6、才把张敬安顿下来。《白国因由》的故事是僧人编造的佛教神话,但其中也包含某些历史的影子。 雍正时,宾川知州周钺编写的《宾川州志》卷九“群祀”中,有一则“仁慈庙”说:“仁慈庙一名大王庙,在奇石山下。俗传大士制罗刹,大王姓张名敬,与有力焉,死为漏沟之神。洱水伏流至庙下喷涌而出,灌溉百里,民感而祀之。”③这一记载与明代的碑记大不相同,记入了观音制罗刹,宾居大王有功的“俗传”。这俗传显然是指《白国因由》的说法,但是,这一记载并没有说“大
7、王”是谁所封,而是说张敬死为漏沟之神,居民祀他是因为洱水伏流灌溉百里。这一来,张敬事实上是地方保护神,却有点像龙王了。 乾隆时胡蔚增订本《南诏野史》的“南诏古迹八十条”中,有一条“金坡”说的就是宾居大王庙:“金坡,大理府宾川州城南二十五里,地名宾居,有仁慈大王庙。洱水伏流而出庙下,庙北坡上有上马台,名金坡。大王即张敬,佐...大士收罗刹者。”④这一记载很简略,古迹名称是“金坡”,实际内容是说大王庙,并说明大王即张敬,佐大士收罗刹者ʍ
8、77;野史避而不谈仁慈大王称号的由来,但这以后宾居大王的身份就基本定下来了。其伏流蓄水塘被称为大王庙海塘,民国年间扩修称仁慈湖,1954年又改称人池湖。 如果抛开佛教徒的附会神话,结合明初永乐碑文和其他史志来分析,宾居大王被崇祀的原因,应该是兴修了水利,有功于国也有德于民,所以古代宾居的白族居民奉张敬为本主,明代以后的汉族居民也依然崇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