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15508
大小:57.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2
《突出创新发展推进“二次创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突出创新发展推进“二次创业”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十六年来,在中央和省市关心支持下,充分发挥中新合作优势,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尤其是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自主创新、城市环境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全省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全省开发区创新发展做出了良好示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发展成效显著。拥有按新标准认定的国家高企185家,占全市27%;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5家,占全市63%;累计引进各类研发机构160家,R&D投入占GDP比重每年提升0.5个百分点,2009年
2、达4.2%;先后建成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等11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融合通信、生物医药、纳米光电等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1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多年提升1-2个百分点,2009年分别达到61%和32.5%。人才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开发区首位,迄今有8人入围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姑苏领军人才占全市比重均超50%,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50%,发明专利占比超50%,成为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全省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二是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先后出台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性文件30
3、余个,初步形成了人才服务、技术研发、产业促进、科技服务、知识产权等五大政策扶持体系,集聚各类风险创投机构80多家,管理募集风险资金规模超过180亿元,建立起覆盖企业不同成长阶段,集创业投资、产业投资、融资担保为一体的资金支持体系。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主阵地,引进设立了中科大等14所高等院校及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累计建成创新创业载体超300万平方米,建成2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10余个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启动建设东南大学等5家大学科技园,初步形成了以“高校+孵化器+技术平台+产业基地”为模式的一条龙产业孵化体系,促进了官产学研资介良性
4、互动。三是创新改革深入推进。紧密结合国情和发展实际,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构建了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机制、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园区特点的管理体制和开发运行机制;确立了“规划先行”、“规划即法”、“基础设施先行”等开发建设理念和原则;建立了“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亲商服务体系和“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亲商服务机制,已成为苏州“三大法宝”之一。通过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平台,不断争取国家改革政策在园区试点,先后成为全国首家综合保税区、全国唯一的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全国唯一的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试点区等,先后首创了EDI电
5、子报关、空陆联程通关模式和设立虚拟国际空港功能等。近年来,园区积极推广辐射园区经验,先后与宿迁市和南通市共建苏宿工业园和苏通科技产业园,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十字路口。经过十六年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资源空间对园区发展的刚性约束日益凸显,长期以来形成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园区产业外向度过高、自主性不强、服务业占比较低等结构性矛盾充分显现,园区面临的形势、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加快从外延扩展向内生增长转变,从资源依赖向创新
6、驱动转变,从制造业为主向“三二一结构”转变,从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变,推动开放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全面提升,是一项非常必要而紧迫的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苏州工业园区将以苏州创建全国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园区、推进创新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着力点,努力争创“二次创业”的新辉煌。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产业”。坚持把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全面落实“3+5”产业(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等3个主导产业,纳米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与动漫游戏、生态环保等5个新兴
7、产业)发展规划,构筑产业高地。一是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重点,加快提升主导产业能级。全力引进一批投资超十亿美元的项目、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发展一批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促进企业延伸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企业高新化、品牌化,加快打造液晶面板、集成电路、机械制造、软件与服务外包4个千亿级大产业。二是以纳米技术产业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托优势,突出特色,发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等龙头作用,重点打造国内技术实力最强、产业规模最大的纳米技术产业基地,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纳米产业产值翻两番,形成6
8、-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三是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物流会展、商贸旅游经济,大力引进跨国公司亚太总部、营销中心及央企、民企总部,积极引导区内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营销总部、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